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日语笔译.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日语笔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南大学日语笔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南大学日语笔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南大学日语笔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南大学日语笔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东南大学日语笔译专业考研必看备考经验、复习规划及参考书目一、专业信息及考试科目1.所属院系:017 外国语学院2.专业代码:055105 日语笔译(专业学位)3.考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13 翻译硕士日语359 日语翻译基础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4. 研究方向01 专门用途日语翻译(全日制)02 翻译与文化沟通(全日制)5. 复试科目:5g0 翻硕日语综合能力测试 二、参考书目、1.翻译硕士日语N1-N5红宝书专八单词书;翻译必携1、2、4老版二笔实务、新版二笔综合实务小論文(注意总结文章结构)日语综合教程17最新日语语法2. 日语翻译基础汉日翻译教程翻译必携1、2、4老版二笔实务新版二笔综合实务人民网中日对译3.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名词解释百科知识狂背名词解释热词新词往年真题各校应用文写作真题及优秀范文汇总纸条作文三、备考经验1. 思想政治理论考研政治说白了就是背书,但不要死背。做笔记很重要,有一些小细节,书里没有,是需要自己做笔记的。还有遇到难点,也是要着重记录的。一开始就先听听课,不需要太背,但每天都要复习自己今天的学习内容的,能记一点是一点。到暑假这个时候,听课快的话都进行第二遍听自己认为的重难点了。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进入背书的状态了。依旧是把每部分一起推进,不要死磕一部分,这样就会掉下其他知识点。政治背书,其实基于理解的基础上会容易一点,要把各个知识点都串起来,总结归纳各种,比如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著作之类。早做总结,早点理解,到后面就不会混淆。尤其近现代史,这样的时间比较多,容易乱。虽然近现代史不需要记具体时间,但是还是要留意的,万一它出题到1937年,你就能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七七事变,不需要在看文字描述了。背书的时候,马原是比较难背的,它的原理知识点是比较难的,这一定要理解。把各个原理分类清楚,可以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他,这样会方便自己记忆。真题到9月份可以开始做了,政治选择题是大头,所以一定要把握好。选择题里有两道是时政,这就要平时注意积累,在备考这一年里,国家召开了什么会讲了什么内容,都要大致了解。关于国外的政治内容,可以到最后突击一下。政治的大题,一开始可以先看然后自己尝试答题,这个时候答题就要按规范来,自己下笔写,分点进行,保持字迹工整。这样方便后期就不需要再纠正这些小问题了。一定要在之前养成好习惯,不然光靠后面一个礼拜的来纠正这些问题是不完善的,到了考场一紧张你可能就忘了,所以肌肉记忆是有必要的。2. 翻译硕士日语翻译硕士日语的题型变动较大,早些年的题目会有语法选择题,近几年却没有了,但是还是建议要啃透N1语法,古语法题基本不会出现,大家可以放心。其它的题型就是给几篇文章,划出几个单词,让考生汉字标假名,假名写汉字以及根据英文单词写片假名。这一部分就是考基本功了,一般不会出现特别生僻的单词,建议使用N1红宝书和专八文字词汇参考书进行复习。每篇文章最后会有阅读理解的选择题,难度一般,前几年还会考论述题,但是近几年难度有所削减,只考选择题。这一部分考的很基础,尽量不要失分。下一部分近几年新增了中译日的题型。最后一部分则是难度最大的作文。个人觉得作文会是拉开分差的一题,有一年还考了往年的原题,所以建议在考之前把真题所有的作文题写一遍。3. 日语翻译基础这门科目题量比较大。在复习的时候是真的很痛苦,因为又要练习又要背。这门科目的题型基本上没啥大变化,就是外来语、惯用句这些的特别折磨人,我当时整天都处在一个背了忘忘了背的一个状态当中。这门科目的资料除了官网上给出的两本书外,还自己总结了外来语和惯用句(其实就是自己见到一个就写到本子上一个,最后写了好多,背都背不完),大家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不过可以选择性的记录,特别偏的那些就可以放弃。惯用句的话我用了专八的一本书,把里面的惯用句还有自己在复习时见到的汇总到一起,然后每天背诵。到10月底好像自己的这些该背诵的才复习完一遍(好像自己整天都在背诵,要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后来到了11月,天气慢慢冷了,有的时候自己在走廊背书,都会冻的流鼻涕,后来实在冻的受不了就找了走廊里有暖气片的地方复习了,也就很少进教室了。最后就是这门的重头戏了翻译。题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有一点就是翻译都是一段一段的,字数还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都不是特别长。这个就是每天自己练习了,学校官网给的参考书后面也有练习(一定要好好做哦,可能会出原题)。4.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范围比较广泛,这一科就是在考积累。百科知识基本偏重中国的历史文学地理,日本的及其他国家也会有所涉猎,但比重不大,比重排序是中国,日本,其他。这一部因为范围太广,没什么明确的重点,更多靠的是平时积累和现场发挥。考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在备考这一科目时,主要用了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解析及习题详解长孙博的历史学名词解释。历史学名词解释是历史学考研系列教材之一,到对我们的名词解释也有很大帮助。在看书的同时,需要多多翻看自己整理的词汇,寻找一些通用的语言,并善于将名词解释概论在100字以内,习惯了这种答题模式后,考试中即便遇到不熟悉的词,用上套话也能保证自己有话可说。作文我是在新祥旭报了班,新祥旭老师对我进行了作文指导,作文怎么写,平时应该积累什么,这些我都是按照老师上课讲的东西来的,最后老师辅助我整理一个写作模板,考前两个月在背诵写作模板的基础上每周写一篇作文,这样基本就OK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