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36 教育学综合(教育学专业)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36 教育学综合(教育学专业)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9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考试性质教育学综合考试是为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教育学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 120 分 中国教育史 约 90 分 外国教育史 约 9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概念题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120 分 论述题 3 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 120 分 、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要素及其形态2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 / 94教育学的价值二、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的内涵、特征与类型2教育的个体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4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定义、基本特点、基本类型及其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3.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理论基础4.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5.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四、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及其类型5.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的演变、形态及其改革举措五、教师与学生1.教师的概念2.教师职业的作用、地位及其特征3.教师专业发展4.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形象5.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的地位及学生发展6.师生关系 六、课程 1课程与课程理论 2课程组织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七、课堂教学 l教学与教学理论 2课堂教学设计3. 课堂教学策略3 / 9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1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2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3. 生活环境与学生心理及行为失范4学生的学校生活5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6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回归生活世界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级组织的概念2.班级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3.班级管理的内容4.班主任的角色作用5.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主要策略十、学生评价1学生评价、教育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的含义2学生评价的功能及其当代走向3学生学业评价4学业品德评价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十一、教师的教育研究1.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2.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3.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4.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5.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十二、教育改革与发展1.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2.名词解释:教师资格证书、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生师比、高等教育大众化、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国家主义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教育信息化3.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比较4.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4 / 95.21 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参考书目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第三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年12 月版。中国教育史【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西周“学在官府 ”现象的客观原因2“六艺 ”教育 3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及其历史特点4. 孔丘的教育思想 5百家争鸣6. 齐国的稷下学宫7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8. 孟轲的教育思想 9荀况的教育思想 10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绝对的“性恶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1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二、秦汉时期的教育 1汉武帝“独尊儒术” 的文教政策 2太学、宫邸学与鸿都门学 3察举制度4汉朝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5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6.王充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颜之推的教育思想5 / 9四、隋唐时期的教育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2隋唐时期教育制度的创新3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4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5韩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6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五、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1宋代“兴文教 ”政策;北宋三次兴学2. 分斋教学3.宋朝官学制度的特点4.书院的产生及宋朝书院的特点5.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蒙学教材6.王安石的教育理论和人才思想 7朱熹的教育思想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论“大学”和“小学”教育;论“读书法”。 六、明朝的教育1.明朝的文教政策及官学制度的特点2.明朝书院的发展及东林书院的特点3.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儿童教育思想七、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1.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特点2.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 ”的思想3.王夫之的道德观及道德修养方法4.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八、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1京师同文馆2洋务学堂的特点 3洋务留学教育的历史作用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5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九、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6 / 9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3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4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5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十、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十一、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和 20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十二、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2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的措施 3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4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5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6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7陈鹤琴的“ 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8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7 / 9参考书目: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 3 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06 月出版。外国教育史【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外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一、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二)古希腊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3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 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5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三)古罗马教育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二、外国近代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8 / 91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1英国近代教育 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 2法国近代教育 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3德国近代教育 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 4俄国近代教育 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 5美国近代教育 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 6日本近代教育 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 2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9 / 9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三、外国现代教育 (一)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 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进步教育运动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1英国教育的发展 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 “罗宾斯原则 ”; 雷沃休姆报告。 2法国教育的发展 费里教育法;统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 3德国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总纲法。 4美国教育的发展 国防教育法和 20 世纪 60 年代的教育改革;20 世纪 70 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5苏联教育的发展 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1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参考书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 月或 2015 年 6 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