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梁实秋的翻译思想.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翻译硕士:梁实秋的翻译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翻译标准梁实秋一直强调“信、顺”的翻译思想,他有一段话颇显见底:“国内有人说,翻译的最 高境界就是让人读来,不觉得这是翻译作品,这种说法自然是正确的,但要看一个翻译作品是好还是坏,是决然离不开对原文的比对的。一篇翻译是否忠实于原文,对翻译十分重要,如果这类翻译作品读来朗朗上口,文笔流畅,浅白自知,但是一比对原文发现,文不对题,言不达意,那还是好的翻译作品吗?所以翻译作品要字斟句酌,要忠于原作,而不可一味追求文笔流畅而舍本逐末。”下面列举了威尼斯商人中的一句话进行分析:Shylock My own flesh and blood to rebel!Salarino Out upon it, old carrion! Rebels it at these years?Shylock I say my daughter is my flesh and blood.梁译:夏 我自己的血肉造反!萨 你好不害羞,老东西!难道你这把年纪还有欲念冲动么?夏 我说我的女儿是我的血肉。注:血肉有淫欲之意,故“血肉造反”被误解为“欲念冲动”。朱译:夏 我自己的血肉跟我过不去!萨 说什么,老东西,活到这么大年纪,还跟你自己过不去?夏 我是说我的女儿是我自己的血肉。“flesh and blood”血肉这个词是个双关语,它不仅有骨肉之意,也有淫欲之意。Salarino 作为主人公 Antonio 和 Bassanio 的好朋友,他肯定反对Shylock 割 Antonio 的一磅肉,所以在法庭上,对 Shylock 肯定是很气愤的。Salarino 其实知道 Shylock 说的是他的女儿,正好血肉这个词又有淫欲之意,所以故意将其理解为淫欲,借而讽刺 Shylock。梁实秋将“flesh and blood”这个双关语的两层意思都呈现出来了,很符合剧中人物的感情色彩,不仅忠实于原文,做到了“信”,而且通过加注的方法进一步向译语接受者展示了莎士比亚的文字游戏。而朱生豪的译文没有将“血肉”这个词的双关语义体现出来,表达稍有欠缺。二、中庸翻译观至于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中”是恰当,合适之意,“庸”则是用,“中”与“庸”联姻即“体”与“用”的结合。我将从以下六个原则对其进行分析。第一,博学原则精通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对于翻译这种跨文化交流现象,译者应该通晓交际双方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以及政治经济等全方位的知识,还应该具有训练有素的文字驾驭能力。莎士比亚的英文虽是近代英文,但与我们现在的英文还是有一些出入。译者须注意莎士比亚使用的是哪个意思,如果冒冒然地按照现在的英文意思进行理解,就很可能出错。比如:“virtue”常是 valor 之意,不是 “美德”;“complexion”有时是 temperament 的意思,不是“容颜”; “flag”有时是“菖蒲”,不是“旗帜”;“will”有时是 lust 之意,不是“意志”;“look upon the hedge”为小便之委婉语等等。第二,审问原则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主张翻译与研究相结合。梁实秋对翻译工作相当严谨,他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搜罗了所有的版本,通过对各种版本的反复对比研究,他最终选择未经任何删节的牛津版本,也就是没有删除剧中为了迎合观众而大量存在的污言秽语的版本。在具体的译莎实践中,梁实秋主张翻译要适当地与研究相结合,以便更透彻地理解原文文字背后的意义。否则,有些地方就难以落笔,为此,他广泛收集了名人的译本,参考了各位名家的注释,兼收并蓄。下面我列举梁实秋的翻译实例威尼斯商人中的一组对话加以说明:Laun: The old proverb is very well parted between my master Shylock and you, sir. You have the grace of God, sir, and he hath enough.Bass: Thou speakst it well. Go, father, with thy son. Take leave with thy old master, and inquire my lodging out. To his fellowers. Give him a livery more guarded than his fellows; see it done.朗:大爷,一句老古话刚好由我的主人夏洛克跟您来平分。他有的是钱,您有的是上帝的恩惠。巴:你说得很好。老人家,你带着你的儿子,先去向他的旧主人告别,然后再来打听我的住址。(向侍从) 给他做一身比别人格外鲜艳一点的制服,不可有误。注:“old proverb”指“He that hath the grace of God hath enough fortune.”这句谚语:上帝的恩惠等于大量财富。本例中,“old proverb”的含义在原文中省略掉了,梁实秋经过悉心研究后把其中隐含的背景知识以注释的方式做了补充说明,指出这句谚语即为上帝的恩惠等于大量财富。“grace”为名词,意为“ 恩惠”;“fortune”亦为名词,意为“财富”; “part”为动词,意为 “使 分开”。原文“The old proverb is very well parted”的意思是说把“old proverb”中所包含的“grace”和 “fortune”平分。“hath”( 古语)为 “have”的第三人称单数;“Thou”(古语 )你,汝(第二人称、单数),“thy”为“thou”的所有格形式;“more guarded”在这里字面意思是说 “更谨慎的,更提防的”,实指“比其他人的制服看起来更显眼一些,使穿此制服之人更容易辨认”,故将其译为“给他做一身比别人格外鲜艳一点的制服”。 “see”在这里为“监督”之意,故“see it done”意思为“(确保这件事的完成) 不得有误”。第三,慎思原则不轻信权 威,指出时代错误。梁实秋凭借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和娴熟的英语功底,不仅深刻理解了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纷繁复杂的内容,而且以学者的敏锐眼光发现并且更正其中的时代错误。例如,在冬天的故事中,赫迈欧尼的父亲是俄罗斯皇帝,故事是基督纪元以前的故事,彼时俄罗斯尚未开化,怎么会有皇帝?第四,明辨原则主张译介一流的文学作品,并且反对转译。梁实秋坚决反对没有理性、没有鉴别地翻译外国作品,反对将西方三、四流的作品翻译过来。梁实秋之所以选择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方面是酷爱莎作,另一方面他觉得很有必要向中国读者介绍莎翁作品。梁实秋认为转译经典文学作品尤其不好,因为翻译原著多少有稀释作用。第五,笃行原则以“存真”的态度翻译,体现了文化传真的精神。译者必须在“诚”的基础上协调原文语境和译文语境之间的关系。梁实秋在翻译莎士比亚的著作时对原文没有任何的删减,即使其中带有猥亵意义的词语,他也没有任何忌讳,他将其他翻译者在翻译 莎士比亚全集时对其中的淫秽语句进行删减看做是失败之举,认为莎士比亚用这些词语肯定有其用义。翻译就要体现文化的传真,忠实于原文,这是每个翻译者必须遵循的原则。第六,节制原则在翻译中尽量使用不含褒贬的词汇,力避读者因读了译文中某个词语而误会原作者及译者的本意。莎士比亚作为艺术大师,他遣词造句、卖关子、都是相当厉害,不可能对剧中人物、事件一“词”定生死。相反,他笔下人物的个性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慢慢发展的,故事的谜底也是随之慢慢展开的。惟其如此,莎士比亚才有了说不尽的魅力。下面我列举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一例来说明:PAGE: I thank you for my venison, Master Shallow.SHALLOW: I wished your venison better; it was ill killed.朱译:培琪:夏禄老爷,我还要谢谢您的鹿肉呢!夏禄:这鹿是给人乱刀杀死的,所以鹿肉弄得实在不成样子,您别见笑。梁译:佩:我谢谢你的鹿肉,沙娄先生。沙:我原希望那鹿肉要好一些 ;可惜宰的时候已经失血过多。这里的“ill killed”之“ill”意为“坏的”、 “不好的”, “ill killed”即“杀法不好”、“杀得不好”,指刀法不对,在宰杀动物时,刀法不对会影响肉中的血液残留量,从而影响肉质,而对鹿肉来说,带血者较不带血者有营养,因为鹿肉本身就是一种上乘补品。因此,“ill killed”译作“乱刀杀死”则偏离本意且显得鹿死得凄惨,而梁实秋意译作“宰的时候已经失血过多”则平淡地讲述了杀鹿之事实,而无血腥味,很好的体现了节制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