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报考情况分析1.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专业:045120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向:非全日制00不区分专业方向拟招生人数:25考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4 英语二333 教育综合827职业技术教育综合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笔试科目:职业教育学基础。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口试。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333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现实应用。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的基本要素3教育概念的界定(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概述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四)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社会功能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五)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概述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我国的教育目的(六)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概述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七)课程1.课程概述2.课程设计3.课程改革(八)教学(上)1.教学概述2.教学过程3.教学原则(九)教学(下)1.教学方法2.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评价(十)德育1.德育概述2.德育过程3.德育原则4.德育途径与方法(十一)教师1.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2.教师的素养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十二)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概述2.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3.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4.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参考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教育史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二、考查范围(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2.孔子的教育思想3.孟子的教育思想4.荀子的教育思想5.墨家的教育思想6.法家的教育思想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2.科举制度的建立、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3.颜之推的教育思想4.韩愈的教育思想(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书院的发展2.私塾与蒙学教材3.朱熹的教育思想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七)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3.严复的教育思想4.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八)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5.1922年“新学制”(九)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2.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十一)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主要参考书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教育史一、考查目标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著;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二.考查范围(一)古希腊、古罗马教育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3.亚里士多德的思想4.西塞罗的教育思想(二)西欧中世纪教育1基督教教育2.世俗教育(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2.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四)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1.英国教育的发展2.法国教育的发展3.德国教育的发展4.美国教育的发展5.日本教育的发展(五)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2.洛克的教育思想3.卢梭的教育思想4.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6.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7.斯宾塞论教育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9.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10.杜威的教育思想11.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2.苏联教育思想主要参考书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心理学一、考查目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二、考查范围(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二)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三)学习及其理论1.学习的内涵与分类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五)知识的学习1.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2.知识的理解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六)技能的形成1.技能及其作用2.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3.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1.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2.认知策略及其教学3.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4.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1.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2.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4.创造性及其培养(九)心理健康及其教育1.心理健康的内涵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参考书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27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第一部分:试题类型一、简答题(共3道小题,共50分)二、论述题(共5道小题,共100分)第二部分:考试大纲要求和说明:熟悉和理解职业教育的概念内涵、产生和发展过程及相关理论,学科定位等;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了解我国和世界职业教育体系;理解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理解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职业教育中的产学合作;掌握职业教育课程论和职业教育教学论;理解职业教育证书模式。1、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职业教育原理的学科定位;职业教育原理建构的范式寻求;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职业、工作、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本质。2、我国和世界职业教育体系。综合中学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思路;我国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培训的发展。STW视野中的世界职业教育体系:西方STW研究概况;STW比较分析框架;STW视野中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3、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分层与职业教育发展;技术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设计模式与内生模式。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功能;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与职业教育模式;市场经济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产学合作;产业合作的内涵及意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分体;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产学合作的保障条件。4、职业教育课程论;课程含义与课程思维;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技术学范式等。职业教育教学论;职业教育目标、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式研究。参考书目: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3、课程内容包含: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各科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3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2、强化阶段(710月)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