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MTI百科知识资料之先秦文学楚辞.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考研MTI百科知识资料之先秦文学楚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考研MTI百科知识资料之先秦文学楚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 MTI 百科知识资料之先秦文学楚辞1、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囯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2、九歌:是屈原在楚囯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3、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 170 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敢于批判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全诗以四言为主,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错落,圆转活脱,被认为是“千古奇文”。4、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囯诗人。战囯末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共有 25 篇,篇目为: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宋玉:(约公元前 298 年-约公元前 222 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人,楚国文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 16 篇。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