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川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四川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四川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四川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我是从去年 9 月份才开始正式复习的,但是书是在上一届复试完毕后就买了,大概是 4 月份。因为学校在威海,与外面比较隔阂,联系不大方便,所以,特别急,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意外的是居然有一个学姐主动跟我联系,问我要不要书,11 本齐全的,另外还有资料。(当时并不懂,后来才发现,里面的资料都凌乱而老套,特别是她强调的论文实际上已经时过境迁并且并不完备)。怀着急切而激动地心情我把她所有的东西都买下,准备雄心壮志的开始考研之路。实际上,那个时候对我这样的不喜欢拉长战线的人来说的确太早了,从拿到书开始差不多就翻了几页就把它们放到了一边,压根儿没有碰过。那个时候,在干家教,杂七杂八的事情些。呵呵,心态也超级平和,没有紧迫感,但是也时常会有些风雨骤然来袭的压力感。在那个时期,我基本每天上论坛,看经验,下载一系列的再当时看来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该如何利用的资料存在了电脑里。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资料在后期复习的时候,的确有选择性的给自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到了放暑假的时候,家里一定要让我回家,于是我二话没说空手回家了,在四川电视台实习到了 8 月底才返校。那个时候,旁边的同学差不多已经坚持了很久的每天学习 8 个小时呵呵,实际上正是他们的 8 小时复习给了我压力,我才毅然决定赶回学校正式复习。于是,9 月初,我才正式开始考研复习之路。根据自身情况,我决定脚踏实地的看完 11 本书的每个字,详细的记录 11 本书的每章节内容,并且细致的用笔记录下来。到最后,我做了 10 本笔记,每本书一本,它们让我很安心,这些是我努力的证明,是我脚踏实地的证明。这样,我一直是比较平和的度过了考研阶段。当然,11 本书的完成不是小工程。我给了自己详细的计划,包括根据每本书的厚度确定每本书的笔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将任务细分到每一天每个时段。这个完成 11 本书的第一遍完整整理耗费了不少时间,大概有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具体记不清了。这个被我称作一轮复习。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完成一遍复习的确需要勇气。但人各有异嘛,只要自己从一开始就有详细的计划,那么按计划前行一定没错。这 11 本笔记让我差不多可以抛开书,在后期每天就带着笔记本去图书馆了,为后期的复习减少了很多麻烦。在这一阶段,主要复习的是专业课,英语就差不多背单词了。我想选参考书是很多考生的难题,当时我选择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于英语单词来说,我觉得有名气的书内容都大同小异,关键要看里面的编排设计是否符合自己的欣赏阅读习惯。我就比较喜欢星火一大本的那种,里面的单词字大清晰,例子不繁杂。在这个时期,对于英语就是背了单词,还有背了从“传媒人”上下载的新概念 3的精彩文段选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语感哈。时间差不多到了 11 月份,俺计划,我该开始背诵专业课笔记了。但是因为内容繁杂而且没有重点,要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实在有难度,而且提不起兴趣。整好我的辅导老师给我的资料中有她整理的非常有条理有重点的知识点,还有所有的很全面的重点介绍。于是我就以她的资料为重点背了第一遍。当然也是在计划之中有条不紊的完成每个任务。我的背诵方式是一本接一本的背,在背完 10 本书后,我发现再拿起第一本的时候,我压根没记住任何东西。那个时候心情很糟糕,开始怀疑自己行不行。朋友说或许可以换个方式我开始转换方式:早上背的晚上复习。最后发现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这种比较喜欢有新鲜感的人。最后,我确定了一天复习 3 本不同科目的方式,而不是以前的一天都只背一本同样的笔记。这一遍完后并没有好多少,仍然是差不多一问三不知,但是大体上有个框架上的认识了。就这样周而复始,在 3 遍完后,记得差不多了。自己也比较有信心,于是继续周而复始的巩固、加强。正是因为极度的计划性,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出现过任何心理问题,甚至没有失眠过,很平稳的走到了最后,包括考完公共课后的那一晚,我还笑容满面的像往常一样吃晚饭就来到图书馆,按原计划再次背完最后一遍专业课。那晚,也睡得特别安心。考专业课让我感觉到那 11 本书并没有多大直接用处,它的作用表现在铸就“千里”的“跬步”。所以,对它们,不能忽视。另外,课外书真的太重要了。考题中的问题大多基础但是实效,热点。所以一定要多看期刊,随便看看新闻传播方面的核心期刊就可以,但是一定要用心看,一篇文章一定要能够从中提炼出东西,要在每一篇文章后感觉到自己对这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并且善于积累提炼。一个问题怎么答,用什么思路答,都是可以从期刊文章中学习到的。另外,一些参考用书,可以有选择性的找出来看。比如危机传播,比如名词解释,比如喻国明,比如李希光大家尽可能的根据喜好来选择。这样会潜移默化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我考的是新闻,对于拟新闻标题,改写新闻,写评论,在后期自己也有意识的加强了训练。自己把近几年的最后一个写作题都写了一遍,差不多每天下午看报纸,看周刊,找热点,自己思考,有些自己的看法。由此来看,真题很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大力研究真题,这个工作在基础知识扎实后做也不迟。在这个时期呢,英语开始进入了冲刺阶段,具体就是做真题,我没有拿某个大段的时间来做,因为自己的习惯问题哈。差不多就是一下午 2 篇阅读,一篇完型,晚上写篇作文,早上背作文。真题做了一遍,再分析了一遍,我就没有再理真题了。实际上,离最后考试的时间也不多,我就去买了套模拟题,开始练速度,练语感。英语,就是这样复习的。对于政治,我花的精力更少。红宝书自己仔细的划了一遍,再又划了一遍,再整理了哲学原理,买了本模拟题看着答案做完,差不多,好像就这样就上考场了。或许是因为本身是学文科的,最后答题还比较顺手。考研初试,像一个菜园,而计划是围墙,在围墙里面有更小的围墙。在特定的围墙里面完成所有的菜园种植计划,我觉得,就是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