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塔里木大学农业生态学考研复试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塔里木大学农业生态学考研复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塔里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加试科目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领导签字: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查目标农业生态学侧重于农业高效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知识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盖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植物保护、植物营养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农业领域中的生产问题,指导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答题方式及要求开卷、笔试。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试卷内容结构题型:(1)名词解释 ;(2)选择题 ;(3)简答题 ;(4)论述题三、参考书目1.农业生态学 ,陈阜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2.农业生态学 ,骆世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年第 2 版.3.农业生态学 ,沈亨理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生态学 ,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第一章 绪论(分值0-5% )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发展历程、农业生态学研究内容与任务,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2、考核知识点(1)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掌握: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二章 生物种群(分值10-15%)1、学习目标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数量波动规律及其调节机制,生物种内与种间关系,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2、考核知识点(1)理解:种群、种间竞争概念;种间关系;种群动态机制;种群生态对策(K- 对策与 R-对策) 。(2)掌握:种群增长模型(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种群波动与调节机制、种间关系与种群生态对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和种内关系,合理管理农业生物种群及构建和谐高效的农业生物结构。第三章 生物群落(分值 5-10%)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群落的时空结构特征、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特点及趋势,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高效管理中。2、考核知识点(1)理解: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群落演替、顶极群落、逆行演替、作物布局的概念;生物群落演替类型与特点。(2)掌握:群落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作物布局原则与基本方法;生物多样性作用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3)综合应用:利用群落结构和演替原理高效管理农业生态系统。第四章 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5-10%)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2、考核知识点(1)理解: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态适应性、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2)掌握:光、温度、水分、土壤对农业生物的生态作用与调控;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规律;生物的生态适应策略与限制因素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综合应用:从作物生态适应性出发,对一个特定地区的作物组成及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调整建议。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 (分值5-10%)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点。2、考核知识点(1)理解:系统基本性质;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特点。(2)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意义与方式。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分值20-30%)1、学习目标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关系及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生产力提高途径;重要物质(水、碳、氮、磷、钾、硫等)的循环过程与生态影响。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和农田养分循环效率的途径和方法。2、考核知识点(1)理解:能量金字塔;生态效率、食物链、气相型与沉积型循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的概念与特点。(2)掌握:初、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物质(水、碳、氮、磷、钾、硫等)的循环模式、过程;农田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与养分盈亏;人类对碳、氮、磷、水循环的干扰;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重金属污染、生物富集内涵与产生原因及危害。(3)综合应用:农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提高途径与营养物质平衡及调控措施;运用能、物流的基本原理,对农业生态系统功能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与优化设计(分值5-10%)1、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机制及一般步骤,掌握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过程。2、考核知识点(1)理解:稳态调控机制;反馈调节、多元重复补偿与生态阈值的概念;(2)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生态学原理;自然与人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优化生态系统;(3)应用:分析诊断已有农业生态系统的合理性;如何建立本地区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第八章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分值10-15%)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点和我国农业资源的状况,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原则和途径;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发展战略。环境污染概念与类型;生物放大作用的概念及有毒物质在食物链富集的原理,掌握化肥、农药、动物粪肥与生长调节剂的科学使用技术。2、考核知识点(1)理解:农业资源(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与环境污染、生物浓缩的概念;我国农业资源现状及农业水、土污染现状。(2)掌握: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原则;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化肥、农药、动物粪肥与生长调节剂的污染调控途径。(3)应用:农业资源科学高效利用途径;分析区域农业资源现状,学会资源优化调控的方法;结合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对策。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与畜粪肥的科学使用与管理。第九章 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分值10-20%)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农业概念及其产生发展过程;世界各国的替代农业的主要模式与优缺点。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产生背景与特点、中国生态农业原理和关键技术;生态农业典型模式的分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原理与技术。2、考核知识点(1)理解:了解生态农业起源和发展阶段、我国传统农业的经验;世界各国对未来农业探索的类型和我国生态农业的选择与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内容。(2)掌握:可持续发展意义、替代农业的优缺点;中国生态农业产生背景、意义、特点;中国生态农业常用模式与技术体系及区域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应用:掌握生态农业规划建设规程,因地制宜构建适合区域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与高效农业复合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