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分析.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所属一级学科:法学学科专业代码:030103所在单位:行政法学院导师组负责人:王周户教授学科专业简介西北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科历史悠久,桃李满天下。自 1988 年国务院批准在我校设立全国第一个法学本科行政法专业以来,经过近 29 年的发展,本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以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为核心,集教学、科研为一体,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并重的国内一流学科。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点设有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军事法学三个研究方向。导师队伍由 25 名年富力强的专任教师组成,含博士生导师 4 人、教授 10 人、副教授 15 人,具有博士学位 18 人,10 人被评为省级、校级教学名师和师德先进个人。由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院长王周户教授担任导师组组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副校长王麟教授担任副组长。该学科秉持面向实践、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和西部的理念,坚持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经常参与省市的地方立法工作,部分导师担任省市政府机关和多家法院顾问或专家咨询员,每年为各级国家机关举行相关法律讲座近百次,代理各类案件数十起。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四项,每年发表的 CSSCI 期刊论文在 20 篇左右。老师们坚守育人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恪尽职守,认真教学,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关心学生成长,建立了良好地师生关系。该学科在管理上坚持从严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原则。首先,立足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定期研究和修订培养方案。其次,实行了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制度。再次,探索课程组教学,即一门课程由数名老师联合承担,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讲授相应的部分。复次,认真落实研究生实训制度,实训之前召开动员会,实训中召开检查会,实训结束召开汇报会。最后,严把学位论文关,通过开题、预答辩、重复率检测、外审、严格答辩等环节保证了论文质量。这些措施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辛勤的努力换得硕果累累。我们的研究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后就业于全国各地的公、检、法、司和党政机关、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专业优势,为依法治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指导教师王周户,教授,西北大学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行政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有实现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化 (理论与改革2014 年第 6 期, 新华文摘2014 年全文转载) 、 论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及其与刑罚的适用关系(法律科学2011 年第 3 期) 、 行政复议的功能应当是解决行政纠纷 (行政管理改革2011 年第 9 期) 。王麟,教授,中南大学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重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问题 (法律科学2004年第 4 期) 、 利益关系的行政法意义 (法学2004 年第 10 期) 、 行政协助制度论纲(法商研究2006 年第 1 期) 。姬亚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行政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质疑公务员法八大问题 (法学2005 年第 7 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 论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关系之重构 (行政法学研究2008 年第 4 期) 、 行政奖励法制化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9) 。贺乐民,教授,学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论行政法的合作理念 (法律科学2008 年 7 月) 、 论依法行政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目标和工具价值 (理论导刊2007 年 12 月) 、 中国经济行政法的发展 (中国法学2005 年 12月) 。贡世康,教授,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对完善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几点认识 (攀登2008 年第 5 期) 、 行政许可范围之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2008 年第 1 期) 、 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制度 (法律出版社 2014) 。李瑰华,教授,苏州大学法学博士,行政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军事法。代表作指导性行政案例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12) 、 军事行政诉讼新论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 、 法治视野中的军人退役安置 (法学杂志2010 年第12 期) 。常安,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入选校“长安学者”特聘岗位,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与国家建构、边疆民族法律问题。代表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5 年版) 、 西藏民主改革:现代政治秩序建构及法理解读 (民族研究2014 年第 1 期) ) 、 改革、修宪与宪法理论论争 (法律科学2012 年第 6 期) 、 改革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宪法变迁 (法律科学2010 年第 2 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省部级课题 3 项,获国家民委优秀成果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 4 项,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褚宸舸,教授,浙江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禁毒法修改工作小组成员、全国青联委员,陕西省青联常委,西安市法学会禁毒法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宪法学说史、人大制度、禁毒法学、青少年法学。代表作中国禁毒法治论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5) 、 论法律起源研究的中国化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 年第 2 期) 、 “专政”与“宪政” (环球法律评论 2012 年第 6 期) 、 论答复法律询问的效力 (政治与法律2014 年第 4 期) 。管华,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校“党内法规研究”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主持人。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育法学、党内法规。中国宪法学会理事,中国立法学会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职律师。代表作为儿童权利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权利与保障 (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 被遗忘的“开国大典”评七五宪法的遗产 (人大法律评论2010 年卷) 、 中小学布局调整如何通过法律之门 (教育研究2015 年第 1 期) 、 异地高考权及其实现 (高等教育研究2015 年第 1 期) 、 从权利到人权 或可期待的用语互换 (法学评论2015 年第 2 期);教育人权:国际标准与国家义务 , 人权研究 (CSSCI)2016 年第 1 卷。钱锦宇,教授,山东大学法学博士,人权研究院副院长,行政法学院宪法教研室主任,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侨联青年委员,特聘长安青年学者,美国伊利诺依大学(UIUC)访问学者,瑞典隆德大学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RWI)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和人权理论。主编全国统编教材 2 部,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两项,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 、 法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辑览、摘编或全文转载,代表作为法体系的规范性根基:基本必为性规范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和最高法院与立宪民主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王德星,副教授,学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行政法学(副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 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研究 、 现代政府与行政裁量权 (法律出版社 2010) 、 矿业权主体变更及加强监管研究 (国土资源部委托专项课题研究分报告 2013 年 6 月) 。候西勋,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代表作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原动力 (理论导刊1999 年第 5 期) 、 宪法学概论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 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汕头大学法学评论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09) 。薛西丽,副教授,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代表作“一国两制”下的中国法制体系特点初探 (中国法学1999 年第 12 期) 、 港澳基本法导论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 农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冉巨火,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军事刑法。代表作学科军事法论 (当代法学2016 年第 9 期) 、 论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及其适用原则兼论军职罪中封闭的特权条款 (法学杂志2016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军事刑法何以特殊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 年第 9 期) 。王丹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日本行政诉讼类型法定化制度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12) 、 私人行政法的统制的比较研究 (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诉讼类型在日本行政诉讼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科学2006 年第 3 期) 。安子明,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与公共管理学。代表作参与式诉讼的社会机理与政治架构 (法律科学2012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12 年第 12 期全文转载) 、 政府体制改革中的“托管模式”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年第 4 期) 、 土地规划制度的权力结构分析 (中国土地科学2013 年第 4 期) 。李大勇,副教授,行政法教研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政策。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者”特聘岗位、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 。主持国家社科项目行政诉讼司法政策研究1 项,发表学术论文 2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代表作:论司法政策的正当性 (法律科学2017 年第 1 期) 、 谣言、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制 (法学2014 年第 1 期) 、 行政行为分类的逻辑考量 (法律科学2013 年第 5 期) 、 司法政策论要基于行政诉讼的考察(现代法学2014 年第 5 期) 。彭涛,行政法学院法学副教授,行政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兼职律师。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其中 CSSCI 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一项,中国法学会项目一项。法学核心期刊论文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得省部级奖励一次,厅局级奖励一次。校级奖励 5 次。近年代表性论文有论基层信访考核指标体系的设定 , 法律科学2014 年第 6 期;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处理规则 法律科学2016 年第 6 期;规范管制性征收应发挥司法救济的作用 ,刊于法学2016 年第 4 期。杜国强,副教授,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裁量治理 (西北法律评论第 6 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裁量权的公法控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 年第 1期) 、 私人代履行: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西北大学学报2012 年第 6 期) 。汤洪源,副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代表作中国政府在社会权保障中的职责 (世界宪法研究第 3 辑,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11) 、 中英规划督察制度之比较与借鉴 (城市规划2011 年第 4 期) 、 动态定性、分段监管欧盟煤灰污染监管立法与启示 (环境保护 ,2011 年第 2 期) 。刘璞,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教育法制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基夲权利、教育法学、残疾人权益保护。获2016 年陕西省高等教育研究会学术成果二等奖。代表作:实践视域下公立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宁夏社会科学2007 年第 5 期) 、 行政主体资格理论与民办高校法律地位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3 年 10 月) 、 大学章程制定中的法律缺位与主体错位 (新疆社会科学2011 年第 6 期) 、 我国残障教育立法 30 年:轨迹,问题与方向 (残障权利研究2016 年 10 月) 。杨永康,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军事法。代表作美国宪法军事条款的渊源与变迁 (法律出版社 2012) 、 美国宪法制订过程中关于军事问题的辩论 (法学杂志2012 年第 8 期) 、 美国军人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与运作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 年第 8 期) 。郑宁波,副教授,硕士,研究领域是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代表作有: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缺陷与完善 (西北大学学报2017,1 ) ;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4,3 ) ;论国家审计的性质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4) 。胡晓玲,副教授,东南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行政权的社会化及行政组织法理论与实务研究。代表作有:行政权社会化的边界界定理论探析 ,行政论坛2015 年第 1 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中国式农地征收补偿的困境及其出路探寻基于法条及实践的观察 ,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2 期;论内部行政行为诉讼禁区亟待突破及其具体建构 , 学习论坛2015 年第 6 期等。周敏,副教授,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程序、行政诉讼。代表作: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行政程序走向 , 法律科学2015 年第 4 期, 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 2016 年第 3 期全文转载;法治国家背景下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 年第 2 期;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法律问题研究 , 学术论坛2016 年第 6 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