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真题详细解读.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真题详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真题详细解读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20分)1.微信矩阵2.版面语言3.迷因4.协作式新闻布展点评:这四个题目都是偏向业界的名词,体现了专硕培养的特色。其中,版面语言属于基础,其余的要答好需要有日常的业界积累和传媒素养。提示:微信矩阵是多个公众号进行集群展示;迷因是是文化信息传承时的单位,这个词是在 1976年由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创造,将文化传承的过程,以生物学中的演化规则来作模拟(网络迷因);协作式新闻布展是在机构媒介内部,通过新闻产品互联网呈现的平台渠道融合、多媒体可视化的技术手段融合和产品互动性的媒介实践融合,体现出溢出传统新闻边界之外的参与式新闻实践模式。二、简答题(每题 15分,共 45分)1.反转新闻引起了新闻界的热议。有人认为是新闻失实,还有人认为是对真相的探寻。对此,你怎么看?2.简述融媒体时代下微视频的题材类型3.简述面对新闻业失序的情况下建构记者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点评:三道题目都是涉及新闻方向的知识,分值较 2018年有所上升,变为 15分一道。反转新闻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面进行思考;融合媒体时代微视频在美食、生活、人物、居住、玩乐、新闻等领域精耕细作,以人文的有格调的视频内容,吸引客户的注意力,这些才是有序发展的不二规律之选;必要性思考新闻业失序的乱象;可能性思考新媒体环境赋予记者知识生产者的客观条件。三、论述题(每题 25分,共 50分)1.在网络语境下,有人认为沉默的螺旋机制减弱了, 还有人认为加强了。你对此如何分析?请谈谈你的理解2.结合实例分析“非虚构写作”的特征和对媒体内容业态的影响点评:论述两道题目分别考查传播学理论和新闻写作新方式。第一道沉默的螺旋理论机制强弱问题观点鲜明,可自圆其说即可;第二道题目较为基础,影响可以从积极消极或者从内容的策采编发的角度分析。四、写作题(30 分)根据材料撰写一则 600字左右的媒介批评,标题自拟,角度自选。材料大意: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舆论矛头最初指向女司机,后经官方澄清网友和微博大 V向女司机道歉。总评:334 的试卷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偏向于考查业界热点,与参考教材联系不大。考生在备考之时需要跳出教材思维,多积累与关注传媒圈动态。媒介批评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在试卷之上,需要考生掌握基本理论与操作并勤加练习。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 20分)1.新闻传播媒介2.新闻价值3.XNCR4.媒介事件5.奇观化点评:总体来说,题目都偏重基础,但是要答出新意才能得高分。新闻传播媒介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新闻价值注意在互联网环境下价值要素权重的偏移;XNCR 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可联系广播转型;媒介事件建议联合互联网环境回答(网络媒介事件中);奇观化是川大老师的论文中出现的名词,考生备考需要重点关注川大老师年度论文。二、简答题(每题 20分,共 60分)1.简述用户体验2.简述数据新闻3.简述长尾理论点评:简答题分值变为 20分,必须结合实例按照论述题的篇幅进行作答。三道题目和互联网环境契合紧密,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用户体验需考虑互联网思维和智媒体演进;数据新闻要结合国内媒体的实践并分析趋势;长尾理论要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应用。三、论述题(每题 35分,共 70分)1.结合实例分析社交媒体新闻生产“后真相化”现象及其对新闻生产的影响2.举例说明网络短视频的传播特征及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点评:论述题分值过大,需要考生警惕。第一道题目需化大为小,分析“后真相现象”的成因、影响或规避措施,对于新闻生产的影响可以从媒介伦理失范现象入手。第二道题目非常常规,传播效果的影响可以从认知、态度、行为层次进行分析。总评:440 的卷子题量较小,因此对于答案的质量有高要求。题目主要还是围绕互联网环境,兼顾教材基础知识。历年川大专硕不太考查广告营销相关内容,但是从今年考查长尾理论来看需要重点复习此板块。专硕考研提示:多关注新闻传播的业界动态,了解传媒圈前沿热点。不要死读教材,多结合实例并联系教材内容进行发散思考,方能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