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807法学专业基础2022年考研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807法学专业基础2022年考研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807法学专业基础2022年考研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807法学专业基础2022年考研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807法学专业基础2022年考研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807法学专业基础2022年考研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基础考试是我院为招收法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法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法学思维方式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法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院的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与总体水平。 I考查目标 法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和经济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法学学科的重要理论、基本知识和法学思维方式,能够运用所学的重要理论、基本知识和法学思维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法学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及各部分所占分值民法总论 约 35 分 物权法 约 35 分 债权法 约 40 分 经济法 约 4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共 20 分 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法条评析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考查范围 民法学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章民法概述第一节民法的概念第二节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第三节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和体系第四节民法的性质第五节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第六节民法的渊源第七节民法的适用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第三节平等原则第四节意思自治原则第五节公平原则第六节诚实信用原则第七节合法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第八节绿色原则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第四节民事权利客体第四章自然人第一节自然人的概念与民事权利能力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三节监护第四节宣告失踪第五节宣告死亡第六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七节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住所第五章法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法人的分类第三节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四节法人的设立与登记第五节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第六节法人的终止第七节营利法人第八节非营利法人第九节特别法人第六章非法人组织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非法人组织的设立第三节非法人组织的财产责任第四节非法人组织的解散第七章民事权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民事权利的法定类型第三节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第四节民事权利的取得和变动第五节民事权利的行使第六节民事权利的保护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第四节意思表示第五节法律行为的效力第六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第九章代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三节代理的分类第四节代理权第五节代理权的行使第六节代理行为及其效果第七节代理权的消灭第八节无权代理第十章民事责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民事责任的分类第三节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第四节民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第五节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民事责任第六节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第十一章时效制度和期间第一节时效制度概述第二节诉讼时效概述第三节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第四节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断、中止和延长第五节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后果第六节期间与期日第二编物权第十二章物权概述第一节物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第二节物权的客体第三节物权的效力第四节物权的类型第十三章物权法概述第一节物权法的含义、调整范围与功能第二节我国物权法的立法目的第三节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第十四章物权变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模式第三节不动产登记第四节动产交付第五节非因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第六节物权的消灭第十五章物权的保护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确认物权的请求权第三节物权请求权第四节恢复原状的请求权第十六章所有权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征收与征用第三节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第四节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五节相邻关系第六节共有第七节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第十七章用益物权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三节建设用地使用权第四节宅基地使用权第五节居住权第六节地役权第十八章担保物权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抵押权第三节质权第四节留置权第十九章占有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占有的效力第三节占有的保护第四节准占有第三编合同第二十章债的一般原理第一节债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二节债的要素第三节债的分类第四节债的法律适用第二十一章合同与合同编导论第一节合同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合同关系第三节合同的分类第四节合同法的概念、特征与调整对象第二十二章合同的订立第一节合同的成立和法律拘束力第二节要约第三节承诺第四节特殊形式的要约与承诺第五节强制缔约第六节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第七节缔约过失责任第二十三章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第一节合同的内容第二节合同条款及其分类第三节格式条款第四节免责条款第五节合同的形式第二十四章合同的效力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效力待定的合同第三节未生效合同第四节无效和可撤销合同第二十五章合同的履行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合同履行的原则第三节合同漏洞的填补第四节合同履行的基本规则第五节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第六节情势变更第二十六章合同的保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债权人代位权第三节债权人的撤销权第二十七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一节合同的变更第二节合同债权的转让第三节合同债务的移转第四节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概括移转第二十八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清偿第三节合同的解除第四节抵销第五节提存第六节免除第七节混同第二十九章违约责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三节违约行为形态及其责任第四节实际履行责任第五节损害赔偿责任第六节违约金责任第七节定金责任第八节双方违约和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的违约第九节免责事由第三十章合同的解释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合同解释的原则第三十一章转移财产的合同第一节买卖合同第二节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第三节赠与合同第四节借款合同第五节保证合同第六节租赁合同第七节融资租赁合同第八节保理合同第三十二章提供服务的合同第一节承揽合同第二节建设工程合同第三节运输合同第四节保管合同第五节仓储合同第六节委托合同第七节物业服务合同第八节行纪合同第九节中介合同第三十三章技术合同第一节技术合同的一般规定第二节技术开发合同第三节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第四节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第三十四章合伙合同第一节合伙合同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合伙合同的内容第三节合伙合同的终止第三十五章准合同第一节无因管理第二节不当得利第四编人格权第三十六章人格权的一般规定第一节人格权的概念与性质第二节人格权的种类第三节一般人格权第四节公开权和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第五节人格权的民法保护第六节对人格权保护的特别规定第三十七章具体人格权第一节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第二节姓名权、名称权和肖像权第三节名誉权和荣誉权第四节人身自由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和性自主权第五编婚姻家庭第三十八章婚姻家庭法与亲属关系第一节婚姻家庭法与亲属第二节身份权第三十九章亲属身份的发生和消灭第一节结婚第二节离婚第三节亲子第四节收养第四十章亲属身份关系第一节配偶权第二节亲权第三节亲属权第四十一章亲属财产关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夫妻共有财产第三节家庭共有财产第六编继承第四十二章继承法与继承权第一节继承与继承法第二节继承法律关系第三节继承权第四十三章遗产继承第一节遗嘱继承第二节法定继承第四十四章遗产赠与第一节遗赠第二节遗赠扶养协议第四十五章遗产处置第一节遗产处理第二节共同继承第三节遗产分割第七编侵权责任第四十六章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第一节侵权责任的调整功能和保护范围第二节侵权行为及其形态第三节归责原则第四节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第五节侵权责任方式第六节侵权责任竞合与侵权责任并合第七节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第四十七章侵权责任形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特殊侵权行为与替代责任第三节共同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第四节分别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第五节竞合侵权行为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第四十八章侵权损害赔偿第一节侵权损害赔偿规则第二节人身损害赔偿第三节人格权财产利益损害赔偿第四节精神损害赔偿第五节财产损害赔偿第六节惩罚性赔偿第四十九章一般侵权责任类型第一节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人身第二节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人格第三节妨害家庭关系第四节侵害物权第五节侵害债权第六节侵害知识产权第七节媒体侵权第八节商业侵权第九节恶意利用诉讼程序第五十章特殊侵权责任类型第一节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类型第二节民法典规定的其他特殊侵权责任中国民法典新规则要点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章有关基本规定的新规则第二章有关自然人的新规则第三章有关法人的新规则第四章有关非法人组织的新规则第五章有关民事权利的新规则第六章有关民事法律行为的新规则第七章有关代理的新规则第八章有关民事责任的新规则第九章有关诉讼时效的新规则第十章有关期间计算的新规则第二编物权第一章有关物权编通则的新规则第二章有关所有权的新规则第三章有关用益物权的新规则第四章有关担保物权的新规则第五章有关占有的新规则第三编合同第一章有关合同编通则规定的新规则第二章有关典型合同的新规则第三章有关准合同的新规则第四编人格权第一章有关一般规定的新规则第二章有关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新规则第三章有关姓名权和名称权的新规则第四章有关肖像权的新规则第五章有关名誉权和荣誉权的新规则第六章有关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新规则第五编婚 姻 家 庭第一章有关一般规定的新规则第二章有关结婚的新规则第三章有关家庭关系的新规则第四章有关离婚规定的新规则第五章有关收养的新规则第六编继承第一章有关一般规定的新规则第二章有关法定继承的新规则第三章有关遗嘱继承和遗赠的新规则第四章有关遗产的处理的新规则第七编侵 权 责 任第一章有关一般规定的新规则第二章有关损害赔偿的新规则第三章有关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的新规则第四章有关产品责任的新规则第五章有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新规则第六章有关医疗损害责任的新规则第七章有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新规则第八章有关高度危险责任的新规则第九章有关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新规则第十章有关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的新规则附则经济法学一、绪论1.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2.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3.经济法学的体系4.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二、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经济法的定义3.经济法的产生4.经济法的发展三、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1.经济法体系的界定2.经济法体系的构成3.经济法的渊源4.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5.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四、经济法的宗旨和原则1.经济法宗旨的基本界定2.经济法宗旨的具体内容3.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4.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五、经济法的主体和行为1.经济法主体的概念2.经济法主体的类型3.经济法主体的差异性4.经济法主体行为的类型5.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属性6.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评价六、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1.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类型2.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特殊性3.经济法责任的界定4.经济法责任的类型七、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1.影响经济法制定的外部因素2.经济法制定的意义3.经济法制定的特点4.经济法实施的意义5.经济法实施的特点6.影响经济法实施的重要因素八、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1.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基础2.宏观调控法的体系构成3.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式4.宏观调控法主体制度5.宏观调控权配置制度6.宏观调控的程序制度7.宏观调控的责任制度九、财政调控法律制度1.财政及其职能2.财政调控法律制度的基本范畴3.预算调控与预算法4.预算体制与预算权的配置5.预算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6.国债调控与国债法7.国债发行和流通法律制度8.国债监督管理法律制度9.政府采购与宏观调控10.政府采购的基本制度11.转移支付与宏观调控12.转移支付的基本制度十、税收调控法律制度1.税收调控与税法2.税法的基本结构3.税法的课税要素4.税收的调整方式5.税收的法律分配6.所得税法与宏观调控7.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制度8.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制度9.财产税法与宏观调控10.财产税法的体系十一、金融调控法律制度1.金融法与金融调控2.金融调控法的目标与原则3.金融调控法的体系与手段4.金融调控法的主体与程序5.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调控职能6.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7.货币发行的基本制度8.中央银行调控的保障制度9.商业银行法中的调控制度10.外汇管理法中的调控制度十二、市场规制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1.市场规制法的理论基础2.市场规制法的体系构成3.市场规制法的宗旨和原则4.市场规制法的调整方式5.市场规制法主体制度6.市场规制权配置制度7.市场规制的程序制度8.市场规制的责任制度十三、反垄断法律制度1.垄断与反垄断法2.反垄断法的理论基础3.反垄断法的特征4.反垄断法的基本结构5.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制度6.规制垄断协议的制度7.规制经营者集中的制度8.规制行政性垄断的制度9.反垄断法程序制度概述10.反垄断执法程序11.反垄断诉讼制度十四、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1.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定位3.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结构4.规制虚假标示行为的制度5.规制诋毁商誉行为的制度6.规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制度7.规制商业贿赂行为的制度8.规制不当有奖销售行为的制度9.规制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制度10.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程序制度11.反不正当竞争诉讼制度十五、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1.消费者与消费者保护法2.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体例3.消费者保护法的原则4.消费者权益的国际保护5.消费者权利概述6.我国立法保护的消费者权利7.经营者的义务8.国家的义务9.社会的义务10.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11.法律责任的确定十六、质量、价格、广告和计量监管法律制度1.产品质量监管法律制度概述2.产品质量监管的主要法律制度3.价格监管法律制度概述4.价格监管的主要法律制度5.广告监管法律制度概述6.广告监管的主要法律制度7.计量监管法律制度概述8.计量监管的主要法律制度十七、特别市场规制制度1.特别市场概述2.特别市场规制制度的定位3.特别市场规制制度的主要类型4.货币市场及其法律规制5.货币市场规制的主要制度6.证券市场及其法律规制7.证券市场规制的主要制度8.保险市场及其法律规制9.保险市场规制的主要制度10.房地产市场及其法律规制11.房地产市场规制的主要制度12.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13.能源市场及其法律规制14.能源市场规制的主要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