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考研真题.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考研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考研真题301 农学院招生总人数:141 人;(招生名额含推免生)联系人:王美芹联系电话:62732565一、 【专业或领域】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拟招收 23 人)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拟招收 58 人)0901Z1种子科学与技术(拟招收 7 人)0901Z2作物生理学(拟招收 9 人)0903Z3生物质工程(拟招收 3 人)【初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701 数学(农)或 702 化学(农)801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二、 【专业或领域】095101 作物(拟招收 31 人)【初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4 英语二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860 作物育种与栽培三、 【专业或领域】095115 种业(拟招收 10 人)【初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4 英语二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876 种子科学技术原理【复习指导】数农复习计划,我是从 8 月份开始看书的,考了 110 分,觉得不是很理想,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大家能在 4 月份就开始看书,数学先找好课本,在 7 月份之前把课本过两遍,第一遍就是熟悉课本,划掉大纲上不要求的,第二遍看了之后理解,做一部分课后习题。8 月份开始看第三遍书,这时要准备一本笔记本,边看边做笔记,再把剩下的课后练习做完,大概 9 月初这样完成课本。这个时候你的数学基础已经打得很不错啊,水平应该在 100120 分左右,下面可以找一分 15 或者 16 年的真题自己做做,看看题型,接下来就是提高的阶段,个人建议买一本今年的二李出的数学全书数三的来看(划掉其中不考的部分),9 月份10 月中旬,最迟不超过 11 月看完一遍,接着在 12 月中旬之前看完第二遍,记得要边看边做,把里面不是太难的题型基本掌握,记得要做笔记。最后12 月中旬到 1 月初就是看笔记本,做真题,然后根据真题反复抓知识点来看,并以全书为基础做一定的拓展。进入 1 月份之后再做一边真题,做最后的查缺补漏,太难的就不要纠结它了,考前看看那些公式概念什么的放松下自己。根据我的经验,数农以基础为主,09 年之前 120+是很容易的,但是 10 年突然变化了一些,很多人措手不及,所以我建议以数三来复习,这样再怎么变你都不用担心(不会比数三还难的),数农考试基础题较多,有些题目会很烦琐,建议如果碰到不懂的或者实在很烦的就放弃,不会超过 15 分的,其他的基本都会做。考虑到复习中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但是相信按照我的计划复习,120+是没有问题的。生理生化的复习计划,先看书,在 7 月份之前争取看两遍课本,第一遍通读眼熟即可,第二遍关注考点,同样是参考往年的大纲划去不考的地方节省时间。8 月份最好能找到去年的参考书,我推荐的是中农出的两本书,叫什么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的,名字不太记得了,生理一本生化一本,挺不错的,初看课本的时候觉得挺迷茫的,但是看了这两本书你就会觉得豁然开朗容易了很多。争取在 9 月份之前看过一遍这两本书,第一次也是混个眼熟,不用太过专研。910 月这一个月的时间好像大纲也出了,按照今年的新大纲复习前面说的两本书,第二遍要求掌握几本知识点,适当地扩展。1011 月中旬开始第三遍看参考书,看之前先找找往年的真题做做看看,掌握难度,这时就要比较深入的拓展了,记得不要丢掉课本,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翻课本,还有参考书的拓展还有些不够深入,最好自己能依据情况更进一步地专研进去。11 中旬之后大家的水平几本已经确定,这时主要是研究往年真题查缺补漏,以课本为主,再过一遍知识点基本问题就不大了。但是今年考试的情况是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考得不错成绩却很低,包括我自己,只得了 110 多分,我本来估计的有 130 多分的,看了下答案有很多陷阱是没有考虑到的,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还是要记得研究下往年的答题技巧少踩陷阱,另外参考书中有很多错误答案,还是以课本为主,记得一定要做拓展,仅仅背现成的顶多 100 分。这个基本是我的复习计划,很多时候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数学时的间安排尽可能早点看,花多点时间,毕竟考得好可以拉很多分,化学是很难上 120 分的。生理生化重在细心,注意扩展,多想点多记点。另外从考研中总结出来,要想掌握知识要多看书,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慢慢地就会发现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地就知道了,我的一个朋友一本书看了十几遍看到书里的东西基本都在脑子里了,政治道理也是一样的,多看书自然会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