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2024年考研专业分析与备考指南.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东华大学2024年考研专业分析与备考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2页
东华大学2024年考研专业分析与备考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2页
东华大学2024年考研专业分析与备考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2页
东华大学2024年考研专业分析与备考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2页
东华大学2024年考研专业分析与备考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专家新祥旭考研红皮书系列之(2024 年考研)东华大学专业分析与备考指南内部资料免费传阅目录第一章:学校介绍1第二章:2023招生简章4第三章:2023报考条件10第四章:2023招生目录12全日制12非全日制37招生学科、类别、专业一览表43第五章:参考书目49第六章:2023考研大纲60211翻译硕士英语60213翻译硕士日语63256法语(二外)66257德语(二外)67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68337工业设计工程70338生物化学71357英语翻译基础80359日语翻译基础83431金融学综合86432统计学96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100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04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05601数学分析108603自命题数学109618综合英语113619设计理论114620艺术学概论117621美术理论119622物理化学120626综合日语124627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125628科学技术史127629行政管理学130630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133631中国史综合135633量子力学139641分子生物学142642高分子化学147801科学技术哲学149802运筹学151806管理学原理153807英语语言文学与翻译158809设计史160811高等代数162815机械工程材料163817机械原理166819有机化学169821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177824自动控制理论179825电路原理181833纺织材料学186835政治学原理192836信号与系统195840日本语言与文化198842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199848生物化学(自命题)201849环境学209850环境生物技术212851土力学216852设计表达217854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218855污染控制工程220857染整工艺原理(2)223859无机化学227860分析化学230861普通物理学23286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6866新闻传播实务238867基础微生物学240869水力学246870材料力学248871设计素描250872素描252874有机化学基础253875高分子物理257第七章:历年录取比例2622022录取比例2622021录取比例2722020录取比例277第八章:考研经验贴282东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282东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硕)考研经验分享285东华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289东华大学材料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295东华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299东华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302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305东华大学的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经验分享309东华大学美术专业考研经验分享313东华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考研经验分享316第一章:学校介绍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学校全校教职工2289人,专任教师1462人,其中专职院士人,资深院士2人,兼职院士17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次,其他高级职称教师900余名。全校本科生14422人,硕士研究生7255人,博士研究生1404人,学历留学生705人。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部),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5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1个上海高校类高峰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保持国内领先,获评A+学科。化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2个国家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建设“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入选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个。学校积极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东华学子近三年获得国内外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冠军、金奖或一等奖260余项,充分彰显学生的创造力。女足获大学生联赛全国冠军,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前20名。学校全面推进双创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成效显著,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首次获批的50所现代产业学院之一。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16-21位,近五年,学生自主创业420余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战略需求。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做出贡献。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获批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现代纺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一带一路”纺织智能制造与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建立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东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学校大力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联合18个国家35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与全球150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建立世界首家纺织服装特色的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与爱丁堡大学合作创办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培养国际一流时尚创意人才。面向未来,东华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全力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的战略需求,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2022年8月)第二章:2023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招收类型、招生计划2023年我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部分专业学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类别(领域)详见东华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类别)拟招生人数参考东华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实际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进行适当增减。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当年公示的拟录取人数为准,未用完的推免生招生计划将用于统考招生。三、学习方式、修业年限学习方式为全日制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采取全脱产在校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与人事档案须在入学前转入东华大学;就业方式为非定向就业,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的类别、领域、研究方向: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与人事档案不转入东华大学;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城镇居民医保;不享受奖助学金和资助政策;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专项计划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全日制研究生修业年限一般为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修业年限一般为2.55年。四、报考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新生报到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5.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符合(四)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6.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符合(四)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仅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电气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公共管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设置单独考试。7.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网上确认截止日期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8. 在校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报考。9. 我校全日制专业,除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类别外,均接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推免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以及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进行。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推免生接收办法参照我校相关文件执行。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五、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1. 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为网报有效信息。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东华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查阅我校招生专业目录,特别是学校、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和名称、考试科目代码和名称,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以及研究方向备注说明。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考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就读高校、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考生网上报名前,必须先与考生原籍省级教育部门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签署“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并在网上确认截止日期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不得更改。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2.网上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按报考点规定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并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网上确认时间以报考点公告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办。考生需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 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原件且有本学期有效注册信息)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如考生在报名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而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均取消其资格。六、考试1. 初试 初试时间:12月24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4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12月25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12月25日下午14:00-17:00 业务课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考生应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初试地点:在报名点指定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进行。 初试科目:按教育部规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物流工程与管理代码为125604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中国史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其他学科门类初试均为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管理类综合能力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其他初试科目由学校自行命题。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150分(管理类综合能力200分,中国史综合满分300分)。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2. 复试 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之后,我校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本校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并依此确定入围复试的考生名单。 复试录取办法、调剂办法及各学院实施细则,复试前在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yjszs.dhu.edu.cn)或中国研招网公布。 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生证、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七、录取我校按照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及相关要求,依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参加单独考试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均录取为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新生报到日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格检查,身体状况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我校相关规定。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八、学费和奖助学金学校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办法。具体学费及奖助学金办法按我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九、其他1. 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代码:102552. 东华大学报考点代码:31103. 凡涉及招生、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以教育部最新文件为准。有关招生信息请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如有变动,以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第三章:2023报考条件考生类型报考条件基本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除工商管理)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新生报到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网报确认截止日期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及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1.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推免生1. 我校全日制专业,除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类别外,均接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2. 推免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以及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进行。3.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4. 推免生接收办法参照我校相关文件执行。5.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备注:1.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网上确认截止日期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2. 在校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报考。3. 研究方向为全日制,采取全脱产在校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与人事档案须在入学前转入东华大学;就业方式为非定向就业,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4. 研究方向为非全日制: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与人事档案不转入东华大学;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城镇居民医保;不享受奖助学金和资助政策;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5.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与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名额均以教育部当年划拨名额为准,在符合学校和专业报考要求的前提下所有专业均可填报,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依当年报考情况而定。第四章:2023招生目录全日制*各专业(类别/方向)拟招生人数(含推免)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进行适当增减。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当年公示的拟录取人数为准,未用完的推免生招生计划将用于统考招生。学院、学科、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备注001纺织学院304(082101)纺织工程7701先进纺织制造技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33纺织材料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02纺织生物材料与技术03纺织化学与技术04数字化纺织技术05纺织装备与系统(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7701纤维材料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33纺织材料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02纺织品设计03纺织测试技术与仪器04纺织复合材料05纺织文明考证06智能纺织品(0821Z5)非织造材料与工程2001非织造成纤成网技术与理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33纺织材料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02非织造材料加固原理与技术03微纳米非织造新材料04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应用(085600)材料与化工13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33纺织材料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96(070301)无机化学1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2物理化学859无机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2高分子化学875高分子物理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22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42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0502)材料学79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22材料科学基础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0503)材料加工工程4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21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05Z1)纳米纤维及杂化材料1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21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05Z2)功能与智能材料1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42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05Z3)生物与仿生材料2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18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5600)材料与化工19501高分子物理及化学70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8高分子物理及化学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研究方向均以网报时填报的志愿为准。02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55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1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03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20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42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04材料科学基础50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2材料科学基础004化学与化工学院194(070301)无机化学4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2物理化学859无机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070302)分析化学6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2物理化学860分析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070303)有机化学21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2物理化学819有机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070304)物理化学6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2物理化学859无机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2物理化学819有机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23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74有机化学基础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21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55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57染整工艺原理(2)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5600)材料与化工7601纺织工程(染整)57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57染整工艺原理(2)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3.研究方向均以网报时填报的志愿为准。02化学工程19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74有机化学基础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3.研究方向均以网报时填报的志愿为准。005机械工程学院242(080200)机械工程7801机械工程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17机械原理1.01机械工程包含5个研究内容(先进制造工艺与高档数控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机电系统集成与智能测控、高端纺织装备与系统、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机构学);2.02成型制造研究内容(成型制造与微纳技术);3.03工业设计研究内容(产品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4.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成型制造03工业设计(080503)材料加工工程901金属材料及其高性能化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15机械工程材料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5500)机械15501机械工程133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7机械原理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研究方向均以网报时填报的志愿为准。02工业设计工程22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7工业设计工程852设计表达007旭日工商管理学院381(020204)金融学150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创新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西方经济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03金融风险管理(020205)产业经济学801产业战略研究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西方经济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政策研究03纺织产业经济研究04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05创意产业研究(020206)国际贸易学80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西方经济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区域经济合作03纺织品国际贸易实务(020208)统计学201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西方经济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金融统计03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025100)金融4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3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其他详情请访问东华大学MBA教育中心网站:http:/mba.dhu.edu.cn。(025400)国际商务3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3数学(三)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其他详情请访问东华大学MBA教育中心网站:http:/mba.dhu.edu.cn。(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460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2运筹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电子商务与物流03建模分析与优化04知识工程与智能决策05服务科学与运营管理(120200)工商管理4201会计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6管理学原理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企业管理03旅游管理04技术经济及管理(125100)工商管理7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无-无1.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学习方式为全日制;3.其他详情请访问东华大学MBA教育中心网站:http:/mba.dhu.edu.cn(125300)会计9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4英语(二)-无-无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其他详情请访问东华大学MBA教育中心网站:http:/mba.dhu.edu.cn。(125604)物流工程与管理3000不区分研究方向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4英语(二)-无-无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其他详情请访问东华大学MBA教育中心网站:http:/mba.dhu.edu.cn。008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13(082104)服装设计与工程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