武汉大学312心理学综合模拟题(1)题目.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312心理学综合模拟题(1)题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312 心理学全真模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6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30 分。下列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是( )。 A、害羞 B、厌恶 C、恐惧 D、兴趣 2. 在面对问题时经常举棋不定,是哪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 3. 根据 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 )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图形 B、封闭性 C、刺激间的关系 D、以上都对 4.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 )实现的 A、突触 B、轴突 C、髓鞘 D、树突 5. 有 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 A、转移 B、分配 C、分心 D、起伏 6. 用霓虹灯做广告是利用了人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以上皆不是 7. 要想研究句子的理解过程,通常可用行为实验的方法,但是现在也越来越强调用新的技 术,比如可以用下列哪项技术来进行研究( ) A、 MEG B、 fMRI C、 ERP D、 PET 8. “ 各种色彩的灯光不停地 闪 烁, 音乐 从 广场四周 的 音箱中一起响 起 ”,此时 “声光音乐会 ”的感觉效应是( ) A、感觉适应的结果 B、感觉对比的结果 C、联觉的结果 D、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的结果 9.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 A、 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 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10.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是感觉的( )现象 A、对比 B、适应 C、后像 D、感受性 11. 在过 去 经验的基础上,把 事 物的各个部分、 各 种属性结合起 来 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 (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2. 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属 于 ( )。 A、方位知觉 B、物体知觉 C、形状知觉 D、空间知觉 13.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枓的干扰作用叫(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失用说 D、记忆衰退 14.( )的研究证明了 记 忆的定位说。 A、巴甫洛夫 B、潘菲尔德 C、贾维克 D、海登 15. 有 人认为 “人 天 生就具备说话的能力 ”,这种观点接近 于 ( ) 2 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皮亚杰 16 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朝 着 一个方向、寻找 出一个正确 答案 或 最佳方案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 A、辐合性思维 B、再生性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辐射性思维 17 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 与 解决问题的效率 有 密切关系,解决难度一般性的问题效率 最佳 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 A、最强 B、较弱 C、适中 D、极强 18.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称为( )。 A、原 理 B、定势 C、迁移 D、功能变通 19.司 机在看见 “减速慢行 ”的 标志 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20.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需要 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 人的 需要 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C、 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D、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1.“人 逢 喜事精神爽 ”反映了人的( )的情绪状态。 A、热情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22.我们在实验中 要求一半 被试先进行 A 处理,后进行 B 处理,另一半被试先接受 B 处理 , 后接收 A 处理,主要是为了克 服( ) A 霍桑效应 B 安慰剂效应 C 罗森塔尔效应 D 顺序效应 23. 眉 开眼笑、怒 目 而视、愁眉苦脸、面红耳赤、泪流满面等,是指表情中的 ( )。 A、面部表情 B、动作表情 C、言语表情 D、身段表情 24. 强调情绪的发生与机体内部生理变化的关系的情绪理论被称为 ( ) A、坎农 巴德学说 B、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C、詹姆斯 兰格情绪理论 D、沙赫特 辛格的情绪理论 25. 下列是我国小学生的一些 需要 ,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哪项的层次最高 ( ) A、家庭的现代化 B、安静的 学习 环境 C、结交诚实的朋友 D、搞小发明 26. 魏征 曾 对唐太宗李世 民 说: “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毎至所 失 。 ”这说的是意 志要 有 ( ) A、 自 制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 自 觉性 27. 王方 5 岁, IQ 是 110,李平 10 岁, IQ 也是 110,二人的智力相比 ( )。 A、王方比李平高 B、李平比 王方 高 C、相等 D、无法相比 28. ( )是 直接 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才能, 29. 阿尔皮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 主要 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 有 行 为的特质是 ( )。 A、共同特质 B、枢纽特质 C、核心特质 D、 次要 特质 30. 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 )。 3 A、 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 攻击 是对另 一 个体的 失控 的敌意 C、 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 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D、 以上都不是 31. 智力的 PASS 模型 包含了 三 层认知系统,其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是 ( )。 A、同时性加 工 B、继时性加 工 C、计划系统 D、唤 醒 系统 32.我国古代对 于 学习 有 “温故知新 、 “举一反 三 ”的说法,从迁移的观点看, “温故知新 ” 属 于 ( )。 A、顺向 正 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 正 迁移 D、逆向负迁移 33. ( )儿童 已经能够 调整 自己 的言语以适应不同的听者。 A、 2 岁 B、 4 岁 C、 6 岁 D、 8 岁 34. ( )理论认为个体学习是为了获得某种外部的奖励。 A、成就动机理论 B、强化理论 C、期待 价值理论 D、成就 目 标理论 35. ( )认为成人的不断鼓励以及适当的 重复 是儿童获得语言的 主要 机制。 A、 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斯腾 36. ( )时婴 儿已经具有稳定的延迟模仿能力,这使观察学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成为日 趋成效的学习途径。 A、 1 岁 B、 2 岁 C、 3 岁 D、 4 岁 37. ( )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A、 自 我 B、超我 C、道德伦理 D、本我 38. ( )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生理成熟 D、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斗争 39.( )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A、习惯化 B、社会性微笑 C、 依恋 D、条件反射 40.下 列 几 种心理特质,( )受先 天 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最小。 A、性格 B、气质 C、情绪 D、品德 41.埃里克森 认 为,小学阶段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 /盾是( ) A、 自 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B、勤奋对 自 卑的 矛盾 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 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 矛盾 42.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 已有 观念的关系提出了以下 几 种形式的学习:( ) A、知识学习、技能学习 B、关系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D、上位学习、下位学习 43.布鲁纳强调 原理的学习是为了增强( ) 。 A、 水平迁移和一般迁移 B、 垂直 迁移和一般迁移 C、 水平迁移和特殊迁移 D、 垂直 迁移和特殊迁移 44.对学业上的 失 败进行( ) 归因有利于 保护学生的 自 尊,激发 学生 的学习动机。 A、内部稳定 B、内部不稳定 C、外部稳定 D、外部不稳定 45.儿童从 出 生至 3 个月处 于 前言语的( )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 4 46.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 A、 夜幕下,蓝色物体 要 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 不管是 白天 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C、 直 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 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 眼睛 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47.根据动机的 归因 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 身心 状态 三 种 因 素中,属 于 可控的内在 因 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身心状态 D、以上均不是 48 加涅的信息加 工 模式不包括( )。 A、信息流 B、期望事项 C、执行控制 D、认知调控 49.下面对动机论述 正 确的一项是( )。 A、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 目 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成内部的动力。 B、 动机可以直接地观察,观察不到的可根据个体的外部的行为表现加以推断。 C、 需要是在动机的基础上产生的。 , D、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但总的来说,动机和行为的效果总是 趋 于 一致的。 50.皮亚杰认为处 于 “前运算阶段 ”的儿童( ) A、 基本能够掌握守恒的概念 B、 比较 关注 事物的本质联系 C、 思维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维度 D、 思维可以注意到问题的两个其至两个以上的维度 51.斯金纳发现,效果最好的强化方式是( ) A、连续强化 B、定比间隔强化 C、定时间隔强化 D、不定比间隔强化 52.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苛勒 B、布 鲁 纳 C、贾 德 D、桑代克 53.关 于 选择常模团体的条件错误的是( )。 A、 必须明确所 要测量 的群体的性质与特征 B、 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C、 不必考虑样本的 大 小 D、 关注标准化样组的时空背景 54.加涅提出了 5 类学习结果,其中, “利用符号与环境 相互作用 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 的 一些知识 ”的学习是( )。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C、社会规范的学习 D、认知策略的学习 55.学 习 者在从亊新的 学习 时,他原 有 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 学 习的适合性 程 度,这就是( )。 A、学习基础 B、心理准备 C、发展准备 D、 准备状态 56. 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 重要 指标是( )。 A、 大 脑皮质增加 B、 大 脑单侧化 C、 大 脑的髓鞘化 D、脑 电 的变化 57.游戏是( )的主导活动。 A、少年期 B、婴儿期 C、 学 龄期 D、幼儿期 58.现在我们得 到了一个地区学生的 英语、政治(为考 查科目 ,只记为合格 与 否, 具 体标准为 成绩 70 分以上为合格,不满 70 分为不合格)等 成绩 ,要计算 它们两两 相关情况,我们可以用( )。 A、积 差 相关系数 B、点 二 列相关 C、 二 列相关 D、 肯 德尔和谐系数 59.(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 大 。 5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极差 60.r=+1 时,散点 图的形状是( ) A、两条直线 B、圆 C、椭圆 D、一条直线 61.16PF 适用于 A、 8 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B、 10 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C、 16 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D、 20 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62.对信度的评估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统一通用的一个法则 B、 没有 统一通用的一个法则 C、 可用一种信度系数就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 D、 要用多种信度系数来说明信度的总的方面 63.产生动作误差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 A、极限法 B、最小变化法 C、恒定刺激法 D、平均差误法 64.测题编排的 一 般原则不包括( ) A、 尽可能将同类 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B、 测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C、 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列题 目 D、 测验的难度排列可随意编排 65. 关于感觉 的差别阈限,费希纳定律对韦伯定律的发展是 基 于 ( )的假设。 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 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二、多项选择题: 66 7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66.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 ) A、意义编码 听觉编码 C、视觉编码 D、语义类别编码 67.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过程?( ) A、 认识 过程 B、情绪和情感过稈 C、思维过程 D、 意志 过稈 68. 不太主张学习是内部认知活动的变化的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加涅 69. 感觉的直接测量 方法 有 ( )。 A、数 量 估计法 B、数 量生产 C、 反应时法 D、绝对数 量 估计 70.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包括 三 个维度,即( ) A、创新 B、操作 C、产品 D、内容 71. 同一教育和心理测验先后向同一被试对象施测,所得测值会无系统地起伏变化,原 因 可 能是( ) A、测验项 目 抽样不妥 B、语 言 表达引起误解 C、施测环境影响 D、 主被试关系的影响 E、被试的动机和情绪等因素 72. 下列哪些分布曲线的形态会受到样本 容量 的影响( )。 A、 F 分布 B、 t 分布 C、任何情况下的标准误分布 D、 卡方 分布 73. 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 有 ( ) A、 实验室物理环境 B、 实验过程控制 6 C、 被试的主观态度 D、 仪器的性能指标 74.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 )。 A、 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山来 B、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米 C、 对需要加工的某事物优先给予清晰 的反映 D、 对知觉对象做 出 某种解释 75 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对 和 错误的描述 正 确的 有 ( ) A、 要 控制 水平,使其尽 可能 小,控制 值,使统计效力尽 可能大 B、 如果显著性水平 值减小时,则会减少 II 型错误 C、 同时减少 I 型错误 和 I 型错误 的最好办法是适当加 大 样本容量 D、 如果双尾检验改为单尾检验,显著性水平 会 减小 三、简答题: 76 80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76. 当看到远处有一个人慢慢地在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可能会运用哪些线索 来 判断这个人离我们的远近 ? 77. 请 简要 谈谈 言语 活动的中枢机制。 78. 简述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 79. 信度的影响 因素有 哪些?如果提高测验信度? 80. 请 你简述加法反应时及其 应 用。 .四、综合题: 81 83 题,每小题 30 分,共 90 分。 81 “你所 看到 的关 于这个人的东西 远远少 于 你所没有看到的部分 ” “你怎样知道我的想法呢? ”“因 为,你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象征意义 ” “请 问你小时候可 曾 遭遇过什么不好的事情吗? ” 如果你发现一个心理学家这样跟他的来访者说话,你会认为这个心理学 主要 持有什么样 的人格观点?这一派人格理论的主 要 观点有哪些?你作何评价? 82. 为什么说皮亚杰是一位伟 大 的心理学家?请谈谈他的心理学研究及其贡献。 83. 要在一个实验中测定记忆次数对无意义单词的识记效果, 自变量 是每个项 目 被记忆的次 数( 1 次、 5 次成 10 次), 另外还想比较记忆 方法的差异(拼读和抄写)。请 分别采用设计进行实验,并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