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汇总.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2019 苏 州 大 学 新 闻 与 传 播 ( 专 硕 ) 考 研 参 考 书 、 真 题 、复 试 分 数 线 汇 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传媒学院是苏州大学直属的二级公办学院。学院建有江苏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与文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摄影棚、大型演播厅、录音棚、电视节目制作室、报刊编辑实验室、播音主持语言实验室、电视摄像实验室、计算机图文设计实验室、电视鉴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动漫游戏制作实验室和数码艺术工作室、影视艺术工作室、网络与新媒体工作室、新媒体实验室等。学院在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等各类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建立了 20 余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在政府部门和传媒单位建立了 14 个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度举办苏州大学大学生电影节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分会场活动和国际大学生新媒体节,定期聘请学界知名学者和业界资深人士来校举办专场讲座。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一、苏州大学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传媒学院招生专业:055200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全日制)新闻学02(全日制)传播学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专业课:1、新闻学理论(01 方向)或大众传播学理论(02 方向)(笔试)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2、综合(面试)备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二、苏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新闻传播学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媒介文化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年版。 三、苏州大学录取情况年份专业报名人数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录取人数推免人数分数线2015新闻传播学124166354新闻与传播276287383出版1611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1365戏剧与影视56713542016新闻传播学87137374新闻与传播25334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364出版1961356戏剧与影视67633572017新闻传播学137104382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新闻与传播332436369出版64111360戏剧与影视65833492018 年新闻与传播录取最低分 378,最高分 422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四、2018 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简答(2 x 30=60 分)1.自媒体的概念和特征2.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技术的关系二、论述(30 分)以微博热搜排行榜为例,说明新媒体时代下议程设置的变化三、评论(60 分)根据财新网成为国内第一家付费媒体的材料,拟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新闻评论。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名解(4 x 5=20 分)1.媒介情境论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2.新闻伦理3.申报4.乐队花车效应二、简答(4 选 3,3 x 10=30 分)1.对数字新闻的看法2.评价沉默的螺旋3.列举定量研究的 3 个案例4.评价自己关注的 3 个公众号三、论述(3 选 2,2 x 20=40 分)1.你认为 AI、大数据等技术时代下的媒介文化生产是否靠谱?2.媒介技术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我们应有怎样的新闻真实观?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处理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关系?四、实务(60 分)根据新京报评论等 6 家新闻媒体对咪蒙针对江歌案的 10w+推文引发媒介暴力的评论。1.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新闻消息( 20 分)2.结合媒介伦理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评论(20 分)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传考研联盟 zckylm】中传咨询:要散散六六六三三九零三3.写一则适合自媒体发布的新闻标题(10 分)4.写一篇 140 字以内的微博消息( 10 分)五、考研复习经验关于专业课的方法,我是暑假前,把苏大的专业课书看了两遍,然后补充的两本书看了两遍。第一次大家可以粗略读,知道这些书讲的是什么。第二次,请做好书本逻辑。比如,传播学包括什么,利用 5w 来进行逻辑框架整理,重点肯定是传播效果之类的,如“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适用”等传播效果理论的变迁,仍然是重点。媒介文化通论我看的不怎么懂,也就不求甚解了,直接背后面习题的答案。在 7-8 月份的时候,主要是做书本的笔记。笔记怎么做?如果光看书,肯定是不可能的。我建议书大家分版块做笔记,便于理解。8月份,开始背媒介文化通论,一个月背完了这本书。9 月份,开始传播学笔记的背诵,然后不间断的背书。其实近几年苏大的出题趋势,已经可以看到,书上的知识考得很少,去年只考了个五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