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报考情况分析1.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专业:040100教育学研究方向:04教育技术拟招生人数:4考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633教育学基础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笔试科目:教育技术学及信息技术基础。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口试。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633教育学基础一、考查目标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教育学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教育管理及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约占分值为: 教育学 约120分 教育管理 约120分 中外国教育史 约62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 约10小题,每小题8分, 共约80分简答题: 约8小题,每小题15分,共约120分分析论述题: 约4小题,每小题 25分,共约10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基本要素2.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2.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四、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社会功能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五、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我国的教育目的4.教育制度概述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6.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六、课程与教学 1.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2.课程设计与改革3.教学过程与原则4.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5.教学评价七、德育1.德育概述2.德育过程与原则3.德育途径与方法八、教师1.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2.教师的素养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主要参考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育管理学一、考查目标1、了解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2、运用教育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学校管理及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二、考查范围一、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其流派1什么是教育管理学2教育管理学的性质、特点与体系3解释教育管理学含义及相关概念4中西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5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几个管理流派 6系统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7. 教育管理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二、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2我国教育管理的历史经验321世纪教育管理发展趋势4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5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6教育行政人员三、教育政策1教育政策的概念2教育政策过程3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四、教育计划与教育督导1教育计划及其预测 2教育计划结构3教育计划编制步骤及方法 4教育督导的职能与任务5教育督导评估6教育督导人员五、教育课程行政与教师人事行政1教育课程的编订权2教育课程实施的指导3教师的任用与长聘制度改革4教师的工资与考核5教师的培训六、教育信息的管理与公开1教育信息及其分类2教育信息管理职能3教育信息公开七、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1学校效能及其模型2学校效能的测量3促进学校效能的改进八、学校管理过程1学校工作决策与计划的制定2学校发展战略规划3学校的目标管理4. 学校的资源管理5. 学校的沟通管理九、学校组织管理与质量管理1组织理论的发展2学校组织机构3学校组织建设4. 学校组织变革5学校全面质量管理6学校工作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十、学校组织文化与制度建设1. 学校组织文化的演变发展2.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当代实践3. 学校组织制度的历史变迁4. 学校组织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十一、学校领导1学校领导者2学校的领导方式与效率3学校领导者及领导集体的素质4. 学校领导与决策管理主要参考书陈孝彬 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马永霞等编著: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中国教育史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2、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二、考查范围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等教育思想1、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孟轲的教育思想 3、荀况的教育思想 4、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三、秦至1840年的教育制度1、书院制度2、科举制度四、秦至1840年的教育思想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2、颜之推的教育思想3、朱熹的教育思想4、颜元的教育思想五、清末至民国时期及革命根据地的教育1、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2、清末“新教育制度”及后来学制发展3、革命根据地教育六、清末至民国教育思想1、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3、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4、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5、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6、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8、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9、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主要参考书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教育史一、考查目标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2、能够运用外国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二、考查范围一、古希腊、古罗马教育思想 二、西欧中世纪教育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 三、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现代教育发展 1.英国教育的发展 2.法国教育的发展 3.德国教育的发展 4.美国教育的发展 5.日本教育的发展四、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2.洛克的教育思想 3.卢梭的教育思想 4.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6.杜威的教育思想 7.苏联教育思想 8.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主要参考书目: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3、课程内容包含: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各科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3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2、强化阶段(710月)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