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 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单 2018.111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的解释方法是()。A.扩大解释 B.类推解释 C.限制解释 D.文理解释1. 答案 A考点刑法的解释分类解析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论理解释是根据立法的精神与目的对条文进行说明,包括目的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等。本题中,最高人民法院将运钞车解释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扩大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范围,是扩大解释,A 项正确。2单 2018.1222.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A 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单位分支机构不会构成单位犯罪B.我国刑法中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C.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可不区分主犯、从犯D.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2. 答案 D考点单位犯罪解析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排除 A 项。外国公司、企业实施犯罪符合我国管辖的同样适用,排除 B 项。对于一般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充分考虑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方面的不同,根据事实和证据能分清主从犯的,都应当认定主从犯,故 C 表述不正确。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故选 D 项。3单 2018.1333.下列选项中,主观方面可以表现为过失的是()。A.放火罪 B.虐待罪 C.危险驾驶罪 D 食品监管渎职罪3. 答案 D考点犯罪的主观方面解析食品监管渎职罪主观方面可以表现为故意或过失,而放火罪、虐待罪、危险驾驶罪主观只能表现为故意。故本题选 D。单 2018.1444.甲破解了张某的股票账户密码,偷偷登录其账户买卖股票 “练手”,案发时造成张某股票账户资金亏损 15 万元。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盗窃罪 B.非法经营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4. 答案 C考点故意毁坏财物罪解析偷偷登录他人账户买卖股票“练手”,也不具有谋取非法经济利益的目的,不是非法经营的行为,排除 B 项。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4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甲侵入的是证券交易系统,不属于上述计算机信息系统,排除 D 项(超纲罪名);甲没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应该排除 A 选项。造成财产损失,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故选 C 项。(定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可能更妥当,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行为包括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经济损失 1 万元以上的情形,无此选项)。单 2018.1555.下列选项中,既可以由作为实行,也可以由不作为实行的是()。A.洗钱罪 B.遗弃罪 C.玩忽职守罪 D.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5. 答案 C考点玩忽职守罪解析玩忽职守罪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工作中草率马虎,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中不履行属于不作为或者不正确履行职务属于作为,故 C 项正确。遗弃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排除 BD 项;洗钱罪属于作为犯罪,故排除 A 项。单 2018.1666.甲误把张某当作李某推入井中,意图将其淹死,但事实上井中无5水,结果张某摔死。这属于()。A.客体错误 B.工具错误 C.打击错误 D.因果关系错误6. 答案 D考点认识错误解析甲误把张某当作李某推入水井,属于对象错误而非客体错误,排除 A 项。甲意图将其淹死,但井中无水,结果被害人摔死,这属于因果关系错误,故选 D。单 2018.1777.甲在候车室以需要紧急联系为由,向赵某借得高档手机,边打电话边向候车室外移动,出门后拔腿就跑,已经有所警觉的赵某猛追未果。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抢夺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劫罪7. 答案 A考点抢夺罪解析借用他人手机后,当面逃跑符合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产的行为,构成6抢劫罪,故选 A 项。没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相当的方法,不成成立抢劫罪,排除 D 项;临时借用他人手机不属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排除 C 项;不符合秘密窃取排除 B 项。单 2018.1888.下列关于罚金的表述,正确的是()。A.对于未成年犯罪不得适用罚金刑B.罚金的最低数额可由法官酌情确定C.一人犯数罪分别判处罚金刑的应合并执行D.一人犯数罪同时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应当合并执行8. 答案 C【解析】刑法第 69 条第 3 款,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C 项正确,D 项错误。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 1000 元。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 500 元。AB 错误。7单 2018.1999.乘客甲明知擅自打开飞机应急舱门会危及飞行安全,在飞机被牵引车推出阶段故意将应急舱门打开,地勤人员发现应急充气滑梯弹出后将飞机迫停。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破坏交通工具罪 B.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C.重大飞行事故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9. 答案 D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解析BC 项超纲,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B 项错误。重大飞行事故罪是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C 项错误。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甲并未对飞机本身实施破坏性手段,排除 A 项,D 项正确。单 2018.201010.下列选项中,应认定为寻衅滋事罪的是()。A.因宅基地纠纷将邻居家的电视机砸毁8B.因感情纠纷随意殴打路人情节恶劣C.因债务纠纷率众人拿走债务人财物D.因医患纠纷将主治医生困在办公室10. 答案B考点寻衅滋事罪解析寻衅滋事罪是指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进行扰乱破坏,情节恶劣的行为。为了发泄情绪,随意殴打路人情节恶劣,构成寻衅滋事罪,B 项正确。ACD 项都是有原行为,有具体针对目标,不是为寻求刺激,无事生非的行为,排除。单 2018.211111.李某于 2012 年 7 月将户籍由甲市迁往乙市,因遗失户籍迁移证而未能落户,后李某因工作需要,自 2013 年 8 月起租住在丙市,并在 2014 年9 月至 2015 年 12 月期间因重病在丁市某医院住院治疗。2015 年 10 月时李某的住所是()。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911. 答案C考点住所解析民法总则第 25 条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经常居所是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医院治病的除外。甲在丁市属于医院治病,D 选项。甲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是丙市,故选 C 项。单 2018.221212.甲将一部相机借给乙,乙擅自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丙,丙又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丁并交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根据善意取得取得相机的所有权B.丁基于丙的交付取得相机的所有权C.丁在甲追认后方可取得相机的所有权D.丁在付清全部款项后方可取得相机的所有权12. 答案B10考点动产交付与善意取得解析乙擅自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丙,且已完成交付,丙基于善意取得取得物权;丙又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丁,属于有权处分,动产物权基于交付取得,不存在善意取得问题,故丁基于交付取得物权。B 项正确。单 2018.231313.甲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时事性文章,未声明不允许其他媒体刊登,乙杂志社未经甲同意予以转载且未支付报酬。乙杂志社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的法律依据是()。A.许可使用 B.法定许可 C.强制许可 D.合理使用13. 答案D考点知识产权合理使用解析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这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单 2018.241414.甲在某酒店公用洗手间滑倒,摔碎了眼镜,经查:甲滑倒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