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私人订制考研辅导班:中国政法行外交学考研专业介绍.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法大学私人订制考研辅导班:中国政法行外交学考研专业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中 国 政 法 大 学 私 人 订 制 考 研 辅 导 班 : 中国政法行外交学考研专业介绍外交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208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于祖国,面向世界,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又有较强适应性,能胜任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各级涉外部门政策研究与实际业务以及党政机关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外交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对外交决策、实施过程与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变化等有关问题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 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二、研究方向1、外交学理论2、大国外交(中国外交、美国外交、日本外交、俄罗斯外交、印度外交等)3、多边外交与国际组织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三、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三年。2、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成绩特别优秀的,可提前一年毕业。3、课程学分修满后未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的,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提前离校,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可延长至四年。4、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以结业论。四、课程设置(一)学位公共课(计 10 学分)马列经典著作选读 108 学时 4 学分第一外国语 72 学时 4 学分专业外语 36 学时 2 学分(二)学位专业课(计 12 学分)国际关系学 54 学时 3 学分外交学 54 学时 3 学分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54 学时 3 学分西方外交思想专题研究 54 学时 3 学分(三)选修课(计 10 学分,其中本专业选修课至少 6 学分)外交战略与决策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东亚国际关系专题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当代全球问题专题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多边外交与联合国 36 学时 2 学分国际政治经济学 36 学时 2 学分国际安全专题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世界社会主义专题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国际法专题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美国政治与外交专题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欧洲联盟专题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专题 36 学时 2 学分当代俄罗斯政治与外交 36 学时 2 学分国际关系史 36 学时 2 学分日本政治与外交专题研究 36 学时 2 学分第二外国语 36 课时 2 学分(四)读书报告(计 2 学分)在学期间应在本专业或本学科范围内至少做读书报告 2 次。(五)补修课(两门均要求补修,共计 4 学分)外交学 36 学时 2 学分专业外语 36 学时 2 学分五、其他教学环节(一)科研论文(计 2 学分)应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分别提交 3000 字以上的学年论文或高水平的调研报告,经导师评阅后计 2 学分。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二)社会实践属于应届生的必修环节,由导师和学院组织落实,共 36 课时,不计学分。六、培养方式1、实行硕士生导师负责制与硕士生指导小组(由本专业全体硕士生导师组成)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2、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采用以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并重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完整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3、学生在学期间,鼓励学生适当参与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与科研项目,以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状况,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每年递交一份学年论文。七、考核方式1、所有学位课程必须考试,可采取笔试、口试、论文写作等多种方式,笔试须有试卷,口试须有完整的记录。2、所有学位课成绩须达到 70 分以上,所有选修课成绩须在及格以上,否则不得计入学分。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1、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学科中有重要价值的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方向,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学术论文的开题报告,经导师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2、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理论水平、专门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科研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其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3、学位论文题目应限定在本专业范围之内,注重选题的新颖性与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在形式上应符合国内学术界通行的学术规范。4、学位论文的字数应在 3 万字左右九、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学生按规定修满所需学分,学位论文水平符合相关要求,经导师推荐方可申请参加答辩。学位论文的答辩严格依照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答辩委员会由导师指导小组的 3-5 名成员组成,根据有关程序组织论文答辩事宜。答辩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将建议学位委员会授予答辩人硕士学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