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真题答案.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14年真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4年真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4年真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4年真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4年真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简答题(10 分每题)1.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区别是什么?(1)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区别 期限的差别。资本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均为一年以上,最长者可达数十年,有些甚至无期限,如股票等;而货币市场上一般交易的是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最短的只有几日甚至几小时。 作用的不同。货币市场所融通的资金,大多用于工商企业的短期周转资金;而在资本市场上所融通的资金,大多用于企业的创建、更新、扩充设备和储存原料,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筹集长期资金则主要用于兴办公共事业和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风险程度不同。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由于期限短,因此流动性高,价格不会发生剧烈变化,风险较小;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由于期限长,流动性较低,价格变动幅度较大,风险也较高。 资金来源不同。两类市场的融资目的和风险程度决定了其资金来源必然存在区别。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金融体系中,公司和银行通常将其暂时性的资金盈余投于货币市场以获取利息,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则大量持有资本市场证券谋求投资收益。 2.现代信用存在哪些形式?答:(扩展去作答,包括名词含义加特点作用,见课件)(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消费信用(5)民间信用3.简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含义答: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2.5(市场风险所需资本+操作风险所需资本) 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资本总额对加权风险资产最低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产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 4%)。 影响因素:1.不良贷款 2.风险资产结构和数量3.资本金对策:1.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2.加快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降低信用风险3.重视债券发行(资金筹集)4.我国企业发行优先股将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投资学 p36)(优先股的优点)答: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或投资者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按股票代表的股东权利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1股息固定。(适当展开)2剩余财产优先分配权.(适当展开)能够在筹资的基础上,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吸引更多投资者5.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课本 p408)答:影响汇率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因素:1.国际收支一国估计收支发生顺差时候,意味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即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相反,外汇汇率上升。可见,国际收支差额会影响汇率。2.价格水平3.经济增长(2)短期因素:1.利率2.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3.心理预期除以上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投机活动,重大的国际事件等。6.简述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7.简述我国股票发行中的保荐人制度答:3分析论述题(30 分每题)1.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的金融机构”。谈谈你对这句话理解。答:这句话体现了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的 PPP 模式。2014 年 10 月 24 日,国家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一二总之,2.金融脱媒是指资本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从投资指输送给资金需求方的直接融资模式。例如,中石油 2012 年度报告显示,2008 年以前该公司融资额的 90%来自银行贷款,2012年该公司融资额 90%来自金融市场(通过短期融资债券等进行融资)。(1)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有什么影响?答:所谓“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又称“金融非中介化,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金融深化(包括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混业经营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也会导致金融脱媒。金融脱媒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一是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二是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和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三是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 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 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 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四是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五是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六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合作的可能。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挑战:1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总量来看,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减慢,银行贷款占非金融机构总量比重下降;结构开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融资渠道方式筹集资金,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2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对象的对象将进一步发生变化,市场风险日益突出,且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加大管理的难度。3脱媒背景下,优质的大企业客户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随着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优质的大型企业得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开始随着逐渐被直接融资多替换,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依赖程度逐渐减少。4创业板将进一步分流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创业板市场上市标准低,适合治理规范,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这些客户是目前商业银行的重点客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商业银行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将面临分流。(2)商业银行体系如何应对“金融脱媒”?答:面对金融脱媒态势不断深化,加快变革,早日实现由传统银行向现代银行的飞跃,是当前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1解决理念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的高管层和中层的经营理念嗨比较传统,对金融脱媒的新变化,理念上尚未迅速转变和晚完全接受。因此应进行经营理念的创新,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变。2要解决实质性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商业银行应对策略中两个关键因素是人和部门。商业银行应实施经营体制的创新,从以部门银行为主向流程银行转型。3转换业务经营模式4加强金融产品和管理方法的创新5推进综合化管理6打造强大的银行资金链,缓解借方非中介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