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xlsx

返回 相关 举报
附件1: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xls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附件1: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xls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附件1: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xls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附件1: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xls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附件1: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xls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招生院系 专业 导师姓名 研究方向(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孙英 价值哲学(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谢爱华 科学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与宗教关系(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海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史(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2)中国哲学 王文东 中国哲学(先秦、两汉),伦理学与(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2)中国哲学 谢路军 道教(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2)中国哲学 宝贵贞 民族哲学(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2)中国哲学 尹志华 道家哲学(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7)宗教学 牟钟鉴 民族宗教学(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7)宗教学 刘成有 佛教(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7)宗教学 杨桂萍 伊斯兰教(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7)宗教学 孙悟湖 汉藏佛教文化交流(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7)宗教学 班班多杰 藏传佛教(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7)宗教学 韩思艺 基督教、宗教对话(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7)宗教学 游斌 基督教、宗教对话(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黄泰岩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张丽君 民族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樊胜岳 生态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李克强 财政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政策(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王玉玲 民族地区财政理论与政策(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杨思远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001)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010107)宗教学 杨桂萍 伊斯兰教(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罗莉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张春敏 当代中国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郭利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陶春生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王飞 区域经济增长,兴边富民(003)法学院 (0304Z6)民族法学 韩轶 刑法学、民族刑事政策学、民族地区的犯罪预防与控制(003)法学院 (0304Z6)民族法学 陆平辉 民族关系立法、少数人权利保障、比较民族政治(003)法学院 (0304Z6)民族法学 段威 民商法学、民族法学(003)法学院 (0304Z6)民族法学 田艳 民族地区文化法治,比较民族法,民族立法(003)法学院 (0304Z6)民族法学 邹龙妹 民族法、比较法(002)经济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杨思远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003)法学院 (0304Z6)民族法学 宋玲 少数民族法律史、民族区域自治(003)法学院 (0304Z6)民族法学 陈群峰 民族环境资源法(004)管理学院 (0303Z1)工业社会与管理 李曦辉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004)管理学院 (0303Z1)工业社会与管理 李燕琴 乡村旅游与可持续发展(004)管理学院 (0303Z1)工业社会与管理 张瑛 旅游管理(004)管理学院 (0303Z1)工业社会与管理 崔瑜 创新创业与企业家精神(004)管理学院 (0303Z1)工业社会与管理 谢作渺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机制研究(004)管理学院 (0303Z1)工业社会与管理 胡浩 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004)管理学院 (0303Z1)工业社会与管理 彭建 国家公园与旅游管理(004)管理学院 (0304Z2)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 李俊清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004)管理学院 (0304Z2)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 李健 社会组织、社会企业(004)管理学院 (0304Z2)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 高鹏怀 公共服务与公共政策(004)管理学院 (0304Z2)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 党秀云 民族地区政府改革与社会治理(004)管理学院 (0304Z2)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 宫玉涛 党政关系、基层治理与建设(004)管理学院 (0304Z2)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 黄锐 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任国英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何俊芳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良警宇 社会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郭伟和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麻国庆 社会文化与民族发展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杨慧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陈心想 社会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庄晨燕 社会文化与民族发展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时立荣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李国庆 社会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004)管理学院 (0304Z2)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 黄锐 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张翼 社会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2)人口学 焦开山 应用社会学(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2)人口学 杨菊华 人口社会学;民族人口与发展;婚姻家庭;迁移流动(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3)人类学 王建民 社会与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3)人类学 兰林友 人类与发展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3)人类学 张曦 人类与发展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3)人类学 施琳 人类与发展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4)民俗学 林继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4)民俗学 王卫华 民间文学、民俗文化(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4)民俗学 苏日娜 物质民俗、民族服饰文化(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麻国庆 城乡发展与民族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丁宏 民族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杨筑慧 民族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巫达 城乡发展与民族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吴楚克 区域与社会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祁进玉 区域与社会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贾仲益 民族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刀波 城乡发展与民族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韦晓康 民族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张娜 区域与社会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黄志辉 城乡发展与民族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麻国庆 城乡发展与民族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王延中 区域与社会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张云 民族文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彭谦 民族政策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吴月刚 民族政策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乌小花 民族理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石亚洲 民族理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金炳镐 民族理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余梓东 民族政策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Z5)政治民族学 青觉 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Z5)政治民族学 王军 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Z5)政治民族学 严庆 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1)民族学 黄志辉 城乡发展与民族研究(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Z5)政治民族学 王伟 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008)历史文化学院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 苍铭 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008)历史文化学院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 扎洛 藏族历史;喜马拉雅山区域史(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尚衍斌 元史、西北民族史(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赵令志 满族史、清史(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哈斯巴根 清代民族史、蒙古族史(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黄义军 历史地理、物质文化(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李鸿宾 隋唐五代史(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彭勇 明清史(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彭武麟 中国史、近现代民族关系史(00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Z5)政治民族学 严庆 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徐永志 中国近代政治史(009)教育学院 (0304Z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苏德毕力格 少数民族教育、教育学、教育人类学(009)教育学院 (0304Z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常永才 民族心理文化与教育(009)教育学院 (0304Z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吴明海 民族教育的历史与发展(009)教育学院 (0304Z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史大胜民族学前教育,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学前数学教育,儿童英语教育(009)教育学院 (0304Z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侯会生 民族地区体育教育(009)教育学院 (0304Z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孙杰远 民族文化与教育(009)教育学院 (0304Z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曲木铁西 多样文化与教育(009)教育学院 (0304Z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杨秀芹 教育经济与管理(010)音乐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包爱军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008)历史文化学院 (060200)中国史 彭武麟 中国史、近现代民族关系史(010)音乐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安鲁新 民族音乐创作理论研究(010)音乐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斯琴朝克图 民族音乐创作理论研究(010)音乐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崔玲玲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010)音乐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李诗原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011)藏学研究院 (0304Z4)藏学 周拉 藏学、藏传佛教研究(011)藏学研究院 (0304Z4)藏学 苏发祥 藏族历史与文化研究(011)藏学研究院 (0304Z4)藏学 黄维忠 (藏)历史文献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赵小兵 计算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王远新 社会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戴庆厦 汉藏语系语言比较(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周国炎 应用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胡素华 语言类型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毕晓君 计算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翁彧 计算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吴立成 语音识别技术与系统(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丁石庆 人类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田野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文献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邱莉榕 计算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铁山 民族文献与非物质文化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周国炎 应用语言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姜镕泽 朝鲜语-韩国语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艾尔肯阿热孜 民族语言及汉民对比与翻译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苗东霞 突厥语族语言(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李锦芳 汉藏语系语言(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钟进文 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赵丽芳 少数民族影视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石德富 苗瑶语言文化(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阿不力奇木 维吾尔文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戴红亮 汉藏语系语言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朝格吐 蒙古族民间文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包满亮 现代蒙古语及其方言(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铁山 民族文献与非物质文化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萨仁格日勒 蒙古民俗、民间文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叶尔达 蒙古文文献、蒙古族古代文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王满特嘎 蒙古文学、蒙古文论(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胡振华 中亚民族语言文化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阿力肯阿吾哈力 古代哈萨克语文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扎巴 藏族当代文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汪立珍 民间文艺学、民族文学比较(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毛巧晖 民间文学(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金明淑 中韩比较文学研究、朝鲜族文学研究(013)外国语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宋达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汉译研究(0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包满亮 现代蒙古语及其方言(014)文学院 (050101)文艺学 孙霄兵 古代文论、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史研究(014)文学院 (050101)文艺学 宋旭红 文学理论、文艺美学(014)文学院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卢小群 汉语方言学、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014)文学院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杨吉春 现代汉语、汉语词汇学(014)文学院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翟燕 现代汉语、汉语史(014)文学院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曹立波 明清文学(014)文学院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敬文东 新诗研究、小说研究、文学思潮研究(014)文学院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李怡 文学思潮研究、新诗研究、文学史研究(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崔箭 民族医药开发应用(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再帕尔阿不力孜 质谱分析方法与技术在民族医药中的应用研究(013)外国语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宋达 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汉译研究(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庞宗然 传统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研究(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朴香兰 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朱丹 民族药物药效研究(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刘同祥 民族药抗肿瘤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阿里穆斯 药用植物资源学(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刘庆山 神经药理与新药研究(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程勇神经药理,神经与精神疾病发病新机制,民族医药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李鲜婵 药物分析(015)药学院 (0304Z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 王昊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016)国际教育学院 (0501Z1)国际汉语教学 刘玉屏 国际汉语教师、教材、教法研究(016)国际教育学院 (0501Z1)国际汉语教学 吴应辉 汉语国际传播与管理(016)国际教育学院 (0501Z1)国际汉语教学 曾立英 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018)美术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殷会利 艺术设计、民族美术创作及教育(018)美术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芮法彬 美术教育、版画(018)美术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乌日切夫 佛教美术(018)美术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周梦 服饰艺术研究(018)美术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周莹 民族服饰(018)美术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张志伟 民族艺术与设计、书籍艺术(019)舞蹈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马云霞 民族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019)舞蹈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杨敏 民族舞蹈传承发展研究(019)舞蹈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邓佑玲 民族舞蹈学(016)国际教育学院 (0501Z1)国际汉语教学 吴应辉 汉语国际传播与管理(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周宜君 民族地区植物生态学(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金军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冯金朝 民族地区植物生态学(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刘颖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肖春旺 民族地区植物生态学(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林伟立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龙春林 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利用(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王文忠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夏建新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王俊丽 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利用(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桑卫国 生物多样性与民族传统知识保护(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李传波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唐阵武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张淑萍 生物多样性与民族传统知识保护(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高飞 民族地区植物生态学(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王晓东 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利用(019)舞蹈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邓佑玲 民族舞蹈学(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覃筱燕 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利用(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郭泺 民族地区植物生态学(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杨玉平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彭洪尚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张严 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利用(021)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304Z8)民族生态学 徐小静 民族地区植物生态学普通计划名额及硕博连读生意向 骨干计划名额 对招收博士生的要求1 01 01 0 本硕为文史哲类专业1 01 01 01 01 01 02 1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招生名额分配表1 02 0 本科必须是文史哲及民族学(藏学)方向毕业;懂藏语者优先;复试增加汉藏佛教及其翻译内容。1 02 12 0 1.具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功底,热爱学术科研工作。 2.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拥有独到见解,有志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2 0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1 0具有本学科件事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最新的理论动态和学科前沿专业知识;精通英语;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做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和专门成果。1 0 具有较深厚的经济学基础,特别是财政理论,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较为了解与熟悉。1 0 1、品行端正,踏实勤奋,有强烈的求知欲,学术态度谨严。2、具备良好的经济学或相关学科的学术素养。3、学术研究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1 0 经济学基础理论扎实,有哲学与历史学兴趣,立志学术,不浮躁2 10 1 拥有较强经济学、民族学学科知识基础,热爱民族文化,有较强科研能力。1 0 思想品德优秀,有从事科学研究乐趣和条件1 0 有一定的学术科研基础1 0 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和研究功底,热爱学术研究1 0 硕士是经济学专业背景。1 01 01 01 01 01 0 经济学基础理论扎实,有哲学与历史学兴趣,立志学术,不浮躁1 00 12 1 知识面宽广,有数理基础,英语较好的考生。1 0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可胜任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2、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3、能熟练运用质性和量化分析软件。4、能熟练阅读英文文献。1 0 身心健康,抗压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的学术功底和学术潜力,近3-5年内已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发表。1 0 1.对科学研究有主动性,善于发现问题。2.有实证研究基础,能熟练运用质性和量化分析软件。3.会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理解和梳理。1 0 希望招收科研能力较强、有一定实践经验,品学兼优的学生。1 0 1.品行端正、求真务实,能够沉下心来读书研究;2.经济、金融专业背景优先。1 0为人正派,做事踏实,热爱科学研究,能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田野调查能力,较好的英语写作和交流能力,熟悉主流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及相关的软件工具,有较强的科学论文写作和发表能力。1 0 品行端正,勤奋努力,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有一定实践经验。1 0 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好的学术素养,品行端正,正直善良。1 0 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0 1 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学风正派,为人正直,有合作精神,在学期间能够全身投入学习和研究工作!1 0 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术品行端正。1 0 良好的定量研究能力和英文水平,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和经验,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未来学习中能发表较高水平成果。11 品行端正,专业基础知识扎实1111 有社会政策研究相关经验,英语水平较好1(优先招硕博连读生1人) 英语水平较好1 能够熟练阅读英文文献,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做田野.2 具有社会学、社会政策、城乡社会发展、福利社会学及社会保障等专业背景31 0 良好的定量研究能力和英文水平,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和经验,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未来学习中能发表较高水平成果。1(优先招硕博连读生1人)1 具有定量研究的基础3 较好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基础2 1(允许汉族在职考生报考) 掌握人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于艺术领域有一定的涉猎.2 1. 政治觉悟高。2.学术基础好。12 爱党爱国,身心健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研究经验,有志于从事经济人类学、边境人类学或海外民族志前沿问题研究,欢迎跨学科报考。312 1 具有北方民族史、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或服装设计等相关专业基础212 至少发表过两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身心健康,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优先考虑。允许在职,但需脱产。2 1 有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专业背景,热爱并今后从事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工作22 1 最好有民族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等专业背景,英语或有较好外语基础的同学1 对民族地区现实问题有调查研究经历及相关成果发表者优先0 11 1.对身体文化有一定了解。2.本硕阶段所学与博士学习方向有相关性1 俄语或中亚国家语言优先。1 硕士就读人文社科专业21(优先招硕博连读生1人)1 专业基础扎实,外语好,有藏语基础1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1 具备扎实的民族理论专业知识基础和科研素养,诚实守信,勤奋踏实。2一般应具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背景;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具备一定科研基础,有学术研究兴趣和学术研究潜质。1 相近专业2 具有硕士学位1 科研能力强333 外语功底扎实;具有民族工作、民族教育工作经历者优先;科研素养与综合能力强1 硕士就读人文社科专业12 0 历史、民族学相关专业1 0 具备一定藏文基础2 0 对历史学有兴趣;最好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外语好或懂少数民族语言者优先录取。1 0 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外语较好;具有一定满文基础1 0 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外语较好;具有一定蒙古文或满文基础1 0 有成熟的研究计划0 1 有志于学术研究,尤其中国中古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2(优先招硕博连读生1人) 0 本科和硕士至少有一个历史学类学位;有扎实的明清历史文献基础。1 03 外语功底扎实;具有民族工作、民族教育工作经历者优先;科研素养与综合能力强1 031 立志毕业后从民族教育研究或实践,至少能全脱产学习两年,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能够到民族地区调查或实习,最好具有边疆地区生活或工作经历。11 正直善良,热爱学术研究,写作能力强,英语水平高1 为人踏实,学习能力强,外语水平高,具有一定的体育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11 00 11 01 01 00 11 01 01 1 具有一定的藏学(或宗教学)学科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1 0 本科或硕士至少有一个阶段的专业是藏学或与藏学相关的专业1 0 硕士期间系统学习过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课程及藏文3 0 英语6级,有一定数学或计算机基础;语言学或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研究经历的硕士毕业生优先;懂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包括语音及文字)的优先。2 0 为人正直,为学实在,热爱专业,知识牢固,功底扎实,身心健康。1 1(允许汉族在职考生报考) 具有硕士学位(不限学科)、热爱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考生优先。1 01. 至少公开发表二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 优先考虑硕士阶段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范围内各专业的考生;3.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具备以下条件的考生:(1)以国内某种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或(2)本科或硕士阶段系统学习过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或(3)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过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文章;或(4)硕士毕业论文以少数民族语言为研究对象。2 0 1.有较好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2.以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非北方方言为母语者优先; 3.英语水平较高,能看懂英文论文和教材; 4.具有沉得下来做研究的决心和性格。1 0 有一定数学或计算机基础;语音学或计算语言的硕士毕业生优先。1 0 英语6级或雅思5.5分以上,熟悉大数据处理及人工智能相关算法者优先。1 0 英语6级,有一定数学或计算机基础;语音学或计算语言或相关研究经历的硕士毕业生优先;懂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包括语音及文字)的优先。2 01.以国内某种北方人口较少民族语言作为母语,并能熟练用于交流者;或系统学习或研究国内某种少数民族语言者;2.硕士论文涉及民族语或公开发表过两篇以上与少数民族语言相关的研究成果者;3.高校或科研机构热爱并从事语言学及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教研人员优先,参与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语调研专项任务者优先。2 0政治可靠,立场坚定,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治学态度;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较好地掌握语言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能直接利用英文语言学文献,至少熟悉国内某一种少数民族语言。1 0 能熟练阅读英文文献,有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研究经历的硕士毕业生优先。2 0 1.德智体全面发展; 2.熟悉少数民族,最好通晓一门民族语; 3.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1 01. 至少公开发表二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 优先考虑硕士阶段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范围内各专业的考生;3.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具备以下条件的考生:(1)以国内某种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或(2)本科或硕士阶段系统学习过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或(3)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过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文章;或(4)硕士毕业论文以少数民族语言为研究对象。2 0 面向全国招收朝鲜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术型)。考生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了解现代韩国语-朝鲜语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1 0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语言学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较好的外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语文(维吾尔语文)功底。3 0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语言学理论知识扎实,学术品德端正,具有较深的外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语文(维吾尔语文)功底和语言比较研究功底。3 0 有较好的语言学基础,有民语研究经历优先3 0 本科或硕士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含民俗学口头传统)专业;或硕士毕业论文与民族文化传播相关;或懂一门民族语1 0 本科或者硕士学位专业归属为文学门类;懂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或者硕士论文与民族新闻传播、民族影视文学、民族文化传播相关。1 0 1.有公开发表语言学专业论文;2.硕士阶段学语言学专业;3.母语为苗瑶语中的一种语言;4.英语基础好,以上各个因素加以综合考虑。1 0 具备高水平汉语和维吾尔语,还有一定的外语水平。1 0 懂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包括语音及文字)1 0 专业基础扎实,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与潜力,成绩优异1 0 1.品行端正,踏实勤奋,有强烈的求知欲。2.具备良好的语言学或蒙古语言文学相关学科的学术素养。3.学术研究能力强,拥有创新思维。2 0 1.德智体全面发展; 2.熟悉少数民族,最好通晓一门民族语; 3.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1 0 专业基础扎实,勤奋耐劳,品性端正1 1 优先考虑掌握蒙、藏、满、维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考生。1 0 政治思想品德端正,遵守学术规范,有学习过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懂蒙古语。1 1 欢迎立志研究中亚吉尔吉斯族和东干族语言文化的青年报考,招考对中亚吉尔吉斯族和东干族的语言文化有较多了解的考生。2 0 品行端正,学风正派;汉语须具备较高写作能力。2 0 1.精通汉藏双语,本科或硕士必须是语言文学方向;2.专业基础扎实,品行端正,无不良嗜好。2 1 有较好的民族文学基础,会民族语的考生优先1 0 具有硕士学位;本科或硕士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含民俗学)专业,或硕士学位论文与民间文学、民俗学有关。1 0 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中韩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有关作家和作品,熟练运用韩国语阅读和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有关研究论文。1 具备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1 0 1.品行端正,踏实勤奋,有强烈的求知欲。2.具备良好的语言学或蒙古语言文学相关学科的学术素养。3.学术研究能力强,拥有创新思维。1 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扎实0 1 思想品德端正,专业基础扎实,有学术热情,身心健康。2 勤奋踏实,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1 专业功底扎实,研究能力强,心理健康,有志于汉语词汇学及词汇教学研究。1 专业知识扎实1 有扎实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基础。 有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有走访和查阅资料的能力,热爱学术研究。2 有学术热情,品德端正,性格开朗。1 专业基础扎实,有学术热情。1(优先招硕博连读生1人) 02(优先招硕博连读生1人) 0 具有药学、中药学或分析化学相关专业知识背景1 具备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2(优先招硕博连读生1人) 0 1.具有中医学/民族医学和中药学/民族药学学历背景;2. 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及表达能力,并且CET4成绩425分以上;3.仅招收全脱产非在职考生。2 0 身心健康,掌握学术前沿,并具有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1 0 具有强烈的科研兴趣,严谨的科研态度,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1 0 1.具有中医学/医学背景;2. 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及表达能力;3.仅招收全脱产考生。1 0 人品正直,求真务实1 0 专心科研,有较好的药理学功底,前期取得较好成果.2(优先招硕博连读生1人) 0 具备一定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经历1 0 本硕专业为化学、药学或生物学相关专业,要求应届毕业生。1 01 0 踏实,勤奋,英语能力强,学术研究功底扎实1 0专业功底扎实,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思辨能力,对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研究兴趣浓郁,具有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相关工作的良好天赋,汉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强,外语听说读写熟练。1 0品行端正,专心治学,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学习上不畏艰难,研究上敢于创新,已公开发表了较优秀的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有熟练的外语专业阅读或写作能力。1 学风踏实、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创作、独立写作的能力,对少数民族文化、民族美术有兴趣,有一定民族学基础。1 身心健康,学风踏实,品学兼优,有志于民族美术研究,有深入思考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有一定艺术造诣。1 有一定民族美术创作能力与佛教美术理论基础的考生0 1 品德良好,身心健康。有深入思考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设计能力与文学素养。 热爱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 在本研究方向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篇,或参加高水平专业展览2次1 0 学风踏实、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创作、独立写作的能力,对少数民族及传统文化、民族美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