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二)考研资料.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吉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二)考研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 年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二)一、解释下列名词(3X10 分)中介语,迁移,功能教学法,言语技能,教学评估,HSK,学习策略,测试的效度,跨文化交际,文化休克二、简述题(4X10 分)1、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2、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4、什么是语言结构类型?对第二语言教学有什么意义?三、论述题(55 分)1、试论语言的符号特征(20 分)2、在听到对方夸奖时,美国人总是说“谢谢”,而中国人则说“哪里哪里”“过奖了”之类的话,请你阐述一下上述现象。(15 分)3、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汉语国际教育。(20 分)四、案例分析与写作(25 分)请依据下面给出的材料,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调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 1000 字)材料:玛丽是位美国老师,从芝加哥来北京教书。她在讲课时学生不断地记笔记,但没有人提问题。虽然一再鼓励他们提问,但是收效不大。她认为学生对她的讲课缺乏兴趣,但又发现学生常常在课后或课间问她问题,她指定学生读课后参考书,但她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没有读。她把学生邀请到她的房间与他们聊天,但是他们都比较拘谨。有的学生把她书桌上的东西拿起来看,事先也不征求她的同意。面对这一切,她感到沮丧,她觉得她很可能在教学上不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