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专门针对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机构吗 (2).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武汉有专门针对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机构吗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武汉有专门针对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机构吗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武汉有专门针对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机构吗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武汉有专门针对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机构吗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武汉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机构哪家好?武汉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分享2017 年,在一帮好友的怂恿下,原本已经进入体制内,以为可以混吃等死的楼主萌发了考研的想法。但是,对于公务员来说,考研可以选择的专业少之又少,法律硕士太难,风景园林什么的专业性又太强。于是,MJC 这个不算特别难的自然而然成为了楼主的首选。楼主之前本科是在江西上的二本,然后考了武汉的某个区的国税。因为是个湖北人,朋友也大多在武汉,所以就想考个武汉的学校。后面再网上查了一下,武汉大学的新闻专硕是排在全国第二名,各方面评价都是不错的,所以就决定选武大的 MJC 了。确定好目标院校后,就开始来着手具体的学习。因为我是时隔多年报考的武大,朋友就建议我报个辅导班,我自己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的英语和政治还可以,毕竟作为一个文科生,后来就想只报一个专业课的辅导班。之前的同学推荐了向我推荐了新祥旭辅导班,我就去查了查,发现新祥旭在武汉地区的专业课培训做的还不错,武大、华科、华师这些武汉的 985、211 都有他们的专业课老师,并且做的还是一对一辅导。也是为了一次就过,特地报了新祥旭的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这个决定是我考研期间做的最明智的决定。老师就是来自武大新传的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研究生陈老师,他给了非常多的备考资料和书籍,并且给我讲明了第一本到最后一本应该看的顺序,上面有老师的笔记,非常的详细,听了老师的建议之后,我结合课程先把八本教材仔细看一遍,然后把课后题仔细做一遍。下面说一下具体的。参考书目:334 参考书目: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李卓钧:新闻理论纲要(第一版),武大出版社,2014 年版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李彬:传播学引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版石义彬: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4 年专业课二(440)专业课二 440 考的内容比 334 简单。具体参考书目有:新闻方向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夏琼:新闻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传播学部分比较单纯,传播学教程是全背的,而且看个十遍八遍都不觉得多,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基本都看不太懂,然后陈老师就给了我他以前做的读书笔记,我再结合笔记看的时候就容易了很多。至于单向度这本书,近三年都已经没考了,大家找来笔记好好背诵一些重点的批判学理论就可以了。新闻学的复习特别讲究的是专题分类。陈老师给了我新闻学专题笔记,给我的时候是 28个专题,然后自己增加了 8 个专题,一共 36 个专题,陈老师给的笔记应该说是很详细很全面的了。当然,新传的标配教材是一定要认真看个几遍的,而且可以在看的过程中做些笔记,这样既可以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培养自己的专业思维,而且也为在后期专题的背诵做下铺垫,所以尽管有专题压底,但看教材的过程是不能马虎的。新传基础除了需要以上的准备之外,还需要一些拓展延伸。当时陈老师让我以陈力丹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和传播小王子为主,并且让我看完书还详细地做了一份笔记。其实读这些书倒不全是为了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站在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武大老师的论文也是必备的新祥旭官网 http:/www.xxxedu.net/当时陈老师帮我打印了几千页的论文,然后按计划读完的,不仅做了笔记,而且看了三遍。这对后面的专业课笔试用处真的很大,毕竟是同校老师自己出的题,有很多观点都是一样的。心态篇:不可否认的是选择考武大的新传学院是相当有挑战的,而且在眼下推免生越来越多而留给大家考的名额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有挑战、有难度才更有动力,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努力发奋的同时,要耐住性子,要保持信心,哪怕是遇到了困难,也不要轻易说放弃,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同时,整个考研过程,自制力很重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便给自己放松的借口。当然,也要讲究适度原则,那种从考研伊始就挑灯夜战的并不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人就像弹簧,拉得太紧,总有失去弹性的一天,所以“度”很重要。不知不觉中和大家说了很多,方法有很多种,而最好的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我的经验只是供大家参考。也想感谢一下新祥旭的陈老师,感谢耐心的指导和指引,能让我圆了名校梦!最后的最后想说的是,19 考研的盆友们,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毕竟越努力越幸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