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同济大学639+867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同济大学639+867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同济大学 639+867 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个人介绍各位考生大家好,我是就读于上海某普通一本大学的一名跨考考生,原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本次考研报考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总成绩 371 分,专业一(汉语言文学综合)94 分,专业二(批评与写作)138 分,名列第三。下面分享一些初试经验,供各位考生参考。专业信息01招生简章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按照三个模块进行招生和培养。第一个模块包括文艺学、文学创作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叙事学、后现代理论、文学创作理论、欧洲文学研究、媒体理论等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现有指导教师王鸿生教授、张生教授、朱静宇教授、王国伟教授、张念副教授、李弢副教授、汤惟杰副教授、叶凯副教授、解学芳副教授等。第二个模块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鲁迅研究、文化批评等领域形成了重要的学科影响力,现有指导教师喻大翔教授、钱虹教授、万燕教授、朱大可教授、张闳教授、王晓渔副教授、祝宇红副教授、张屏瑾副教授等。第三个模块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以古典诗学、古代叙事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为学科重点,现有指导教师现有崔铭副教授、刘强副教授、周茜副教授、朱崇志副教授、邓军副教授、刘运同副教授、李萍副教授等。02研究方向(1 )文艺学(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媒体理论)(2 )文学创作学(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欧洲文学研究,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研究)(4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鲁迅研究)(5 )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6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文研究,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7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03学制及学习年限硕士生学制为 2.5 年,其中课程学习 11.5 年,论文工作不少于 1 年。硕士生的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4 年。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在校注册时间不少于 1.5 年)、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04院线及报录比18 年院线为:政治 55 分,英语一 55 分,专业一(汉语言文学综合)100 分,专业二(批评与写作)100 分,总分 335 分。19 年院线为:政治 55 分,英语一 50 分,专业一(汉语言文学综合)90 分,专业二(批评与写作)100 分,总分 325 分。18 年供 14 人进入复试,其中包括一名免复试夏令营优秀营员,最终录取 12 人(2 人未通过)。19 年共 16 人进入复试,其中包括两名夏令营优秀营员,最终录取 14 人(2 人未通过)。05初试科目及参考书初试科目:政治、英语一、639 汉语言文学综合、867 批评与写作参考书: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骆玉明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版)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郑克鲁、蒋承勇版)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专业课复习专一:639 汉语言综合资料:学校参考书目、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修订版)(唐红梅、谭芳版)、同济考研联盟 639 汉语言文学综合(笔记+真题)时间安排:第一阶段(暑假):看完全部参考书目并划出重点,第二阶段(开学后 9 月-10 月):看完同济考研联盟 639 笔记部分与课后习题(结合原书对照着看),看完唐红梅版外国文学史习题集,勾选重点与自己觉得不容易记忆的部分第三阶段(11 月):二刷同济考研联盟 639 笔记部分与课后习题(对照原书),看历年真题集并计时作答,复习重要知识点。第四阶段(考前冲刺 12 月 1 日-12 月 21 日):三刷同济考研联盟 639 笔记部分与课后习题,复习之前勾选的部分。建议:19 年的汉语言文学综合是真的“综合”,题目没有专业方向的选做,所以背诵的时候要记得兼顾,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多关注习题集和笔记后的真题,会出现相似的题目。专二:867 批评与写作资料: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邱运华版)、知网相关论文、同济考研联盟867 批评与写作(指导+真题)。时间安排:第一阶段(暑假):知网上阅读相关论文,了解文学批评派别与著名批评家们的观点与文章,尝试进行批评写作的练习。第二阶段(开学后 9 月-11 月):阅读邱运华版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并划出考试时可使用的观点和材料进行记忆,阅读专著与论文,多做积累,做一些批评写作的练习。第三阶段(考前冲刺 12 月 1 日-12 月 21 日):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写作,回顾之前的积累。建议:做题时首先读懂材料,抓住一点后展开,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注意平时的材料积累,便于写作时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