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分享.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 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分享考研之事终于尘埃落定,我的成绩也不算特别优秀,但拟录取结果出来的那一刻,真的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一直在想等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一定要写一篇经验贴,不管是经验也好教训也好,能给学弟学妹一点帮助就好了,自己一路走来也看了许多经验贴,也受到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帮助,非常感恩,谢谢每一个给过我温暖与鼓励的人。有时候,一篇经验贴我们或许并不能真正学到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方法与复习进度,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按着自己的节奏就好。但我也觉得经验贴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经验吧,也会给人以力量和动力和信心,这些才是弥足珍贵的。写在前面最想说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不忘初心,相信自己。考研这一路也许会遇到许多心态糟糕,自我怀疑的时候,但请不要怕,也不要放弃,只管坚持下去,要知道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也都是正常的,保持自己学习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我们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也许我们会面临许多极度纠结的选择,但请保持初心,选择你自己最想要的。也许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复习的很糟糕,或者是遇到了瓶颈,但请相信自己,努力去寻找解决办法,生活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况且也要记住我们不是要拿满分,心态就会好一点了。政治真的是我最放松的一科,我是快十月了才开始,然后每天学 1-2 小时,有时候一天任务没完成还任性的不学政治。这直接导致了我政治的悲剧。建议早点开始,可以暑假就开始看看马原部分+看马原视频,因为马原哲学部分我觉得还挺不好理解的。别的的话,就是多背诵,多练选择题,总结多选陷阱。自己的分也不算很高,这里只给大家提供一些小经验吧。政治1、政治的复习一般是从暑假或大四开学时开始。这里得提醒那些想要准备大四开学或政治大纲发布后才开始复习政治的同学,备考前期一定要把其他科目(数学、英语、专业课)在相应阶段的复习工作做到位。否则,后期的复习时间会比较紧、时间比较难安排。备考后期,政治是需要多花时间的,特别是临考前有很多东西要背。2、政治是一门性价比比较高的科目,复习时间在总的复习时间中占比算是最低的,但只要把政治该有的复习时间按质按量地落实好,考 70 分左右一般不难,政治就不会拖后腿了。3、政治的高分靠选择题,选择题一定要多练。主观题(分析题)靠的则是答题思路角度的掌握和相关知识点的背诵。关于答题思路角度的分析,大家可参考历年真题的解析和其他相关的资料。4、关于考前押题资料(如肖老的终极预测四套卷、任老的最后四套题),建议大家找几个同学凑钱买一下这些押题资料近几年押的试题,再跟相应年份的政治真题对比一下,你就能知道他们的命中率到底有多高了。要提醒大家的是,别寄托太多希望在押题资料上,近几年的反押题倾向比较明显。踏实复习才是硬道理。5、具体用什么资料,大家找下政治高分的大神发的帖子吧,参考他们推荐的资料。英语英语的话,我自己每天记一个 list,把词汇课课件打印出来每天看一个单元,研究真题三天一章,一天做两天研究句子及不认识的单词,做好笔记,把难得句子以及不认识的单词抄下来,翻译刚开始每天做两个句子,翻译一定要写下来!不要在心里翻译。翻译我参考翻译书,刚开始一周每天翻译都要半个小时,后来速度越来越快,每天三个句子 15 分钟,包括默写出来。17 年 18 年真题没动用来做模拟,单词差不多总的记了 7 遍。英 1 真题就研究了一遍,然后开始英 2,英二还是简单些,两天一套,一天做一天自己解析。有一年得分特别低,一般客观题只扣 7 分左右。这时候英语特别放心了,就开始作文,图书馆借了四五本考研作文书在里面选的作文记,也自己写,我感觉作文准备的不是特别好。英二做了两遍,后来的时间就把英一的所有真题随便做了下,分析没有太认真。新题型很简单,就做真题上的就够了。考试的时候基本上整张试卷没有我不认识的单词。英语我觉得单词是重点,一定要记!数学我考研数学二用的资料是:高等数学书上下(同济版)、张宇高数十八讲、线性代数九讲、张宇经典 1000 题、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基础过关 660 道、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真题全解(有时候觉得张宇那个解析看不大明白时会去看看李永乐的解析是怎么讲解的)、张宇最后八套卷、张宇最后四套卷、李永乐 6+2 以及历年的数学二真题试卷。考研数学有很多视频课,但是因为我的数学并不好,自己觉得如果自己也去跟大班的视频课,其实效率会特别低下,因为视频课的老师和我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完全不能进行沟通,解答我的疑惑和问题。于是后来经过多番打听,在一个学姐的推荐下,我还是报了一个新祥旭考研公共课数学的一对一辅导。他们教数学的老师都是北大、清华、中科院的研究生。而且一对一的辅导,让我随时有疑问都可以提出来,让老师帮忙解答。每一次上课前,我都会自己先把高数书看一遍,并且每看完一个章节就会做课后对应的习题。每天开始复习一个新的章节时会适当回顾前几章的知识点,加强对高数的整体把握能力。然后在做题中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疑问,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提出来。我觉得这样子可能会更加的有成效针对性。听视频课开始后,我会每天安排一段时间听课一段时间做题来检验听课效果(当然听课做笔记是很重要的,因为以后会经常翻起这个笔记)。真题的话我只做了一遍,相对来说真题其实不算特别难,建议大家做一遍然后整理真题上的错题,后期只需要看错题即可。专业课专业课的参考用书:概率论,李贤平,高等教育出版社;数理统计基础,陆璇,清华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周纪芗,中国统计出版社;应用回归分析,何晓群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统计学,贾俊平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7 月开始我主要看茆书,这本书也是专业课复习的核心。在看书的同时我也在 b 站看中科大缪柏其教授的公开课,这位老师水平很高,能将概率论各种定理用易懂的语言描述起来,老人家说话有点慢建议倍速。刚开始看茆书有点吃力,尤其第一张概率计算,如感觉过于吃力可以先只做简单题,等第二遍再做概率难题。按照自己的复习节奏,差不多两个多月刷完了第一遍,在此期间所有的课后习题包括辅导讲义里的补充习题都要做一遍。除了第八章外全做,把错题记在本子里。到十月份对概率论就有了很大的眉目了。第二阶段则再刷一遍,这一边只刷例题,定理与前一遍的错题。可以每天复习专业课前打开目录,回想这章有哪些定理哪些难题,会有所帮助。就这样到了十一月开始刷真题。真题可以先看早期的题目,尽管题目有些怪但不难,而且有时会出现在近几年题中。建议第一遍按题目类型来做,与第一章知识有关抽几天时间做,第二章抽几天来做,依次类推,做完第一遍后再做第二遍。与此同时要勤去图书馆找其他教材,进行补充复习,推荐的为李贤平概率论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推断。由其是统计推断,此书过难,但可以勤翻。不需要做完全书,但是真题出现过的知识点要予以重视。刷完第一遍真题后差不多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此时将茆书再过一遍,完完整整地看完书,再根据真题整理出与真题风格相近地题目,重点针对这些题目,尽量将这些题目刷两遍。由于有时专业课过难,且找不出原题,自己想很难找出解决方法,我当时就是问了一下新祥旭的学长,顺便报了一个专业课辅导班,让老师帮助我查缺补漏。考前最后一周重点复习自己整理的习题,再温习一遍茆书,差不多就可以上战场了。关于考研复试复试的话,具体流程每年差别都不太大。但是面试抽到的问题年年风格都不一样,所以只要表现出自己就好了。面试老师可能不是需要去公司面试一样现场让你做一份 PPT 或者给出个市场分析,更多是在看你的整个人:思维方式、性格之类务虚的东西。面试的问题只要不是答的完全摸不着边应该都可以接受,在复试是否歧视本科比较差的学生上,面试是有一定的偏好的,但是说不上复试歧视,如果你自身条件足够优秀,老师何吝给你一根橄榄枝呢?而且面试只占复试一个很小的部分,专业课笔试、英语听力和英语笔试才是大头,这些考试的给分老师并不知道你的本科,卷子批改时也是严格掩去姓名,所以与其担心是否歧视,好好复习复试才是根本。复试的准备应该是从初试结束开始,但是不必过于紧张,总的来说,复试不需要准备太久,也不是很难,主要是考场上正常发挥,面试时真实展现自己就好了。至于是否报考研班、是否找研友、什么时候开始复习?这类问题都是很主观的决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做决定。考研班毕竟是有老师在给大家上课,所以有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答,对于自学能力比较弱或者自学的比较辛苦的同学,为了提高效率完全也可以报,我报了新祥旭考研的辅导班,感觉当然是有所提高,有不会的可以随时问辅导老师,比自己去研究查资料好太多了清楚方便明了。对于第二个问题,研友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别人都在自习自个也不好意思玩。而且因为考的学校和专业都不一样,所以没啥竞争关系,互通有无,分享信息和资料。对于第三个问题,战线不要拉太长,半年时间就够了,研究生考试考的就是公平,一切都是最后分数说话,所以建议较好高校的同学们不要太掉以轻心。落到具体时间得看自己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