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戏剧影视学影视语言教程复试答题技巧一.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戏剧影视学影视语言教程复试答题技巧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 戏剧影视学影视语言教程复试答题技巧一互动传播:第五次传播革命互动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以交谈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 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于它是指各种数据和文字、图示、动画、音乐、语言、图像、电影和视频信号组合在电脑上,并以此互动,所以我们以 1946 年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电脑主机 “埃尼阿克”的诞生年,作为第五次传播革命的纪元。接着,苏联于1957 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于 19 69 年实现电脑对接,又于 1980 年结成互联网络;1994 年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国亦宣布跟进。50 年来,电脑更新换代愈来愈快,初期每四年换一代,接着一年换一代,而 1995 年却换了两代,即在 486 之后又研制成 586(奔腾)和 686 (高能奔腾) 。个人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造价越来越低,而功能却越来越多,操作也越来越方便。如今,电脑以及部分多媒体系统已进入千家万户、寻常人家。预计到 2000 年,电脑将在全世界的各行各业和众多普通家庭中使用。在这一次的传播革命中,电脑加上各种软件和多媒体(诸如电话、录像机、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传真机、打印机、游戏机等) ,将成为人们综合处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并且即将进入一个综合传播的 新时代。互动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电话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 此它除了具有其它传播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以往,人们只是被动地阅读、收听和观看他们所“不讨厌的内容” ,传播者积极地将信息推向受众,受众则消极地打开“开关 ”等待信息的来临;而互动传播中的人则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寻找信息、追逐信息,向资料库、电子图书馆、影视中心索要信息。以往,受众对传播的参与和交流程度极低,互动传播则要求人们有很高的个人参与性,即不仅要主动地选择、寻找、索要信息,而且要积极地向“信息高速公路”输送信息,或者通过“ 电子信箱”交流信息,或者通过互联网络(INTERNET)召开会议、远程会诊、合作攻关,甚至可以远距万里而在网络上对同一文件进行共同修改。此外,互动传播中的各种媒介将在发展中有机地组合、集成为一体化多功能的多媒体电脑,而各大传播机构(如邮局、报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公司、图书馆等)也将有序地聚合成一种松散的超级信息传播系统。互动传播和信息革命正在进入一种“临界状态” ,一个崭新的社会即将到来,新的社会包容着整个世界,互动传播连接着整个人类。每一种传播科技的出现与发展都在缩短着时间和空间,消弥着文化差异 ,扩展着思想观念。通过对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的描述与分析,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其推论为:从五次传播革命的历程所呈现的状态看,我们认为有四种状态应引起传播学界的重视:(1)人类传播革命 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状态发展。从动物传播进化到人类的语言传播用了 200 万年,从语言传播进入书写传播用了 9.5 万年,从书写传播跨入印刷传播花了约 4 千年,而从印刷传播迈进电讯传播只用了 1200 年,从电讯传播进入互动传播的时间更短,只有 102 年,而互动传播至今只有 50 年。可见,传播革命的步伐、传播技术和手段的革新在时间上是以逐步加快、越来越快和间隔越来越短的情势发展的。(2)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即新的传播革命爆发后,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被随之抛弃,而总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又出现在新的传播活动之中。它们的生存与发展似乎不遵循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法则,好像更符合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原理。因为,书写传播并未淘汰语言传播,电讯传播并不排斥印刷传播,而互动传播的发展似乎要将各种传播的形式与手段集于一身。(3)叠加性状态又导致了整合性状态。如电话是对语言传播和电报传播的整合,广播是对电话和唱机的整合,电视是对广播与电影的整合,而电脑的发展将整合一切传播媒介。 (4)信息和知识的增长和积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据统计,图书馆的规模每 14 年增加一倍,每一世纪增加 140 倍。14 世纪初,巴黎大学图书馆藏书 1380 册,当时是欧洲最大的图书馆,现在世界上已有 12 个图书馆藏书超过 800 万册。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 50万种图书,平均每分钟就出版一种新书。科学知识的增长愈来愈快,过去每隔 1015 年人类知识就要翻一番,如今 35 年就要翻一番。有人曾对美国化学文摘作过统计分析,发现文摘的数量达到第一个百万条花了 30 年,第二个百万条花了 18 年,第三个百万条花了 4年,第四个百万条只用了 2 年半。还有人统计得知,人类全部科技知识总量的 80以上都是本世纪产生的。显然,这一状态与前述三种状态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从五次传播革命所形成的结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1)语言传播 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的凝固剂。它拯救了人类,使人类可以交流信息、积累知识,从而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2)书写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梁衡(1996)认为:语言文字还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对内,它是整合民族感情的粘接剂;对外,它是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一道屏障。(3)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使人类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4)电讯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5)互动传播是将以往的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和社会运作的“核能” 。可见,每一次传播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传播能力,而且从物质到精神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再从五次传播革命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来看,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 每一次传播革命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拓了新的空间。(2)人类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而且步调一致,在步幅和步频上基本上成正比关系。(3)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如语言传播时代的克罗马农人,书写传播时代的古埃及人和希腊人,印刷传播时代的中国人,电讯传播和互动传播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4)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面前,弱小国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于是,小国文化将首先消融在邻近的发达大国的文化洪流之中,进一步的竞争将会逐步形成几块区域文化(如以儒教为核心的亚洲文化,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中东文化,以及以标榜自由与民主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等等) 。这一切都警示我们,必须积极参与传播革命,十分重视传播科技的开发、引进和运用,同时还要加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研究。否则,国家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巨大的2、电影电视广播的发展史 参考电影史、广播电视史世界电影发展史一、电影的孕育和诞生: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卢米埃尔公开放映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十部短片, (记录影片)宣告了电影的诞生。1832年1895 年为电影史前期。这时的电影不具备艺术性。它只是照相记录生活的现实,当然是活动的反映。它是与生活同一的。二、 形成艺术时期(1895-1912 年)路易卢米埃尔电影之父,强调电影的活动照相性,纪录本性,纪实性。乔治梅里爱创造了戏剧电影,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假定性虚构和想象,发明特技摄影,写了“停格置换” ,将魔术摄影的手法创造性地运用于电影。三、无声片的全盛时期(1913-1927 年)英国的格里菲斯和卓别林 苏联爱森斯坦格里菲斯初步完成电影草创阶段的原始综合,吸取人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这是一种不自觉的运用,改变了电影的结构单位,把电影场景改为一个一个的镜头。代表影片有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三党的报复的故事。虽然思想倾向反动,但艺术上较成功。整个故事由三条线平行进行:黑人的暴行引起一场火,主人公一家的焦急,主人公在战场中的搏斗,三个不同地点平行交叉叙述,很吸引人,形成独特的蒙太奇手段,场面描写发挥了电影时空跳跃的特点。党同伐异由四个插曲组成,烘托出排除异己、仁爱、斗争的主题。母亲手推摇篮是仁爱的象征,并作为线索贯穿四个插曲,但这部影片失败了,将仁爱抽象了,没有与事实联系,在艺术上有很大创新,交替蒙太奇得到很好运用,打破了美学的“三一律” 。这两部影片是奠定格里菲斯在电影发展史上显赫地们的基石。美卓别林(1889.4.16- )童年不幸,从小有表演天赋,五岁上台演出,十岁开始演哑剧,二十一岁到美国巡回演出,1913 年底成为喜剧演员。第一部影片谋生中扮演一个骗子,第二部影片还未拿手杖,第四部影片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夏尔洛形象一点小胡子、手握文明仗、头带礼帽、走着鸭步。他早期的三十五部影片,全部是滑稽闹剧,在人格上还没有上升到夏尔洛的高度,这时的夏尔洛是一个典型的类同化人物形象,直到 1914 年底,这个夏尔洛才成为一个具有人格的形象。1917 年他开始有意识的把高贵的尊严还给小人物。1918 年狗的生涯是他较成功的形象定型, 摩登时代是其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他的无声片是含泪的喜剧,他的夸张幽默与社会现实有很密切联系。他的喜剧片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把悲喜剧揉合在一起,即让人同情又可笑。 城市之光进展自然,无大起大落,到处给人一种伟大的古典文学特有的朴素气息。卓别林拍片运用原始的蒙太奇,很少使用特写而多使用全景。爱森斯坦博览群书,富有天赋的电影大师。生于俄国,其父是由德国迁入俄的犹太人。爱森斯坦大学先学工程,后选择建筑学,十月革命后参加红军,后进入莫斯科大学学日语,并开始拍片,导演,设计圆形舞台,在戏剧领域初步运用蒙太奇,并在杂志上阐述他的“杂耍蒙太奇”理论,把富于表现力的吸引人的东西按秩序组合在一起,引起感情上的震撼力。爱森斯坦陷入艺术与现实的矛盾中,他将防毒面具搬上舞台,试图使观众厌恶艺术,而喜欢现实,但最后失败了。这次失败对其创作是一个促进,使其由戏剧走向电影,1925 年拍摄战舰波江金号 。他把电影蒙太奇的创造性发展, “杂耍蒙太奇”理论把电影蒙太奇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把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片断加以剪辑,这样来表达一种思想,从而在观众心理上产生一种冲击力。 “将描绘性的,含义单一的,内容中性的各个镜头结合成有思想的前后联系和系列。 ”他这样解释电影蒙太奇。战舰波江金号是电影蒙太奇的出色运用,拍摄于是 1925 年,被公认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杰作,它以经典悲剧的形式结构,分五幕,每一幕都有强烈的矛盾冲突,都有明确的动作和反动作。第一幕“人和蛆虫” ,士兵拒绝吃腐肉;第二幕“甲板上的悲剧”屠杀-起义;第三幕“死者激发人们”士兵将死者尸体运至岸边,群众集会,哀悼-忿怒;第四幕“奥得萨阶梯”群众与士兵联欢,反动军队屠杀;第五幕“与舰队相遇” 。剧中动作与反动作产生强烈银幕效果,产生巨大感情冲击力,以创作的成功印证他的理论,他运用电影手段,视觉形象的创造,进一步运用蒙太奇,使电影形象逼真,动作富有连续性。蒙太奇时空的创造,造成情绪的累积。四、 戏剧式有声片电影的黄金时代(1927-1945 年)电影录音的问题,用机械录音的方法。1895 年爱迪生制成电影留声机,设备简陋,音量小,且放映机与录音机不同步。1907 年提出大的设想,在影片上录音,直到二十年代,这一设想才实现,1926 年 8 月 6 日第一次放映美国华纳公司歌舞片唐潢 ,27 年 10月放映第二部爵士歌王 ,实际上是第一部有声片,有几句对白。电影史上认为纽约之光是第一部有声影片,只有对白。好莱坞电影制片人认为有机可投,大量拍摄舞台剧,这样电影又回到梅里艾的道路。抛弃了有声片创造的蒙太奇等技术,而用声音掩盖了画面。1937 年实行后期录音,电影技巧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声画蒙太奇。法国雷内克莱尔很早反对同期录音,主张把音响和画面分开,音响和画面对位的声画蒙太奇。在有声片出现十几年时间里,卓别林仍然拍无声片,至 1940 年才拍摄第一部有声片大独裁者 ,声音为其影片增加了更强的喜剧效果。那时的影片也缺少色彩,人们表现对色彩的向往,33 年左联拍摄的红霞是用色彩来染电影胶片,很难接近天然色。1933 年彩色胶片作为正式商品进入市场,1935 年由马末里昂拍摄大型彩色影片浮华世界 ,根据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改编,尽力显示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