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6 科目名称: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 10-15%,填空题占 10%) ,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 75-80%) ,具体复习大纲如下:一、运动训练学导言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二、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2、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3、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4、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三、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2、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3、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四、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2、运动训练控制方法3、操作性训练方法4、运动训练基本手段五、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1、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2、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六、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1、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框架2、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七、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1、教练员的认知2、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复习材料:运动训练学 (第二版) 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04运动生理学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 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 9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一、 绪论1、掌握新陈代谢、应激性等基本概念。二、 肌肉收缩1、掌握引起肌细胞兴奋的刺激强度与作用时间;2、掌握肌肉收缩的过程和生理机制;3、掌握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力学表现及体育实践中的应用;4、掌握两种肌纤维类型的特征及与运动的关系。三、 血液与运动1、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征和一般生理功能;2、掌握运动对血成分的影响。四、 循环与运动1、掌握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2、掌握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3、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五、 呼吸与运动1、掌握肺通气功能的评定方法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规律;2、掌握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六、 能量代谢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2、三大供能系统的特征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关系;七、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1、掌握酸碱平衡、缓冲作用、排泄的概念,以及平衡调节机制;2、掌握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变化及调节的过程;八、 激素与运动1、掌握内分泌、激素等专业术语;2、掌握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及体育实例分析;九、 神经系统机能1、掌握神经系统构成及其功能;2、掌握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十、 运动技能1、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2、掌握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要素。十一、 有氧运动能力1、掌握有氧工作能力有关概念,以及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2、掌握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有氧能力的生理变化过程及调节。十二、 肌肉力量1、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以及肌肉力量的分类;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以及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3、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十三、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1、掌握运动性疲劳概念,发生部位、可能机制与判断方法;2、掌握恢复过程的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恢复的方法。十四、 运动处方1、掌握有氧适能、肌适能的概念,以及评价方法;2、掌握运动处方的要素,并能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复习材料:运动生理学 ,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03学校体育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管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 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 9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一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2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3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4 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二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 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2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3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三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1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2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四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1 体育课程的特点2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4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五 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1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2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3 体育教学内容六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1 体育教学方法2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七 体育教学设计1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2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3 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八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1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2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九 体育课教学1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2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3 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十 课外体育活动1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十一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十二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1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2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十三 体育教师1 体育教师的特征2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复习材料:学校体育学 (第三版) 潘绍伟 于可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