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代 码:808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知识、综合应用和发展前沿。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方法和应用。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优秀或优良以上水平。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 答卷时间:180 分钟3. 题型比例:满分 150 分,概念题 510 题(占总分 15%25% ) ,简答题 510 题(占总分 50%60%) ,综合题 13 题(占总分 20%30%) 。三、考查要点1、基本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特点、组织和表示方法,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和选择;地图投影的变形、分类、特点、选择和应用,地图投影与 GIS 的关系,我国使用的地图投影类型及特点;坐标系的类型和特点;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GIS 的数据来源,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数据输入,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连接,数据质量,误差来源;数据编辑,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和校正,空间数据的压缩与光滑,图形变换,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互相转换;数据库系统管理方式,数据库的构成,空间数据模型及其表示方法,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空间分析的内容、功能、方法、步骤;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数据源、分布特征和空间插值方法;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出方式,地图符号库和数字制图的内涵;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步骤和方法,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与实施、系统评价和维护的内涵。2、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行业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遥感信息与多元空间信息的复合应用;GIS 基础软件的选型;3S 技术的集成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前沿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四、参考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胡鹏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自动控制理论代 码:822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控制系统的校正、离散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自动控制理论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 答卷时间:180 分钟3. 题型比例:满分 150 分,题型为基本概念、选择填空、计算、分析及证明题。三、考查要点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方法,传递函数,系统框图及信号流图。2.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3. 根轨迹法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参量根轨迹的绘制,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根轨迹,用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4. 频率响应法频率特性, 对数坐标图, 极坐标图,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相对稳定性分析, 用频率法辨识线性定常系统的数学模型。5. 控制系统的校正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用超前校正方法、滞后校正方法以及滞后- 超前校正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校正,PID 控制器及其参数的整定。6. 离散控制系统z 变换理论,信号的采样与复现,脉冲传递函数,差分方程,离散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数字校正。7. 非线性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征,奇点与极限环,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四、参考资料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数据结构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数据结构代 码:858一、考试性质本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是程序设计(特别是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本课程需要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基本算法分析技术、排序、检索和索引技术。对常用的基本数据结构,掌握相应的存储实现技术和经典算法,并通过算法时间空间的效率分析,理解时空权衡的原则。对常用的各种经典排序算法深入讨论其时间和空间开销。了解文件管理和外排序技术,以及常见的检索和索引技术。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分析技术,提高程序设计的质量;根据所求解问题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并对时间空间复杂性进行必要的控制。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4.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5. 答卷时间:180 分钟6. 题型比例:满分 75 分/150 分,概念题 5 题(占总分 20%40%) ,其余题型全为操作题和计算题。三、考查要点8. 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运算),抽象数据类型 ,算法及其算法度量和评价。9. 线性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掌握;循环链表、多项式及其相加、双向链表。10. 栈和队列栈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队列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掌握;栈与递归的实现。11. 串字符串抽象数据类型,存储表示和类定义 ,掌握;字符串的运算 ,了解;#字符串的模式匹配。12. 数组和广义表数组的定义、基本运算和存储结构,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了解;#广义表的定义、术语、存储结构、运算,*递归算法设计。13. 树二叉树的概念及性质,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存储实现,Huffman 编码树 ,树和二叉树的转换掌握;线索二叉树(了解);*非递归深度优先周游二叉树和穿线二叉树。14. 图图的基本概念,图的抽象数据类型,图的存储结构,图的周游,最小支撑树,拓扑排序,掌握 ;最短路径问题,关键路径算法。15. 动态存储管理基本概念和算法16. 查找静态查找表及查找算法: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动态查找表及查找算法,二叉排序树,哈希表及查找算法,掌握;B_和 B+树、键树。17. 内排序排序问题的基本概念,三种简单排序算法(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Shell 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了解;#基数排序; #各种排序算法的理论和实验时间代价的讨论以及排序问题的下限的研究。18. 外排序外排序的特点 掌握;二路外排序,置换选择排序 ,了解。19. 文件管理文件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文件操作,文件的组织结构,文件的不同组织方式的特点。四、参考资料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 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1 版 (2009 年 3 月 1 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C 语言考试大纲科目名称:C 语言程序设计代 码:858一、考试性质C 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 C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理工科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本课程要求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 C 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编程思路和编程技巧,同时还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 C 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熟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能够解决一般的实际应用问题,为以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 答卷时间:180 分钟3. 题型比例:满分 75 分/150 分,选择题和问答题(占总分 20%40%) ,其余为编程题。三、考查要点1. C 语言概念C 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C 语言的特点,简单的 C 语言介绍;算法的概念,简单算法举例,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介绍(流程图法、NS 流程图法) 。2.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C 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符号常量,算数运算符与算数表达式,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自加、自减、逗号运算符。3. 简单 C 程序设计 C 语句概述,输入输出的概念,基本输入输出函数(printf、scanf、getchar、putchar)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4.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算法与基本程序结构(算法的概念、算法的表示、三种基本程序结构) ,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if 语句,switch 语句,条件运算符。5. 循环程序结构循环的概念、分类(当型循环、直到型循环) ,for 循环, while 循环,dowhiles循环,循环嵌套,break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6. 数组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的定义与使用,二维数组的定义与使用,字符数组的定义和使用,和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的程序编写。7. 函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声明,函数的简单调用,函数的嵌套调用,函数的递归调用,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数组在函数之间的参数传递)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8. 指针地址和指针的概念,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返回指针值的函数,*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9. 结构体结构体的概念,结构体类型的声明,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使用,结构体数组(定义、初始化、使用) ,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定义、使用) ,结构体数据在函数之间的传递。10. 文件文件的概念,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读写(块读写、字符读写、*字符串读写、*格式读写) ,#文件的定位,#文件的随机读写四、参考资料谭浩强编著, C 程序设计(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软件工程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软件工程代 码:859一、考试性质本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科目,考查学生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在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工程化技术、软件过程及主要方法,包括经典的和常用的方法,如结构化方法、面向数据结构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以及一些软件工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7.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8. 答卷时间:180 分钟9. 题型比例:满分 150 分,其中:名字解释(30 分) 、问答题(60 分) 、综合题(60分) 。三、考查要点1、软件工程基础理论概述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特征、发展历程、分类;软件危机及其表现、软件工程定义及发展、软件生存周期;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及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CMMI;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演化模型、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等;敏捷软件开发:价值观及开发原则、极限编程等开发方法。2、系统工程及需求工程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概念、系统工程涵盖的内容;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及法律可行性等;需求工程:需求获取、方法与策略、需求分析、需求建模及需求管理。3、设计工程软件设计原则;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体系结构风格与种类、体系结构的选取;部件级设计技术;设计规约与设计评审。4、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结构化分析模型:包括数据流图的使用、分层数据流图的审查、数据字典;结构化设计:策略及步骤、数据流图到软件体系结构的映射及结构图的改进。5、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与设计JSP 方法:数据结构与程序结构的表示及其分析和设计步骤。6、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了解面向对象思想、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发展及其各种代表模型;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过程、设计模式;UML 及其使用:用况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及物理体系建模。7、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原则;白盒测试方法: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测试等;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法等;测试策略、测试完成标准。四、参考资料钱 乐 秋 , 赵 文 耘 , 牛 军 钰 软 件 工 程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