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大软微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经验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北大软微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经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北大软微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经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北大软微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经验指导写在前面:目标北大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初试成绩一般,在计算机技术专业中排名中上等,复试后刚刚收到招生办的拟录取通知,很是高兴。考研是异常艰辛的过程,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来讲更是,非常感谢这一路我的父母、亲人、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以及网上各种论坛的各种经验贴对我的帮助甚大,我一直想着要是被录取了,也要写下自己的经验,让后面的考生有参考。1.政治:北京考政治压分不压分我是真不知道,考了 66 多,比较满意了,因为时间短,得分多(比起英语来说),效益明显。我是 9 月中旬开始摸政治的,全程肖秀荣的资料外加一本疾风劲草。大致是 9 月中旬到 11 中旬的样子为第一遍,两个月时间把肖秀荣精讲精练上的马哲、毛概、近代史及思修的部分看了一遍,并把配套的1000 题做了一遍,这一遍中其实把精讲精练认真看完。以我这尿性,这龟速是搞不完的,大概在双 11 的时候会出一波政治的考研资料,其中就包括风中劲草(建议不要看其他任何老师的资料了,基本肖秀荣出一本就买一本,这是一个体系,选择好一个老师把他的题做好做多就够了),第一遍后期基本就是风中劲草+1000 题过活,并做好错题标记(我做标记就是在错题号前打一个星星),注意1000 题只做选择题,把厚厚的精讲精练丢到了一边。第二遍我是再刷一遍风中劲草+1000 题,这里刷第二遍1000 题尤为重要,注意第二遍还是只做选择题,而且是选择题全做并做好错题标记(第二遍的错题标记是再打一颗星星,这样错两遍的就会有两颗星星),你会发现这本书会训练你的政治选择题解题思路及习惯及一些常见套路,把常见套路记熟了对后面实战大有裨益,第二遍大致是 11 月中旬到 12 月 10 号左右。第三遍,10 号至靠前一周,第一遍快速的刷一遍风中劲草,尤其是马哲,毛概,近代史,同时时间紧张1000 题可以只看以前做错两遍的题目,做一些适当的背诵记忆,并做肖秀荣的历年真题八套卷四套卷(四套卷大概 12 月 10 号出),这三套卷子目前阶段同样只做选择题,且有时间做两遍,错题要标记。考前最后一周,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的大题,最后一周时间上应该会有各种肖四的精华版,我真的是不适合背长篇大论的肖四,所以背了一波精华版,而且肖四有四张卷子,背了三张卷子发现后天就考了,orz,索性第四张卷子就不背咯,然后最后一天把肖四前三张卷子拿来重新背一下,并把各种资料的选择题错题快速浏览了一遍,最后的最后把肖老师的考点预测背诵版还是叫啥子名字的忘了,一本很小的手掌大的书,上面的重点内容翻了翻,相当于做了一个考研政治知识体系的回顾。另外说一下,考研政治选择题只有 30 道题目,里面有单选和多选,做了一张卷子之后就明白了卷子的结构,大概做完一张卷子的选择题要 2030 分钟的样子,选择题在政治中占分很大,尽量做慢一点,做仔细一点,有些题目可以适当琢磨把分拿到手。平时除了看书做题,也要适当总结做笔记,我把各界重要会议列了一个表格,会议大致时间、地点、内容等都列出来,近代史撸一遍后可以做一个时间轴,比如土地政策的变迁,各种战争的进展,各种会议的时间,社会性质的发展进程等等,虽然考研资料上或多或少的会总结,但是自己做一遍后印象会很深刻,对做选择题非常有用,对做近代史的大题也很有用,至少有话说了。对于马哲的大题,不要恐惧,考试的时候这个考点我没背过,所以只有胡乱编上去了,这里就各显神通吧,分尽量往高了搞。2.英语:英语考的不错,总分似乎还行,但是其实对我自己来讲,问题还不少。根据查分结果来看,客观题答的还行,但是作文就比较烂了,这个结果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英语这次没怎么花时间。具体讲讲是怎么复习的。我的经验是:培养语感,少记单词,只做真题,注意技巧。培养语感:学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这是我高考英语和考研英语最重要的经验。这个经验尤其适用于英语底子中等及以下水平的人群,能够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内多提高考分。我培养语感的方法是 朗读,只有朗读和背诵才能让你对语言有感觉,而考研是争分夺秒,背诵的时间成本太高,所以最好是读。我主要是读英语真题的阅读,尤其是错的多的。每天读两篇文章,早上,中午,晚上三次,每次几个迭代。一定要读出效果,所谓效果,就是你在读前半句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知道后半句是什么了,能快速流畅地把整篇文章读完,不磕磕绊绊,速度要快。为了达到效果,我的方法是大声专注快速地朗读。不要求做到李阳疯狂英语那样,但是要尽量大声快速,全神贯注。语感的作用是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少记单词:很多人一开始就拿本单词书从 abandon 开始一个一个记,a 还没背诵完复习时间就过去了大半,记到后边就忘了前边的。我个人觉得,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愚蠢。考研拼的是效率,目标是拿高分。愚蠢原因有三:1.就算你把单词全记住了也不一定能考高分;2.记单词是一种效率低的学习方式,不适用于考研学习;3.不记这么多单词也能大致看懂文章,也能拿高分。我自己的单词量很贫乏,自从高考之后就没有怎么花时间记单词。考研的时候也没有拿本单词书来记,而是只记真题中的单词,因为他们出现在考卷中,有很多是高频词汇。只做真题:原因:1.真题的题量足够你用来训练,从八几年到 18 年,这几十年的题量足够了;2.只有真题才更符合真题的套路,大部分模拟题和真题都不是一个套路,训练的价值不高。注意技巧:对于完型和阅读,如果掌握一种技巧,会大大地帮助你理解文章。比如,一、抓关键词,表转折,连接,递进等关系的词,如and,but,however,while 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你就理清了文章脉络,你就知道了文章的走势;二、抓情感色彩的词,哪怕是弱化到表肯定与否定的词也很重要,如 like,hate,not yet,not much 等,抓住了这些词你就理解了作者的态度,而对于某个事物的态度是常考的知识点。这些技巧需要你多练多总结,我之所以能够总结出来,除了练习,也是看了一些新东方的讲课视频,学到了很多。比如完型和新题型 王晟,阅读理解 范猛,翻译 唐静,作文 王江涛。这几个老师讲的都很好,墙裂推荐,新东方其他老师讲的怎么样我不清楚,因为没看过。3.数学数学满分是 150,各年难度各异,基本符合大小年定律。由于我是往届,本科学的那几本数学基本忘光光了,复习数学大致经历了四轮。用的资料包括高数、线代、概率的课本,李正元的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的模拟题,李正元的模拟题,张宇的最后八套卷。李正元的复习全书还附带一本练习册,上面的题目偏、怪、难,做之耗时巨大,建议弃之。第一轮:我是从 3 月份就开始复习数学直至 7 月初份的样子完成第一轮,先是高数上下册,然后线性代数,最后概率统计,每复习完数学的一章内容就做一章的习题。其中高数的习题就是同济大学课本的课后练习,里面的题目不用贪多,切记莫贪多,毕竟考研考的和课后习题的套路不一样,我大概课后练习只做了一半,按照以前考研经验做的题号大致是按斐波那契数列,你们懂的,高数复习完一遍我还花时间看了张宇的高数基础班视频,此老师讲课诙谐幽默,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重难点钩得比较得当,也使学高数没那么无聊吧,比较推荐(张宇这次没压中题,但是我觉得基础一定要打牢,不管谁压中了题目,你基础在那里基本分数都会在 110 以上的)。线性代数看了课本就直接上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第一次做辅导讲义被虐的很惨,要做好心里准备。这次考试被坑就坑在线性代数,有两道大题,其中一道不怎么会做,另一道只做了第一问,试后觉得这两道大题在辅导讲义上都出现过,但是真题中并没有怎么考察过所以没引起重视,心疼。辅导讲义上的错题也要做好标记。线代复习一遍后看了李永乐的线代视频强化班,对直接看的强化班,李老师的视频还是很推荐的,他会讲很多技巧比较实用。概率统计没看课本直接做的复习全书上面概率统计部分,第一遍也是各种被虐,都怀疑自己是否学过概率统计,所以好好做第一遍并做好错题标记吧。同样搞完一遍看了网上的盗版视频,选哪个老师无所谓吧,最好选择主流的老师这样不会遇到大坑。第二轮:7 月份到 10 月中旬的样子,这段时间就是把复习全书高数部分做一遍,被虐,复习全书上高数部分我都做了将近一个暑假。线代辅导讲义做第二遍,复习全书上的概率统计部分做第二遍,做的错题一定要做上标记。以上搞完一遍后我又看了张宇高数的强化班盗版视频,看到高潮部分在教室里面都笑出了声音,哈哈。看张宇的视频你要么有一份他的讲义要么手抄一份讲课笔记以备后续翻看。这一轮其实会感觉到自己做题水平明显提升,以前不会的题目突然神奇的也会做了,就是老是容易算错,这一点在第三轮复习的时候解决。第三轮:10 月中旬到 12 月是做真题,总共 40 多天时间。我买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里面有近 30 年的真题,但是九几年(具体是第几年我忘了)之后数学进行了改革,套路变了,所以我只做了近 20 年的真题,最开始做第一遍真题的时候,基本是每天做一张真题卷子,每天早上定时做。最开始基本做不完,而且得分率不高,这时我都开始怀疑自己报软微是不是去当炮灰的,汗!做完一遍开始重做第二遍,做第二遍时掐指一算时间不多矣,遂每天做两张数学卷子,这 10 天真的是手都感觉废了。做完第二遍我选了错的最多的十年真题做第三遍,每天一张卷子。第三轮复习就是做真题,其中第一遍是用真题全面的复习数学的知识并做到综合运用,第二遍是练习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第二遍做完还是老是计算错误就一定要想办法,比如是不是草稿打得太凌乱?哪块知识没有掌握好?总是选择计算量大的做题方法?第三遍其实是给自己心里安慰,要是这一阶段不能在 2 小时左右(考试时间是 3 小时)做完一张卷子并得到 130 以上的分那就反复做那张卷子直到达到上诉目标。第四轮:12 月至考试前做模拟题,模拟题普遍难度、计算量及知识点覆盖面要大于真题,真题里面有些知识点总是不会考,但是 18 年它就考了很多偏的知识点。模拟题尽量做对做快,遇到不会的题目要举一反三,把那一块的知识吃透。考前:这几天主要是回顾以前标记的错题,做多了真题,你会发现有些题目反复错,错了两次可能还会错第三次,错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4. 专业课买了王道四本,后来准备报考软微了就三本轮着天学,每天轮到哪本了学习上面的知识点然后做习题,我个人也买了教科书但是没怎么看,感觉王道知识点讲得恰到好处,看完知识点基本上可以上手做上面的题了,不过有些章节比较难,我选择报了新祥旭的一对一让辅导老师指导,帮助学习一些重难点和考点,并且答疑,初期复习确实感觉有些部分理解的不是很透彻。第二遍看王道主要是错题,继续配套看视频(还是上面那些)加深理解,操作系统看了下课本,数据结构把一些算法和王道上课后不会的编程题背抄到一个笔记本上方便日后复习也加深一遍印象。做了天勤八套卷和一些 408 真题,因为看网上说软微风格更贴近天勤相对容易一些,而且做了天勤四套想看看别的习题,主要还是时间有限不然我想我也会做王道八套卷的。另外感谢我的朋友,帮我抄了所有的错题,考试时候选择确实有原题,今年没有编程基本全是简答比较诡异,我没好好看书有点复习不对路,但是明年怎么考呢,谁也不知道,所以简答题和 408 常见题型都准备比较好。我的复习分享就到这吧,我能帮你们的就这些啦,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