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首经贸劳动关系综合考研复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首经贸劳动关系综合考研复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首经贸劳动关系综合考研复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首经贸劳动关系综合考研复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首经贸劳动关系综合考研复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首经贸劳动关系综合考研复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第 1 页 /共 7 页2019 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劳动关系学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劳动关系的一般理论:劳动关系的历史和理论,劳动关系的类型和模式,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工标准,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劳动者,工会,雇主和雇主组织, 政府;劳动关系的运行和协调: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范,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人参与制度,三方协商机制,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劳动关系矛盾处理:劳动争议及其处理,劳资冲突与社会安全,集体争议与产业行动。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20 分钟(三)满分:100 分三、题型及分值(一)简答题,4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二)论述题,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四、参考书目常凯, 劳动关系学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第 2 页 /共 7 页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征第三节 劳动关系系统及其系统运行第二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理论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第二节 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第三节 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第四节 劳动关系策略理论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类型和模式第一节 劳动关系类型和模式划分的依据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不同模式第三节 劳动关系类型模式比较及其意义第四章 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第一节 劳动关系系统中的环境因素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因素第三节 劳动关系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第四节 劳动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工标准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工标准的作用第二节 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劳工标准第三节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劳动关系调整的意义第六章 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第一节 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第三节 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第四节 外资企业的劳动关系第七章 劳动者第一节 劳动者的概念第二节 当代中国劳动者的社会结构第三节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第四节 劳动者阶层的现状第八章 工会第一节 工会运动历史及工会理论的回顾第二节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会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第 3 页 /共 7 页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工会第九章 雇主和雇主组织第一节 雇主的概念和雇主的权利义务第二节 雇主组织及其作用第三节 国际雇主组织第四节 中国雇主和雇主组织第十章 政府第一节 政府和劳动行政的定义第二节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第三节 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关系的基础性作用第二节 劳动关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范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劳动关系运行的劳动基准法调整第三节 劳动关系运行的劳动合同法规范第四节 劳动关系运行的集体合同法调整第十三章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第一节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概述第二节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内容第三节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在中国第十四章 工人参与制度第一节 工人参与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工人参与第三节 中国的职工民主参与第十五章 三方协商机制第一节 三方协商机制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三方协商机制的机构、功能及运行第三节 三方协商机制在中国第十六章 企业规章制度第一节 企业规章制度的意义第二节 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第三节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第十七章 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第 4 页 /共 7 页第一节 劳动关系调整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分野和融合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人力资源调整方法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地位第十八章 劳动争议及其处理第一节 劳动争议概述第二节 劳动争议的非司法调整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第四节 劳动争议诉讼第五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问题第十九章 劳资冲突与社会安全第一节 劳资冲突的内涵及其实质第二节 当前我国劳资冲突的现实状况第三节 缓和劳资冲突,保障社会安全第二十章 集体争议与产业行动第一节 集体争议与产业行动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 集体争议和产业行动的历史与逻辑第三节 与集体争议和产业行动有关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四节 我国的有关立法、政策及其展望第三部分 题型示例(一)简答题(共 4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简述中国劳动关系的文化特色。答案要点:中国特色的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就利益关系而言,是利益分化的同时仍然以利益一致为价值取向;就运行机制而言,在市场机制的总要求下,政府干预、人际关系和社会传统仍然会有相当的作用;就文化特色而言,在开始注重个人和群体价值实现的情况下,仍然以追求社会和谐一致为主要的文化价值标准。社会主义的传统和市场经济规则的相互结合、东西方历史文化的相互交融,将是中国劳动关系的主要的文化特色。2.试论我国工会市场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答案要点:工会市场化转型的必要性包括:第一,工会对它应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第 5 页 /共 7 页当保护的对象没有尽到保护的职责;第二,我国劳动关系的不稳定;第三,职工中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工会市场化转型的基本要求包括:第一,工会身份的回归;第二,工会工作思路的厘清;第三,工会与会员关系的强化;第四,工会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第五,工会组织制度的变革。3.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人力资源调整方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案要点:第一,以经营绩效为导向;第二,强调组织承诺的重要性;第三,强调心理契约的驱动力;第四,强调个体沟通和合作的参与式管理;第五,重视个体的差异化管理方法。4.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答案要点: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主要角色有立法者、市场规制者、协调者和公共部门的雇主。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劳动政策的制定,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劳动关系的协调。(二)论述题(共 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2015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系统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谈谈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答案要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第 6 页 /共 7 页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国必须加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制、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劳动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职工安全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人文关怀日益加强,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根本权益,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坚持依法构建,将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制化轨道,发挥法治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要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通过加强劳动关系立法、完善劳动标准、严格监督执法,切实保障职工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同时,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创新并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此外,还要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健全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仲裁办案制度;深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完善多部门综合治理和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建立劳动关系群体性纠纷动态监测预警制度和多部门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第 7 页 /共 7 页2.你最感兴趣的劳动关系领域内的问题是什么?请围绕这一问题,设计一个研究题目,并写出相应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答案要点:第一,研究题目应属于劳动关系领域内的研究问题;第二,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研究内容应分条列项,逻辑清晰;研究思路和方法应符合研究内容所需,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