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详情介绍、经验指导.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详情介绍、经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创业大厦 2 号楼 11 层 1111 室2020 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详情介绍、经验指导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于 2001 年 10 月 26 日正式成立。新组建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由原北大地质学系、地球物理学系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北大遥感所以及城市与环境学系的 GIS 等专业组成。新成立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设有 5 个本科生专业(地质、地球化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3 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并设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测绘学四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共有中科院院士 6 名,教授 51 名/特聘研究员 11 名(其中长江特聘教授6 名、长江讲 座教授 4 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9 名,青年千人 4 名,百人计划 7 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 3 名,北京市教学名师 1 名)、副教授 37 名/副研究员 1 名、讲师 4 名;设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1 个(地质学),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 3 个,国家重点学科 3 个(构造地 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造山 带与地壳演化重点 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个(空间信息集成与 3S 工程应用),北京市重点学科 1 个(空间物理学)。它是我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创业大厦 2 号楼 11 层 1111 室空间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支重要力量。21 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 严重的资源、环境及自然灾害 问题。21 世纪也是空间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在现代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科学。以地球及其远近空间为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是全人类共同点财富。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研究,不仅在航天、资源勘察、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御等传统领域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爆监测、重大和生命线工程的选址与抗震设计、地球环境监视与预测、数字地球等新领域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国防急需我们培养更多更好的地球与空间科学的专门人才。北大的地球与空间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有着辉煌的历史。地质学系在中国现代科学建立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09 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地质学门是中国最早的地质学教育机构,堪称中国地质教育的摇篮。新中国成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五十多位院士,一代宗师王烈、丁文江、李四光等都曾在此任教,成为名师云集、人才辈出的丰腴土壤;地球物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北大地球物理学系成立于 1959 年 1 月,我国老一 辈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顾功叙、王子昌等先生在创建初期亲自担任地球物理学专业主任,主持制定了学科的教学计划和研究方向。四十多年来,地球物理系为国家培养了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创业大厦 2 号楼 11 层 1111 室大批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及高级管理专家,他们在我国地震监测、地球物理学、空间环境和空间应用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建于 1983 年的北大遥感所,是我国最早从事遥感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之一,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开发和教学方面形成了学科优势。目前,遥感所已有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两个专业,共培养研究生百余名,举办了 40 多期国内遥感与地理信息系 统培训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遥感与 GPS 专业人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在有着优良的学术与教学传统、在地球科学的几个相关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几个系所基础上组建,将会秉承优良传统,在学院规划及发展中,注意发挥自身的发展条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和教学科研资源的重组和最优配置。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全体教职工满怀信心,以新学院成立为契机,高起点出发,努力将学院建成一个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球与空间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心。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主持下,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具有光荣传统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会再创辉煌、越办越好,在国家建设和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习方式全日制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创业大厦 2 号楼 11 层 1111 室招生人数2019 拟招 9 人研究方向01.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02. 空间分析与智能理解 03. 高性能地学计算04. 数字地球与智慧城市 05.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06. 地理信息系统建模与应用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创业大厦 2 号楼 11 层 1111 室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25 地理信息系统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计算机基础笔试、上机考试和面试,其中专业课笔试课程为遥感概论。复试线18 年:总分 310 单科 50/9017 年:总分 320 单科 50/9016 年:总分 310 单科 50/9018 录取情况袁泽 395 分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创业大厦 2 号楼 11 层 1111 室商硕硕 382 分姜龙飞 369 分(强军计划)孙延鑫 358 分聂婧 389 分 (强军计划)全年指导1、零基础复 习阶段(6 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清华本科水平。2、基础复习阶 段(6 8 月)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创业大厦 2 号楼 11 层 1111 室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3、强化提高 阶段(9 月11 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