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考研:846《食品微生物学》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考研:846《食品微生物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辅导:17600666009(同微信)食品微生物学考研初试大纲和参考书目教材及参考资料1 微生物学(第二版) ,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微生物学教程(第 2 版) ,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绪论(4 学时) 理解食品微生物的概念和内涵、微生物的特点及其应用。一、微生物与你和我 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 三、食品微生物的发展简史 四、微生物的特点 五、食品微生物技术 六、食品微生物学与未来 七、微生物的分类、命名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5 学时) 掌握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繁殖和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意义,G菌种 G菌细胞壁构造及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别;理解古生菌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价值。第一节 细菌一、细菌的形态 二、细菌的大小 三、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四、细菌的繁殖 五、细菌的培养特性 六、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第二节 放线菌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二、放线菌的繁殖 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四、放线菌的代表属 第三节 几种其它类型的原核生物 一、蓝细菌 二、螺旋体 三、立克次氏体 四、衣原体 五、支原体 第四节 古生菌一、古生菌的分类 二、古生菌的潜在价值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辅导:17600666009(同微信)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5 学时) 掌握酵母、霉菌细胞壁中特殊成分,单细胞蛋白,细菌、放线菌、酵母、霉菌的菌落特点比较, 理解真菌的类别和食品中的代表种类。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酵母菌 一、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三、酵母菌的菌落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 霉菌的形态结构 二、霉菌的菌落 三、霉菌的繁殖方式 四、霉菌的菌落 第四节 真菌的类别和食品中的代表种类一、壶菌门 二、接合菌门及食品中的代表种类 三、子囊菌门及食品中的代表种类 四 、担子菌门及食品中的代表种类 五、半知菌类及食品中的代表种类第三章 病毒的形态与构造(2 学时) 掌握病毒的增殖、噬菌体及其实践意义,理解食品发酵中噬菌体防治、溶源菌的检出。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病毒的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的增殖过程 二、烈性噬菌体与一步生长曲线 三、温和噬菌体与溶源性 第三节 病毒的检出与定量 一、直接法 二、间接法 三、病毒的培养技术 第四节 噬菌体和食品发酵一、噬菌体的一般特性 二、噬菌体的危害 三、噬菌体与食品发酵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辅导:17600666009(同微信)四、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4 学时) 了解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及所需的营养物质,掌握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选择性和鉴别性培养基及作用原理。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理解影响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理解食品中微生物控制的基本策略,理解灭菌、消毒、防腐等的异同。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碳源 二、氮源 三、水 四、能源 五、生长因子 六、无机盐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一、光能自养型 二、光能异养型 三、化能自养型 四、化能异养型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一、单纯扩散 二、促进扩散三、主动运输 四、基团转位 第四节 培养基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二、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 章 微生物在食品环境中的生长及其控制(4 学时) 本章重点与难点:第五节 微生物的生长 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二、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第六节 影响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一、物理因素 二、化学因素 三、食品本身的抗菌物质和防御机构 第七节 食品中微生物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一、几个基本概念 二、食品中微生物控制的基本策略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辅导:17600666009(同微信)第八节 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 一、实验室培养法 二、食品生产实践中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4 学时) 掌握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及其能量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掌握微生物的主要发酵代谢途径,微生物代谢的主要调节机制,及其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第一节 微生物能量代谢一、化能异养菌的生物氧化与产能 二、自养菌的生物氧化与产能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一、分解代谢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 二、合成代谢、生物大分子肽聚糖等的合成三、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系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初级与次级代谢 一、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二、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第四节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一、微生物发酵方式 二、酵母菌与酒精发酵 三、霉菌与柠檬酸发酵四、谷氨酸生产菌与谷氨酸发酵五、微生物发酵代谢中的调控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2 学时) 掌握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其结构、特点和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掌握基因突变的实质、类型、特点和突变机制。了解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学会依据微生物的遗传特性,设计工业微生物菌种的筛选程序,并能合理保藏所得菌种。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一、DNA 作为遗传物质 二、RNA 作为遗传物质三、朊病毒和其他亚病毒的遗传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质粒及转座子一、微生物的基因二、微生物的质粒 三、微生物的转座子第三节 基因突变与遗传育种一、基因突变二、微生物育种上海理工大学考研辅导:17600666009(同微信)三、基因工程第七章 微生物与与食品发酵 (2 学时)了解在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的特征及其作用.。 掌握各种酿造食品或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及其要点。第一节 微生物与食品酿造一、细菌与食品酿造二、真菌与食品酿造三、微生物与酿造酒四、微生物与酿造调味品第二节 酿造食品中可能发生的微生物毒害一、酿造食品中的霉菌毒素二、酿造食品中的细菌毒素第八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及食品保藏(2 学时) 掌握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途径,并了解其在食品中的消长规律和特点。了解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的种类及它们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掌握食品中细菌数量和大肠菌群的含义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熟悉产毒霉菌的种类,以及霉菌及其毒素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第一节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途径 一、污染源及引起食品腐败的二、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三、食品中微生物的消长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的鉴评一、感官鉴定、化学鉴定及物理指标二、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指标第三节 食品腐败变质一、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因素 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 三、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四、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五、腐败变质食品的处理原则 第四节 腐败微生物的防治与食品保藏技术一、食品中腐败微生物的防治与食品保藏技术二、食品综合防腐保鲜理论与技术第九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2 学时)了解食品安全性的概念,掌握细菌、真菌及病毒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第一节 食品安全性的基本概念一、食品安全性的一般概念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辅导:17600666009(同微信)第二节 细菌及病毒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一、细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二、病毒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第三节 真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一、真菌毒素 二、毒蘑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