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影考研专题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新祥旭独家汇编(四).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北影考研专题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新祥旭独家汇编(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 北影考研专题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新祥旭独家汇编(四)五、从无声到有声1930 年,“ 联华”在摄制野草闲花时,开始尝试用“蜡盘配音”法,为影片配了歌曲寻兄词,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插曲。同年,明星公司摄制成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于 1931 年 3 月 15 日公映,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歌女红牡丹 1931 年明星影片公司制作,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歌女红牡丹采用蜡盘配音,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标志着中国有声电影时代的开始。影片利用有声的优越条件,穿插了京剧穆柯寨、玉堂春等四个节目的片断,讲述了歌女红牡丹的坎坷命运,影片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第二节:战火中的成长一、左翼电影传统左翼电影运动 1、 背景: 1930 年 3 月 2 日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推动进步事业的核心力量。1931 年 9 月左翼戏剧家联盟通过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其中提出对中国电影批判、关注与参与的要求,显示了电影在左翼工作视野中的重要地位。2、开始:1932 年阿英、夏衍、郑伯齐担任明星公司剧本顾问开始介入电影创作。1932 年 5 月电影评论小组成立,在理论上为左翼电影运动做宣传。1933 年 3 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电影领导组织成立,由夏衍、阿英、司徒慧敏、石凌鹤、王尘无五人组成的“电影小组”。1933年 2 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 ”成立,执行人有夏衍、田汉、洪深等,“协会宣言”提出开展中国电影运动,号召影界团结建设“新的银色世界”。此时期创办了电影理论批评刊物电影艺术周刊,开辟了每日电影晨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申报影谭电影新地中华日报电影时报等电影副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