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研大纲.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研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重庆邮电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12)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150 考试性质 初试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真理与价值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 版。 备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 版。 3 重庆邮电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819)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150 考试性质 初试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 1) 研究对象 ( 2) 基本范畴 ( 2)学科特点 ( 3)理论体系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 1)理论基础 ( 2)主要理论依据 3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 功能 ( 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 1)思想政治教育的 地位 ( 2) 思想政治教育的 功能 5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 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 2)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6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 2)宏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4 7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 ( 1)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 过程及 规律 (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特征和环节 (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8思想政治教育 者与教育 对象 ( 1) 思想政治教育者 ( 2)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 3)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9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构成 ( 2)确立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 ( 3)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教育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依据和特征 ( 2)思想政治教育的 主要原则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2)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12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和形态 (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 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 13,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 (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模式和内容 ( 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 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陈万柏 、 张耀灿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5 年版 备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年版 5 重庆邮电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F05)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复试 满分 100 考试性质 复试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要求 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6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二节 初步 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7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 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8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 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第二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二、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一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9 第二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三、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一、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三、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参考书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 版。 备注 10 重庆邮电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J16)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加试 满分 100 考试性质 加试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人生的青春之间 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2.正确的人生观 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坚定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内涵与重要性 2.崇高的理想信念 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三、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2.爱国主义及时代要求 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坚定价值观自信 3.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3.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4.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