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大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5南大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 南京大学教育学考研答案与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真题解析】B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重思辨轻实践经验。自然类比和经验描述属于直觉观察时期,科学实验属于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A描述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C 操作性定义 D解释性定义【真题解析】B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按照定义的陈述方式,将教育定义分为纲领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是一种应然性的定义,即定义教育应该是什么,描述一种教育的理想状态。描述性定义是一种应然性的定义方式,来说明教育究竟是什么。如“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创造的定义,往往出现作者自己的论文、文章中,不管别人如何定义某个词,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是这样定义,并在自己定义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题干中杜威说:“我相信唯一真正的教育是”,这明显是一种对教育的理想状态的描述,是杜威所认为的教育应该有的样子。故答案选 B 项。3.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即( )A.“教育先行 ”“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 B“教育先行”“终身教育”“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C “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 D“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 ”“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 ”【真题解析】D学会生存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观点。(1)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人去适应变化,即终身教育的思想;(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这三种现象是“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和“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3)报告中指出全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和“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培养完人”。故答案选 D 项。4.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真题解析】C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说,在人的心理能力中,至少包括 8 种不同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肢体动觉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社交智力、自然智力和空间智力。加德纳抨击了传统的智力测量仅仅测量数学和语言这两类智力,使其它方面优秀的孩子得不到重视,主张开发能够评估所有智力类型的测量手段。很明显地体现了教育要充分尊重、利用人发展的差异性,故答案选 C 项。5.集中体现杜威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是( )A.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加以组织 B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没有终结,它的终结凭它自身C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手段 D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生长【真题解析】C首先要明确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这个概念。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只有两种: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杜威是十分主张社会本位论的,认为教育应该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兴趣、需要去促进其生长与发展,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理想社会和国家。杜威反对卢俊的个人本位论,他认为过分地强调个人是对儿童的放纵。只有 C 选项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故答案选 C 项。6.在我国现代学制中,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一般把中学区分为( )A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综合中学 B文科中学、理科中学、实科中学C文科中学、是科中学、职业中学 D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特色中学【真题解析】A只是一道常识类的问题,根据题干的要求很容易选出 A 项。这道题也可以采用排除的方式分析。在我国的现代学制中,不存在文科中学、理科中学、实科中学这样的分类,B、C 项可以排除。D 选项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征进行的分类,和培养目标无关。故答案选A 项。7.强调“教学过程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目标中心取向【真题解析】C答题的关键在于“开发”二字。我国的课程学者采用辛德等人的观点,将课程实施取向分为以下三种:1 忠实取向: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课程;2 相互适应取向: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如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等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3 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这种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本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计划只是为这个经验创生过程提供选择的工具而已。题中“教学过程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很明显是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故答案选 C 项。8.主要用来描述和反映学生的进步状况,强调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评估与反思,适合对学生长期学习、深层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是( )A.纸笔测验 B.表现性评价 C.真实性评价 D.档案袋评价【真题解析】D这道题需要考生对档案袋评价有一定的了解。档案袋评价是目前中小学盛行的一种评价方式,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评价观。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比如学生优秀的考试成绩、教师给予的正面评价、手工作品、长跑比赛奖状、社会奖项等所有要素都收集到档案袋中,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同学们的档案袋拿出来,互相欣赏和交流。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大纲中没有关于档案袋评价的相关知识,但是通过排除法也可以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答案选 D 项。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C 中学道德教育 D社会与道德教育 【真题解析】B麦克菲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第二部分:证明规则;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10 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A职业倦怠 B职业迷茫C 职业逃避 D职业道德失范【真题解析】A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C 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真题解析】D12 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A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C 负向显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真题解析】A13 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有( )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C 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真题解析】A本题可用排除法。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在于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含有班级授课的选项可以排除,而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14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真题解析】D记忆性知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15 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C “当其可” D“ 盈科而后进”【真题解析】D“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是学记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当其可”是学记对于及时施教原则的阐述,是说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盈科而后进”是孟子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读书正确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入下一个洼坎,未注满时绝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而教学也应当像流水那样,注意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注意学习的知识的连续性,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16 汉代实施察举制度,贯彻儒家“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的用人思想,其所谓“材”是指( )A经述之才 B吏治之才 C辞章之才 D货殖之才【真题解析】B“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即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 经过考核再加以录用,使学校培养出来的的人才和社会上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任用官员任官唯贤。是董仲舒为了克服官吏任用过程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提出的,是对官吏管理和选拔的规定。17 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C 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真题解析】A记忆性知识。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六学”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18 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C 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真题解析】C记忆+理解性知识。本题考查的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特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 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 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 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19 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 )A孟轲、王守仁 B孟轲、朱熹C 荀况、王守仁 D荀况、朱熹【真题解析】A记忆+理解性知识。荀况、朱熹为外铄论的代表,王守仁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20 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A武学 B医学 C阴阳学 D社学【真题解析】D记忆性知识。明朝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2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这类教材在编写上除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A联系儿童生活 B采用韵语形式C 图文并茂 D内容生动有趣【真题解析】B记忆性知识。注意审题,问答是“三百千”这类蒙学教材的特点。22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 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