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334考研真题.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334考研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334考研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334考研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年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334 考研真题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名词解释1.专栏组合2.互动新闻(报道)3.报眼4.模块式版面5.地铁报6.算法推送2、简答题1.新闻标题的结构与制作要求。2.批判性思维对于编辑写作的作用与影响。3.新闻评论的选题标准。4.机器人写作对传统内容生产的影响。3、论述题1.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策划的定位和特征。2.结合案例分析新闻报道可视化的能为与可为。四、写作题材料:法新社 2016 年的(新闻)编辑的手册。法新社记者在社交网络上必须尊重通讯社的公平公正原则,并在其个人资料里添加免责声明,表明其在社交网络上所表达的全部观点都仅属个人意见。法新社记者由于职业需要加入社交网络时,应明确自己的身份,并表明自己和通讯社保持一致立场。多有的突发新闻都应该先交给法新社,我们绝不能再社交网络中私自发布突发新闻。法新社的记者有责任不在社交网络中传播谣言。如果记者想要私人语境下发表评论,他们可以创建一个小号,不表明自己法新社记者身份。在非正式的社交网络,例如脸熟,法新社记者可以与人争辩,但必须谨慎而为,不要作出可能让他人怀疑我们是否能够提供不偏不倚的报道行为,或是损害通讯社的公信力。他们必须记得社交网络传播力只会比广播电视或者其他媒体更大,记者发表评论或者表达观点时需要多加考虑。写作要求:600 字左右,媒介批评,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