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岛大学333教育综合试卷A考研真题.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6年青岛大学333教育综合试卷A考研真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青岛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3 3 3 科目名称 : 教育综合 (共 3 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计 30 分) 1 最早系统阐述科学教育思想,并明确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 )。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康德 D 杜威 2. 裴斯泰洛齐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 A 社会 本文的教育目的论 B 教育无目的论 C 个体 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3. 道德包括三种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那么你认为责任感和义务感属于 ( ) 。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观念 4. 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这种观点认为 ( )。 A 课程即学科 B 课程即经验 C 课程即活动 D 课程即文化的再生产 5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 A 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 会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 太耗费时间。 6. 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7.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 A. 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2 8. 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A. 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9.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观点与下面哪位心理学家的看法异曲同工?( )。 A. 布鲁纳 B.班杜拉 C.布鲁姆 D.斯金纳 10.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外向型 11.“一千个人看小说,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实质上体现了下面哪个理论的观点?( ) A.认知主义学习观 B.行为主义学习观 C.建构主义学习观 D.人 本主义学习观 12.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是( )。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13.贾德所作的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的是( )。 A.智力技能中规则的迁移 B.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C.动作技能的迁移 D.认知策略的迁移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 A.道德两难故事 B.守恒实验 C.沙盘游戏 D.对偶故事法 二、简答题 (每小题 10 分,共计 50 分) 1.简述教育演进中的几种形态 及其特点 。 2.简述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3.简述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 及其特点。 4.请列举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并分别给以样例说明。 5.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存在哪些差异? 3 三 、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 1.教师一种职业、专业还是事业?为什么? 2.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考试失败了,可能会将原因归于自己比较笨,以至于破罐子破摔。那么,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不同的影响?老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四 、案例分析题( 30 分) 案例 : 有一次 ,苏格拉底问一个学生 :“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 学生说 :“忠诚老实 ,不欺骗别人 ,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 :“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 ,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 ,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学生说。 苏格拉底反驳道 ,“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 ,为了鼓舞士气 ,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援军已经到了 ,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 学生说 :“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 ,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 学 生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 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 ” 学生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有道德,懂得道德才能做到有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 请依据材料回答 (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 2) 上述案例中, 苏格拉底 采用的是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