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16《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16《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的内容结构 地质学部分 1 6 地貌学部分 1 6 气象学与气候学部分 16 水文学部分 16 土壤地理学部分 10 生物地理学部分 16 综合自然地理部分 10 四、试卷的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4 0 问答题 4 0 论述题 2 0 2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质学部分 1 、概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岁差 、 章动和极移; 地理坐标; 地球的圈层分化;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 外部圈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 、 地壳: 地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 火成岩的概念、 成分、 结 构和构造、分类;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特征、分类;变质岩的概 念、 特征及变质作用类型; 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与岩相、 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地质构造的类 型及其特点; 板块构造学说; 地 槽- 地台说; 火山喷发的类型、 近代火山分布规律; 地震的相关概念、 空间分布规律;地质年代及地壳发展简史。 二、地貌学部分 1 、概述:地貌成因;基本地貌类型;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 2 、 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特点; 风化壳 的特征、 类型及其分布; 崩塌地貌的概念和特点; 滑坡地貌的概念和 特点;蠕动地貌的概念。 3 、流水地貌: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 ; 泥石流及其形成的地貌; 河谷的基本形态; 河床与河漫滩地貌; 河流 阶地的概念及其类型; 河流劫夺、 准平原和山麓面的概念; 河口地貌 的类型及其特点。 4 、 喀 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的化学 过程、 基本条件; 地表喀斯特 3 地貌的类型及其特点; 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其特点; 喀斯特地貌 的发育阶段;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 5 、 冰 川与冰缘地貌: 冰蚀地貌的类型; 冰碛地貌的类型; 冰水堆 积地貌的类型;冰面地貌的类型;冰缘地貌的类型。 6 、 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 风沙作用的形式; 风蚀地貌的类型及其 特点; 风积地貌的类型及其特点; 黄土沟谷地貌和沟间地貌的类型及 其特点。 7 、 海岸与海底地貌: 海蚀地貌的类型及其特点; 海积地貌的类型 及其特点;海岸的分类;海底地貌类型;海底沉积物。 8 、火山地貌:火山地貌的类型及其特点。 三、气象学与气候学部分 1 、 概述: 大气的成分组成; 大气的质量; 大气压力; 大气圈的分 层及其特点; 太阳辐射的常数; 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 全球多年 平均辐射平衡;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特 点; 气温垂直分布相关概念。 2 、 大气水分和降水: 湿度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凝结和凝结的条件; 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降水的形成过程; 降水的类型; 降水的时间变化; 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3 、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作用于空气的力的类型及其特点; 自由 大气中的空气运动的类型; 风随高度的变化; 全球环流的特点; 季风 环流的特点; 局地环流的特点; 气团和锋的概念及其分类; 锋面天气 的特点;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及其特点。 4 4 、 气 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概念; 气 候系统的组成部分; 气候 形成的辐射因子;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各气 候带的特点;气候变化简史;气候变化的原因。 四、水文学部分 1 、概述:地球水循环过程;全球水量平衡及其特点。 2 、 海洋: 海洋起源过程; 海及其分类; 海水的组成; 海水的温度、 密度和透明度;潮汐现象及相关概念;潮流的类型;波浪及其类 型; 波浪折射的概念; 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 大洋水团; 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其特点; 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洋 环境保护。 3 、 河流: 河流、 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水系形式; 河流纵横断面的 特点; 水情要素的基本概念; 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常用径流 计量单位的概念; 径流变化的相关概念; 河流补给的形式和特点; 河 流分类原则;我国河流的分类;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4 、 湖 泊与沼泽: 湖泊的成因和类型; 湖 水的性质; 湖泊的水文特 征;沼泽的成因。 5 、 地下水: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及其相关概念; 岩石的 水理性质及其相关概念; 地下水的运动形式;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 类。 6 、 冰川: 成冰作用; 冰川类型及其特点;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五、土壤地理学部分 1 、 概 述: 土壤含义; 土 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 壤的 5 形态;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组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2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主要成土过程。 3 、 土 壤分类、 空间分布规律及类型特征: 国外土壤分类; 中国的 土壤分类; 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 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 世界土壤分 布;中国土壤类型特征。 4 、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壤资源的概念; 世界和我国土 壤资源概况; 我国农林牧业对土壤资源利用结构;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 中存在的问题;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壤质量的内涵; 土壤 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六、生物地理学部分 1 、 概述: 原核生物界的概念; 原生生物界的概念; 真菌界的概念 ; 植物界的概念;动物界的概念。 2 、 生物与环境: 生物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 响;生物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生物 对环境的适应及其相关概念。 3 、 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生物群落的 概念;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4 、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及其相关 概念;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陆地生态 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水域生态系 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生态农业的概 念; 城市生态系统概念及其特点。 6 5 、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概念; 全球和我国生物多样 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七、综合自然地理部分 1 、 概 述: 自然地理系统概念; 地 理耗散结构核心观点; 自然地理 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 ; 地域分异的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3 、 自 然区划: 自然区划的原则; 自然区划的方法; 自然区划的等 级系统。 4 、 土 地类型研究: 土 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 土地的分类; 土地评 价的原则和方法。 5 、 人地关系研究: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 理行为的反馈;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