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833化工原理科目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833化工原理科目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化工原理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化工原理是冶金、化工硕士生入学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参加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 分钟(三)考试题型及比例概念题 约占 30简答题 约占 30计算题 约占 40(四)参考书目谭天恩,窦梅等,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6(第四版)。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一、绪论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理解单元操作依据的理论基础(物理本质) 、单元操作的研究方法。二、流体流动掌握依据流体随压力、温度、时间变化定性分类的基本概念:流体流动、可压缩流体、不可压缩流体、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等;掌握压力表示2方法的概念。掌握流体流动中体积流量、质量流量、流速、质量流速、黏度与运动黏度等基本概念;掌握管内流体流动型态决定因素、雷诺数的概念与物理意义;牛顿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层流和湍流的判断方法;能解释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现象及其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掌握特征数的概念和量纲分析法原理;了解流体在管路系统内流动的基本方程,其中包括质量衡算的连续性方程和机械能衡算方程,理解管内流动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掌握用连续性方程及柏努利方程进行管路计算。三、流体输送机械掌握离心泵的压头、理论压头与实际压头的概念、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有效功率、轴功率和效率等概念;掌握汽蚀现象的概念;了解离心泵操作原理;了解气缚现象及其防止措施;了解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其应用;掌握离心泵的工作点的确定与流量调节方法;会用汽蚀余量确定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了解离心泵选用的原则。四、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理解均相混合物、非均相混合物的概念;掌握表征颗粒特征的基本概念:如球形度等;理解筛分的原理和“目”的涵义。掌握自由沉降与干扰沉降的区别;掌握深层过滤与滤饼过滤的概念、了解滤饼的可压缩性及比阻等概念;掌握不同洗涤方式的概念; 掌握重力沉降原理及沉降速度概念及表达式(重点掌握层流态) ;离心沉降原理及离心沉降速度表达式(重点掌握层流态) ;掌握降尘室、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滤饼过滤中流体流动简化的方法;掌握过滤问题的计算:包括过滤时间、洗涤时间、生产能力、最佳操作周期及最大3生产能力的计算等,掌握连续过滤机的操作周期和生产能力的计算;掌握固体流态化各个阶段,了解流化床的两种状态和流化床的主要特性;掌握起始流化速度和带出速度的概念,了解其计算方法(层流状态) ;掌握流化床压力损失与气速的关系。五、搅拌了解搅拌、搅拌槽的概念;了解打漩现象及避免的方法,掌握搅拌器的功率的概念;了解搅拌的目的;液体受搅拌所需功率决定因素;了解三个搅拌特征数的含义:搅拌雷诺数、搅拌弗劳德数、搅拌功率特征数。了解液体搅拌系统中,试验系统(模型)与实际生产系统(原型)之间的三种相似。六、传热掌握传热速率两种表述方式:热流量与热通量;掌握稳定温度场和不稳定温度场的概念;了解给热时定性温度的涵义、掌握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包括灰体和黑度等。掌握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的概念,了解给热系数的影响因素。了解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其表达形式;了解流体通过间壁传热过程;掌握牛顿冷却定律及其表达形式;掌握描述自然对流时量纲分析中常用准数符号及其涵义;掌握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重点掌握多层平壁和圆筒壁稳定热传导的计算;会用流体特征数关联式计算对流换热问题(重点掌握流体无相变强制对流圆形直管中的湍流问题) ;掌握两固体间的相互辐射换热计算。七、蒸发掌握单效蒸发、多效蒸发的概念;理解浓缩热和自蒸发(闪蒸)的定义、掌握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额外蒸汽等基本概念; 了解蒸发过程的特点;了解多效蒸发的流程。了解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蒸发强度的4概念。理解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的原理;掌握溶液的沸点升高与杜林规则。八、传质导论了解多相物系与均相物系的分离法。掌握工业生产中以相际传质为特征的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了解两流体间传质设备分为连续接触式和逐级接触式的分类方法。掌握菲克定律,了解一维稳定分子扩散中,等摩尔相互扩散和单向扩散等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给质过程的概念。理解质量、热量、动量传递之间的类比;九、吸收了解吸收的基本理论;掌握物理吸收及化学吸收、加压吸收、等温吸收及非等温吸收等吸收分类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传质单元、传质单元高度等基本概念及意义;掌握吸收因数和脱吸因数的概念及涵义。掌握溶解度的概念,会用操作线和平衡线分析传质推动力、掌握最小液气比和液气比的概念和涵义;了解溶质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过程的步骤;理解并掌握双膜模型等主要的传质模型的涵义和局限性;掌握用亨利定律、吸收传质速率方程、操作线方程进行低浓度气体且平衡线为直线时传质问题的计算,掌握对数平均推动力法求解填料层高度。5样题:6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