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南大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6南大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 年南大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这一问题关注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真题解析】D“谁的知识最”是由阿普尔提出,是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2下列说法中有悖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是()A家庭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垄断C 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真题解析】C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 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正规教育也是属于终身教育的一部分。3赞可夫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所依据的是()A最近发展区 B隐性知识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支架式教学【真题解析】A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 塑造”,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种观点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的问题上倾向于()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 D内外因相互作用论【真题解析】D这句话是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说的。由于教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影响年轻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因此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重视内在的也重视外在的。520 世纪 50 年代末我国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C 教育为人民服务 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真题解析】A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方针。6双轨制形成于 18、19 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的,另一轨是职业性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的B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下而上的C 学术性一轨是自上而下,职业性一轨是自下而上D学术性一轨是自下而上,职业性一轨是自上而下【真题解析】C双轨学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系统;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初等职业学校系统。这两轨差异很大,而且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这样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例如原来的西欧学制。7教育界尝试的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以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课程综合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A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C 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真题解析】D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根据综合程度,可以把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8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原则有()A动机原则、结构原则B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C 直观性、量力、巩固性D及时反馈小步子自定步调及时反馈原则【真题解析】A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中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B 选项是赞可夫提出的,C 选项是我们教学中的教学基本原则,D 选项是斯金纳提出的。9学生出现下列那种情形,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惩罚来教育A认知错误 B明知故犯 C作业错误 D情绪失控【真题解析】B学生犯了错误还是我行我素即“明知故犯”,老师怎么跟他进行正面教育都无济于事,甚至他还影响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柔肠有时则变为侠骨。尽量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强制措施刺痛其内心,使其悔悟、警戒。10 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用的是()A学科教学法 B教育情景 C课程知识 D关于学生的知识【真题解析】B美国学者舒尔曼提出了以学科教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框架: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 知识、其他课程的知识。其中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是强调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应用,题干中的“过程作文教学法”就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11 体谅模式创立者围绕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人际与社会交往问题,编制了一套生命线情境教材,发展青少年人际技能,它包含三部分A敏感性、证明规则、你怎么办B敏感性、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C 敏感性、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D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真题解析】A麦克费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 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含敏感性、后果、观点三个单元;第二部分:证明规则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 你认为我是谁?;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生日、幽闭、悲剧等。12 小学 1-2 年级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左右,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这种要求属于教育目的层级中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真题解析】C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 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课程目标是关于某一学习领域的目标。体感中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要求实际上是语文这 一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13 有学者强调,教育要根据一个民族固有的特征来定,这种观点体现了()A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B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C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D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真题解析】C。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会民族长期形成的共通的语言、知识、价值、信仰、习俗及其成员的行为范式、生活样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14 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中,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A庠 B成均 C序 D泮宫【真题解析】B“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15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一学习过程论述出自()A论语B 墨子 C孟子D荀子【真题解析】D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即君子的学习,进入到耳朵,明通在心,灌注在全身,表现在行动上。“入乎耳”指的是“闻见”,“著乎心”指的是“知”,“布乎四体”指的是“行”,“行乎动静”指的是贯通到全身,并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来。16 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其有别于儒生、通人的显著特征是()A博贤古今 B讲注章句 C兴论立说 D上书【真题解析】C鸿儒为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有自己的见解。其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静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17 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A国子学 B太学 C四门学 D广文馆【真题解析】D国子学、太学馆、四门馆、广文馆、律馆、书馆、算馆都属国子监管理。一般限年 14岁以上,19 岁以下;律学 18 岁以上,25 岁以下。唯广文生不受年龄限制。18 北宋 “熙宁兴学”强调实用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是编写和颁布三经经义,所谓三经,包含诗书和()A礼仪B 周礼 C礼记D大戴礼记【真题解析】B三经经义包含三部经书:诗经、尚书、周礼。19 中国近代科举考试改革过程中,清政府正式提出设立“经济特科”是在()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百日维新 D清末新政【真题解析】C百日维新期间,改革科举制的措施:废八股、改设经济特科。20 1911 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 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 德国国退回的部分赔偿 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真题解析】B清华学堂为清末新政时期留美的预备学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1901 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中国付给各国战争赔款,称“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决定从 1908 年开始,将美国所得白银,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21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有别于其它派别的主张()A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报酬B工学并立C 社会工读D知识青年与工农打成一片,创造 “真正人的生活 ”【真题解析】D以李大钊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提倡并实行工读,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问题,同时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是号召知识青年到工农中去,“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22 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A使动手的去读书 B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C 联络沟通各界 D为个人谋生【真题解析】B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23 1938 年 3 月,毛泽东为抗大提写办学方针,放在教育工作首位的是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坚持不懈的抗战信念C 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D正确的战略方针【真题解析】A1938 年 3 月,毛泽东为抗大提写办学方针: “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24 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派对古希腊做出了主要贡献是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确立了“七艺”教育体系C 形成了自由发展的教育理想体系D提出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真题解析】A智者授徒讲学,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为唯一条件,不仅推动了文化传播,而且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社会流动,本题选 A。25 相对于古希腊的教育思想而言,以昆体良为代表的古罗马教育思想更具有A理想主义 B相对主义 C思辨性 D空想性【真题解析】C相对于古希腊的教育思想而言,古罗马教育思想更具有思辨性。26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本取向。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A教育目标侧重个性发展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C 教育偏重上层子弟D关注现实生活【真题解析】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本取向。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27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消极教育”是指A教育作用有限B教育在等待儿童的成长C 教育对儿童发展难以发挥积极作用D教育要遵循儿童本性,防范外界不良影响【真题解析】D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 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要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因而他常提及到“消极教育”。28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包括“可能的目的”和 “必要的目的”,其中必要的目的是指A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B与儿童奠定必要的文化知识基础有关的目的C 与儿童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道德观念的目的D与儿童形成经验、思辨、审美、社会、宗教等与兴趣有关的目的【真题解析】C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可以区分为两种,即所谓的“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都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即道德之中。具体言之,教育 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29 福禄培尔重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他将游戏看作是A儿童的外部肢体活动B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C 对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最佳形式D促进儿童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手段【真题解析】B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自我活动帮助个体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因此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并把游戏看作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即游戏是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30 美国公立初等教育在 19 世纪上半叶发展与进步的主要体现是A进步教育运动的开展B地方教育强制入学制度的确立C “回归教育”与“生计教育”运动的开展D赫尔巴特教学法在小学教育中的推广【真题解析】B美国建国后没有对教育管理体制作出任何规定,公立初等教育在 19 世纪上半叶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分权制的确立,即地方教育强制入学制度的确立。3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创办新式大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借鉴外国经验,其学习和借鉴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真题解析】D明治维新的开展肇始于美国对日本的入侵,其迫使日本向西方学习和借鉴先进科技和文化。32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因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而发生明显转向,具体表现为A从中等教育转向初等教育B从重视集体教学到重视个别教学C 从教育理论研究转向学校实验研究D从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转向重视教育的社会职能【真题解析】D经济大萧条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重心逐步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此前强调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