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复习备考经验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复习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复习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复习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复习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复习备考经验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想到出完成绩可能没什么心情会写这些了,但也看到许多 21 届的学弟学妹备考心切,也多少有些疑问,就打算趁着年末把初试的经历就在旧的一年吧,希望也对大家有所帮助。先讲几个问题吧。1.大纲改革是怎么回事呢?作为一级学科的“中国语言文学”经改革成为了新的考试范围,也就是说,一级学科下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民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向(二级学科)的考题汇集到一张试卷,作为专业课二(915)的统一试卷。2020 年是第一次改革,想必经常刷考研帮或者关注考研的同学已经见过真题(文末附) 了,可以自行感受一下。其实对于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同学应该算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对于我等跨专业的同学是机遇也是挑战。(当然对于我就真的是挑战)毕竟备考是一个从前往后的过程,谁也不知道最后的试卷会是怎么样。首次改革会宽松点,但下次也一定会恢复技术含量的。(其实题目简单也好,困难也罢,答卷都是个技术活。)2.参考书目哪里来呢?首先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参考书目都要买!(毕竟参考里面也要分清主次,重点书目至少得是实体的,其他的电子书看也一样。并没有其他意思,主要亲测买再多可能也看不完,况且难度参差,鸡肋晦涩都浪费时间,最重要的还是影响心情手动捂脸。)学校已经很多年不给参考书目了,但学长学姐给的曾经版本书目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所以对于考川大中文的同学,一般在公众号搜索川大中文考研参考书目应该还是会看到形形色色或多或少有用的信息的。(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屏蔽,但真的是我看到蛮好的参考书目扫盲,就是公众号川大中文论坛过客学长的一篇推文,大家可以搜搜看看)。总之,买书,三思后行。该买就买。想买就买(主要针对后期一些确实值得的资料或者好书或者政治资料,前期先把基础打牢,不要冲动!)。3.现在要做什么呢?谋定而后动。现在如果还不是很坚定,就好好想想,不是盲目的想,而是搜集资料,比如说报录比(其实足够坚定自信,根本够不成阻碍,为理想勇往直前一次夜挺好。但若并非如此,还是慎重),历年真题(后略讲),自身知识基础和抗压能力以及学习环境等等,综合考虑自己要不要考川大,半路换学校之类的也蛮麻烦。(考研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但里面的困境也不容小觑,学习是小,自身心理为大,就是希望大家一旦选择,不要给自己太多退路,也不要让自己太遗憾。)不妨做个计划。确定好了,资料也搜集差不多了,不妨做个计划,这样有目的也会更有动力更有成就感。现阶段的长期的都可以安排上。虽然以后也会有变动,但不要变动太大。根据执行情况调整适应,养成自己的生物钟坚持下去。看书。考研科目四科。一般考试时间为 12 月第三个周末,两天。周六上下午分别是政治和英语(外语),周日上下午分别是 635 文学评论写作和 915中国语言文学。现阶段要看的书呢(如果确定搜集好了的话):政治:还早。现在不用看!不用!但是可以留意淘宝的价格了,趁活动及时下手真的能省好多钱呢!书籍的话就是肖秀荣三件套,或者徐涛核心考案,任选其一就好。日后跟进就好。相关课程强烈推荐徐涛老师!他们的公众号也可以关注起来了!英语:单词书(app 也一样),单词背起来,数量可以递增,但坚持不要松懈。历来学长学姐们都说单词书是要从拿起那一刻背到战场前那一刻的。想要挑战自己的,可以从假期就严格执行。如果不行最好准备好了开始,也可以零星背着,到开学必须严格执行,至少给自己一个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因为我是跨专业的,英语学习和大家大相径庭,不提倡所以也不分享我自己的了。)想说的就是,大家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要妄想捷径,不要心存侥幸,日后必会发现每一步都值得。简单说一下吧。考研英语分为完形填空(200.5),阅读(自 2010 年改革后一般都是 4篇 20 道选择共 40 分),新题型(5 道客观题 10 分,或为排序或为选标题),翻译 (英译汉 5 道主观题 10 分) ,大小作文(10+20=30 分,文学专业一般就是英语一,小作文一般应用文,大作文图画作文。)具体说说各项注意点吧:真题。首先单列一项说明非常重要。真题 2000-2020 都买得到,甚至 2000年前也买的到。真题数量有限,所以很宝贵,既然做就认真对待,毕竟最接近真的还是真题本身。一遍做完可以重复再来一遍,真题刷三遍及以上的人大有人在,为的就是练习和保持手感,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和收获。)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多买几套不同版本的真题,有的不是很贵,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答案摸索自己的解题方法。如果实在还不够做,英语一是英语二最好的模拟题,其他各种模拟题就不要做!不要做!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留几套最后几年的真题,最后三小时全真模拟去做,次次总结,分配好时间,以防上了考场手忙脚乱。具体到什么时候做真题,大家可以根据各个专业不同学霸学姐学长们的分享以及自身实际合理安排。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尤其是英语或者小语种的,可以考虑外国语一科换成自己擅长的。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以身试险。毕竟说实在的都不容易。阅读:重中之重。阅读主要考察的就是理解,而其中单词量次位,逻辑才是主位。这里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带你打开新世界大门。当然!一定要先做题在听课!(ps:单词是基础,逻辑也是建立在单词的基础上的!这里没有说语法也是基础,就是说底子差没关系,逻辑拯救你!)作文:很重要。主要就是背默和模板。背是积累词汇,模板是提升考场速度,给其他腾时间。背。背整篇,标准就是滚瓜烂熟脱口而出。背之前分分类,可以背真题,也可以背作文书(市面上有很多这里不作推荐),根据其他学姐学长推荐,自己衡量就好。大作文 10 篇小作文 10 篇就好,多了就不必要,也记不住。背完最重要的是默!默!默!大作文 15min 小作文10min,对改查漏补缺,一定程度防止提笔忘词吧!模板。首先拿真题分类,分类整理。b 站也有很多超棒的相关视频,可以借鉴。剩下的就是完型,新题型,翻译。真题的话就认真练习。自己总结,听课,实在不行听之任之都行。(主要是考虑答题时间,练习效果,学科复习时间安排等综合问题)总之!阅读和作文一定要当做基础稳扎稳打!真题一定要超级重视!(当然现阶段就寒假吧可以不安排到行程上,现在就好好积累单词。)专业课。涉及到大综合我也不好说。反正 635 核心是阎嘉老师的文学理论基础,古代文学刘黎明老师等编的中国文学,现当代钱理群教授主编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其他新增的也不好说,大家自己搜也许更具体全面。文学史之类:现阶段就是看专业课的书,对内容有大概了解就行,也可以简单列框架。切记!笔记不是抄书!不会的话就不做笔记好了,多翻书,理解很重要,掌握知识点,日后也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可以结合作家作品一起看,会有意思的多!也是提倡吧,文学史不要脱离作品,作品很重要,看真题就知道了,很多还是要积累背诵的!积累在平时嘛!如果假期不太想看专业课,多看文学作品也是可以的。语言类:多积累多分析多理解!语言类的知识,目的在于运用,所以要花时间理解,积累,然后运用分析!整个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如果觉得枯燥或者困难也是可以借助视频学习的,指路 b 站。写作评论类:635 分为前面 70 分理论题和后面 80 分的小说评论写作。自 2015 年(记不清时间了大家看真题可以看出来)改革以后就是如此。写作的话,暑假再准备也来得及,平时多看文学评论期刊呀,论文呀,有机会和时间练笔也是没问题的。前期主要是模仿。当然不写也可以的,后期报个班认真上课练习,问题不大。现在想准备就是好好看文学评论基础,没有基础的人看起来的确很不容易,况且日后还得整本背下来呢!所以现在好好看,看多了背多了就理解了,亲测有效!真题:虽然改了大综合,但历年真题完全具有参考价值!买就是了,一定要有答案!举一反三来不及,背就是了!能多熟悉就多熟悉!毕竟考场碰到就是赚到!对于文学史类,2000 年之前那几年,搜集到最好不过,因为它们的重复率也不低!后期有时间就模拟至少一套试试,毕竟考场不可控因素太多,尤其是 915!答案也不要完全迷信,有不少机构的尤其是语言类的题目答案存在歧义,也有错别字之类注意勘误歧义的题目多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大题理想吧能形成自己的模板和思路(答题纸的话网上也有卖的,自己找到 pdf.打印也行,以后你们进到各种群里也可能会有分享的,留心就好了)强行分割 大概就是这些了,可能上面说的也比较啰嗦,时间线仔细看看也应该分得清的。大家各取所需就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一样大家假期做好防护,保重身体。还有一些机构什么的没有推荐,主要是怕屏蔽限制,不过大家搜还是能知道的。目测今年发挥的也不是很好,所以也没讲太多自己具体的,有一些教训再说一下吧。1.写字要快,不留遗憾。(至少工整就行)2.如果专业课没有考前模拟,所有题顺着做,无论会不会,不要空。(因为最后可能没有回头填空的时间。)3.技巧不是捷径。脚踏实地。4.大纲为主,不要心存侥幸,就是什么都考。5.熟悉很重要,基础一定要打好。6.真题保证都会。还有一些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一并分享啦1.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方向。即便是考大综合,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小方向。2.研究生考试是通过性考试。它不可怕,它有技巧,但不能依赖于技巧。再推荐一些大约是 APP:资料:闲鱼,b 站,公众号!充分利用起来呀学习: 番茄 todo,潮汐,cctalk其他小用品:台式电子表,笔记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