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沉积岩石学》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沉积岩石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沉积岩石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沉积岩石学代 码:828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沉积岩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基础理论的应用。注重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融会贯通。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选拔优秀人才。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 答卷时间:180 分钟3. 题型比例:满分 150 分,名词解释(占总分 40左右) ,简述题(占总分 50左右) ,论述题(占 60%左右) 。三、考查要点1.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机械搬运与沉积作用,化学和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分异作用,沉积后作用,沉积岩的分类2.陆源碎屑岩的特征陆源碎屑岩的组成,陆源碎屑岩的结构,沉积构造和颜色3.陆源碎屑岩各论砾岩,砂岩及粉砂岩,粘土岩,陆源碎屑成岩作用与储层4.陆源碎屑岩沉积相模式概述,风成相和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无障壁滨岸相,障壁海岸相,河口湾相,浅海陆架相,半深海及深海相5.陆源碎屑岩岩相古地理研究相标志,相分析和古地理条件分析6.碳酸盐岩岩石学碳酸盐岩的成分,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碳酸盐岩的构造,碳酸盐岩的分类与命名,典型石灰岩的类型与成因,白云岩的类型与成因,碳酸盐岩成岩作用7.碳酸盐沉积模式概述,海相碳酸盐沉积模式,碳酸盐沉积相的控制因素8.其他岩类沉积学火山碎屑岩,蒸发岩,硅岩四、参考资料姜在兴主编, 沉积学 (第二版)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代 码:829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基础理论的应用。以“成烃理论”和“成藏理论”为核心内容,涵盖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油气藏形成理论、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及其油气资源评价。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融会贯通。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选拔优秀人才。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4.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5. 答卷时间:180 分钟6. 题型比例:满分 150 分,分值比例为:名词解释(2030%) ,选择题(或填空题)(2030) ,简述和题论述(6070) ,图件分析题(1020) 。三、考查要点1. 油气藏中流体成分和性质石油、天然气和油田水的相关概念;石油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分类,海相和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及石油物理性质;天然气的产状类型及物理性质;天然气与石油成分和性质的差别;油田水的产状和类型;油气同位素组成及特点。2. 储集层和盖层储集层物理性质;影响储集层储集性的主要因素;盖层封闭机理及其评价。3. 圈闭和油气藏圈闭和油气藏相关的基本概念及识别;圈闭和油气藏分类;油气藏成因类型各级次油气藏形成机理、特点及主要类型。4. 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油气成因学说;沉积有机质的基本特征;干酪根的概念;沉积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与油气生成;天然气成因类型;油气成因理论进展;烃源岩评价。5.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油气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排烃效率概念;油气初次运移机制与模式相关知识;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和条件;油气二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相关知识。6. 油气藏形成与破坏油气聚集方式与聚集过程;油气聚集机理;油气藏形成条件;油气藏形成时间与期次;各类非常规油气藏成藏机理、条件及模式;油气藏破坏作用。7. 油气聚集单元与油气分布油气聚集单元类型及概念;油气资源和油气储量相关概念;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复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聚集单元的石油地质特点。8. 油气资源评价油气资源评价概念、层次及方法;油气储量计算。四、参考资料陈昭年主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第二版) ,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ISBN: 978711608478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油层物理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油层物理学代 码: 831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油层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原理,以及基础理论的应用。注重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融会贯通。同时要求考生运用所学油层物理知识,初步具备解决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选拔优秀人才。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 答卷时间:180 分钟3. 题型比例:满分 150 分,名词解释(占总分 1020) ,论述和简述题(6070%) ,绘图分析题(1020) 。三、考查要点1.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主要内容为油层流体的基本性质、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及油层流体性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相图(P-T)相图,露点(线) ,泡点(线) ,临界点;反常凝析;五种类型油气藏。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及影响因素;泡点、露点方程,平衡常数;油气分离方式等知识点)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地层水的高压物性。2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主要内容为储层岩石的类型、基本性质和概念及储层岩石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储层岩石的基本类型;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储层岩石的孔隙性及测定方法;储层岩石的渗透性及测定方法;储层流体饱和度及测定方法;岩石的胶结物及胶结类型及分析方法。3饱和多相流体的油层岩石的渗流特性 主要内容为储层流体与岩石的基本关系和特点、多相流体渗流特征、研究方法及应用:储层流体的界面张力、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储层岩石的润湿性、油水分布及对渗流过程的影响;润湿性与采收率关系;润湿滞后;岩石润湿性的测定方法;吸吮、驱替概念等知识点) ;储层岩石的毛管力、特征分析及应用;饱和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4 油层物理研究与应用 主要内容为原油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采收率方法与技术等。5 油层物理学的最新进展要求了解难开发油气(如:低渗透、致密油、页岩油气和稠油等)层的储层物性的主要特点及新的开发手段与技术等。四、参考资料油层物理学 ,秦积舜、李爱芬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或油层物理学 ,李爱芬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