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汇总.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2019 四 川 大 学 新 闻 与 传 播 ( 专 硕 ) 考 研 参 考 书 、 真 题 、复 试 分 数 线 汇 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现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等 5 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媒介经济、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符号学等 7 个二级学科点)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出版硕士(MP)2 个专业学位点,还设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新闻传播学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与传播分中心,具体包括传播认知科学实验室、数字采编实验室、焦点小组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演播厅等,实验用房总面积达 1060 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900 多台件,总价超过 1000 万元。一、四川大学考研招生目录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招生院系:文学与新闻学院招生专业:055200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招生人数:78 人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04 英语二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学制:3 年复试科目:媒介基本素质与能力二、四川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新闻采写教程 (上、下),操慧,四川大学出版社 (2)新闻传播技术基础 ,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3)广播电视学导论 ,欧阳宏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4)网络新闻编辑学 ,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5)媒体产业运营方略 ,李宜篷,四川大学出版社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理论新闻学新视野 ,张小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大众传播学通论 ,李苓等,四川大学出版社 (3)外国新闻传播史纲 ,郭亚夫,四川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1)新闻采访论 ,邱沛篁,四川大学出版社(2)现代新闻编辑学 ,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3)应用广告学 ,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4)新闻评论学 ,张玉川,四川大学出版社三、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复试分数线年份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总分201860609090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368201760609090365201655558383345统考招生人数:年份学硕专硕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新闻传播广电广告编辑出版新媒体符号学20166313321532015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652413-3720141415-49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四、2018 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1.专栏组合2.互动新闻(报道)3.报眼4.模块式版面5.地铁报6.算法推送二、简答题1.新闻标题的结构与制作要求。2.批判性思维对于编辑写作的作用与影响。3.新闻评论的选题标准。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4.机器人写作对传统内容生产的影响。三、论述题1.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策划的定位和特征。2.结合案例分析新闻报道可视化的能为与可为。四、写作题材料:法新社 2016 年的(新闻)编辑的手册。法新社记者在社交网络上必须尊重通讯社的公平公正原则,并在其个人资料里添加免责声明,表明其在社交网络上所表达的全部观点都仅属个人意见。法新社记者由于职业需要加入社交网络时,应明确自己的身份,并表明自己和通讯社保持一致立场。多有的突发新闻都应该先交给法新社,我们绝不能再社交网络中私自发布突发新闻。法新社的记者有责任不在社交网络中传播谣言。如果记者想要私人语境下发表评论,他们可以创建一个小号,不表明自己法新社记者身份。在非正式的社交网络,例如脸熟,法新社记者可以与人争辩,但必须谨慎而为,不要作出可能让他人怀疑我们是否能够提供不偏不倚的报道行为,或是损害通讯社的公信力。他们必须记得社交网络传播力只会比广播电视或者其他媒体更大,记者发表评论或者表达观点时需要多加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考虑。写作要求:600 字左右,媒介批评,题目自拟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议程设置KDKA数据新闻整合营销传播新闻专业主义张季鸾新闻价值二、简答题1.使用与满足。2.媒介即讯息。3.编码与译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