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82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大纲.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82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82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82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82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82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3 科目名称:民族理论与民族 政策I. 考查目标民 族 理 论 与 民 族 政 策 科 目 考 试 内 容 涵 盖 民 族 理 论 学 科 体 系 基 本 知 识 、 民 族 实 体 理 论 、 民 族发 展 理 论 、 民 族 关 系 理 论 、 民 族 问 题 理 论 、 民 族 政 策 及 其 相 关 的 理 论 前 沿 、 社 会 热 点 和 重 大 事 件分 析 等 方 面 的 内 容 。 考 查 考 生 系 统 掌 握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理 论 与 政 策 学 科 的 基 本 知 识 、 基 本 理 论和 基 本 方 法 及 认 识 、 分 析 、 判 断 和 解 决 相 关 问 题 的 能 力 和 水 平 。II. 考 试 形 式 和 试 卷 结 构一 、 试 卷 满 分 及 考 试 时 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全部为必答题。考试内容包括民族理论学科理论体系、民族实体理论、民族发展理论、民族关系理论、民族问题理论、主要民族政策以及上述相关理论与政策的现实延展性内容。四、试卷题型结构名 词 解 释 4 小 题 , 每 小 题 5 分 , 共 20 分简答题 4 小题,前两小题每题 15 分,后两小题每题 20 分,共 70 分论述题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考查范围第一部分:民族理论一、民族理论学科理论体系【考查目标】1. 掌 握 民 族 理 论 学 科 的 研 究 对 象 和 理 论 体 系2. 正 确 理 解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理 论 的 含 义 及 发 展9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一) 民族理论学科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1. 民 族 理 论 学 科 研 究 对 象2. 民 族 理 论 学 科 研 究 内 容3. 民 族 理 论 学 科 的 理 论 体 系4. 民 族 理 论 学 科 的 研 究 方 法(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含义及发展1.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理 论 的 含 义2.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理 论 的 形 成 与 发 展二、民族实体理论【 考 查 目 标 】1. 理 解 民 族 概 念 及 民 族 形 成 的 相 关 理 论 知 识2. 正 确 理 解 民 族 基 本 属 性 和 民 族 基 本 特 征3. 正 确 理 解 民 族 结 构 、 民 族 素 质 及 其 相 互 关 系(一) 民 族 概 念 和 民 族 的 形 成1. 民 族 概 念 及 其 历 史 发 展2.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定 义 的 产 生 及 其 发 展3. 民 族 形 成 的 时 间 和 条 件4. 民 族 形 成 的 途 径 和 规 律(二)民族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1民族的基本属性2. 民 族 的 基 本 历 史 类 型3. 民 族 的 基 本 特 征4. 民 族 与 其 他 人 们 共 同 体 的 关 系5. 民 族 与 国 家6. 民 族 与 宗 教7. 民 族 识 别8. 民 族 意 识(三)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1. 民 族 结 构2. 民 族 素 质3. 民 族 结 构 与 民 族 素 质 的 关 系10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三、民族发展理论【考查目标】1. 了 解 和 掌 握 民 族 发 展 的 基 本 规 律 、 基 本 内 容 和 基 本 模 式2.掌 握 民 族 发 展 的 基 本 条 件 和 环 境3.认 识 和 掌 握 民 族 发 展 中 的 特 殊 现 象4.正 确 理 解 民 族 消 亡 的 一 般 规 律(一) 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1.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2.民 族 发 展 的 基 本 内 容3.民 族 发 展 的 基 本 模 式4.民 族 发 展 的 基 本 趋 势(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环境1.民族结构与民族发展2.民 族 素 质 与 民 族 发 展3.民 族 关 系 与 民 族 发 展4.自 然 环 境 与 民 族 发 展5.社 会 环 境 与 民 族 发 展(三)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1.民族同化2.民 族 分 化3.民 族 组 合(四)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1.民族融合2.民 族 同 化 与 民 族 融 合 的 区 别3.民 族 消 亡四、民族关系理论【考查目标】1.正 确 理 解 民 族 关 系 理 论 基 本 概 念2.认 识 和 掌 握 民 族 关 系 的 发 展 规 律3.认 识 和 掌 握 民 族 关 系 调 控 的 内 涵 、 机 制11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一)民族关系理论基本概念1. 民 族 交 往 、 民 族 矛 盾2. 民 族 关 系 的 含 义3. 民 族 关 系 的 基 本 内 容 与 性 质4. 民 族 关 系 的 过 程 与 类 型(二)民族关系发展规律1. 民 族 关 系 的 核 心 问 题2. 民 族 关 系 的 特 点 、 影 响 因 素3. 民 族 关 系 发 展 的 基 本 条 件 、 基 本 趋 势(三)民族关系调控1. 民 族 关 系 调 控 的 含 义 及 其 类 型2. 民 族 关 系 调 控 的 原 则 、 政 策 、 措 施3. 民 族 关 系 调 控 机 制五、民族问题理论【考查目标】1. 正 确 理 解 民 族 问 题 的 基 本 概 念2. 认 识 和 理 解 民 族 问 题 与 社 会 发 展 问 题3. 正 确 认 识 民 族 问 题 的 发 展 规 律(一)民族问题概念1. 民 族 问 题 的 涵 义2. 民 族 问 题 的 产 生 根 源 、 发 生 范 围 和 存 在 时 间3. 民 族 问 题 的 基 本 内 容4. 民 族 问 题 的 基 本 性 质5. 民 族 问 题 的 基 本 特 性(二)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1. 民 族 问 题 是 社 会 总 问 题 的 一 部 分2. 民 族 问 题 与 阶 级 问 题 的 关 系3. 民 族 问 题 与 社 会 革 命 和 建 设 的 关 系(三)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1. 影 响 民 族 问 题 发 展 变 化 的 因 素2.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民 族 问 题 的 主 要 表 现 形 式3.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民 族 问 题 的 长 期 性12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4.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民 族 问 题 的 特 点第二部分: 民族政策一、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考查目标】1. 了 解 民 族 政 策 的 含 义2. 理 解 民 族 政 策 的 基 本 特 点 与 类 型3. 掌 握 民 族 政 策 的 基 本 功 能(一)民族政策的含义(二)民 族 政 策 的 基 本 特 点(三)民 族 政 策 的 基 本 类 型(四)民 族 政 策 的 基 本 依 据(五)民 族 政 策 的 基 本 原 则(六)民 族 政 策 的 基 本 功 能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考查目标】1. 理 解 和 掌 握 民 族 平 等 和 民 族 团 结 政 策 的 含 义2. 理 解 和 掌 握 民 族 平 等 和 民 族 团 结 政 策 是 我 国 民 族 政 策 的 总 政 策 的 地 位3. 了 解 民 族 平 等 政 策 的 保 障(一)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1. 民 族 平 等 、 民 族 团 结 的 含 义2.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平 等 的 含 义3. 新 中 国 的 民 族 平 等 的 含 义(二)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总政策(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的贯彻实施1. 我 国 实 现 民 族 平 等 的 法 律 保 障2. 少 数 民 族 平 等 权 益 保 障 的 机 制3. 民 族 平 等 权 利 的 保 障13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考查目标】1 .理 解 和 掌 握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的 概 念 和 内 容2 .理 解 和 掌 握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是 我 国 一 项 基 本 政 治 制 度3.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发展与实践(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及内容1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的 概 念2 .我 国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的 特 点3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的 内 容(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是 解 决 我 国 民 族 问 题 的 基 本 政 策2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是 解 决 我 国 民 族 问 题 的 基 本 形 式3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是 我 国 解 决 民 族 问 题 的 基 本 政 治 制 度4 .民 族 自 治 地 方 自 治 机 关 的 建 设 和 自 治 权 的 完 善(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发展与实践1. 中 国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思 想 的 提 出2. 中 国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理 论 的 形 成 与 发 展3. 中 国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政 策 的 实 践四、民族干部政策【考查目标】1. 理 解 和 掌 握 培 养 和 任 用 少 数 民 族 干 部 的 必 要 性 和 重 要 性2. 了 解 和 掌 握 我 国 培 养 和 任 用 少 数 民 族 干 部 的 方 针 政 策3. 了 解 新 中 国 民 族 干 部 工 作 的 实 践 和 成 就(一)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 少 数 民 族 干 部 的 特 点 和 优 点2. 少 数 民 族 干 部 的 重 要 作 用3. 培 养 和 任 用 少 数 民 族 干 部 的 重 要 意 义(二)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1. 培 养 少 数 民 族 干 部 的 方 针 、 原 则2. 培 养 少 数 民 族 干 部 的 政 策 、 措 施3. 新 中 国 民 族 干 部 工 作 的 实 践 和 成 就14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五、民族经济发展政策【考查目标】1. 理 解 和 掌 握 加 速 发 展 少 数 民 族 经 济 的 必 要 性 和 重 要 性2. 了 解 和 掌 握 发 展 少 数 民 族 经 济 的 方 针 和 政 策3. 认 识 和 了 解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的 成 就 和 问 题(一)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 加 快 发 展 少 数 民 族 经 济 的 必 要 性2. 加 快 发 展 少 数 民 族 经 济 的 重 要 性(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和政策1. 新 世 纪 新 阶 段 民 族 工 作 主 题2. 发 展 少 数 民 族 经 济 的 方 针 、 政 策(三)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建 立 和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必 要 性2. 发 展 和 完 善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3. 少 数 民 族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问 题六、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考查目标】1. 理 解 民 族 教 育 对 民 族 发 展 的 重 要 影 响2. 掌 握 党 和 国 家 对 少 数 民 族 教 育 的 政 策3. 理 解 民 族 文 化 对 民 族 发 展 的 重 要 作 用4. 了 解 和 掌 握 党 和 国 家 的 少 数 民 族 文 化 政 策(一)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1. 民 族 教 育 对 民 族 发 展 的 重 要 作 用2. 民 族 教 育 的 发 展 状 况 及 存 在 问 题3. 民 族 教 育 的 特 点(二)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1. 民 族 教 育 政 策 、 法 制 对 民 族 教 育 发 展 的 重 要 作 用2. 民 族 教 育 政 策 、 法 制 建 设 状 况 及 存 在 的 问 题3. 加 强 民 族 教 育 政 策 、 法 制 建 设 , 加 速 发 展 民 族 教 育 事 业(三)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四)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15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七、民族语言文字政策【考查目标】1. 了 解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的 发 展 规 律 和 作 用2. 正 确 理 解 和 掌 握 马 克 思 主 义 对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的 态 度3. 了 解 和 掌 握 党 和 国 家 对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的 政 策(一)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和作用1.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的 发 展 规 律2.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的 特 点3.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的 作 用(二)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三)新中国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政策1. 我 国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的 状 况2. 党 和 国 家 的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政 策3. 党 和 国 家 贯 彻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政 策 的 措 施八、民族风俗习惯政策【考查目标】1. 了 解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的 概 念 与 特 性2. 理 解 并 掌 握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的 社 会 功 能 与 作 用3. 理 解 和 把 握 党 和 国 家 对 少 数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的 政 策(一)民族风俗习惯及其特性1.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的 概 念2.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的 形 成3.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的 特 性(二)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三)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1. 党 和 国 家 对 少 数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的 政 策2. 民 族 风 俗 习 惯 的 保 持 或 改 革九、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考查目标】16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1. 了 解 宗 教 及 其 社 会 作 用17新祥旭考研 辅导咨询 VX: 150102471082. 掌 握 少 数 民 族 宗 教 信 仰 状 况 及 特 点3. 理 解 并 掌 握 全 面 贯 彻 党 和 国 家 的 宗 教 信 仰 自 由 政 策(一)宗教及其社会作用1. 宗 教 的 含 义2. 宗 教 的 产 生 根 源3. 宗 教 的 本 质 和 社 会 作 用4.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对 宗 教 的 态 度(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及特点1. 我 国 少 数 民 族 宗 教 信 仰 的 基 本 情 况2. 我 国 宗 教 信 仰 问 题 的 基 本 特 点3. 社 会 主 义 时 期 宗 教 问 题 的 长 期 性(三)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 党 和 国 家 的 宗 教 信 仰 自 由 政 策 内 容 及 依 据2. 全 面 正 确 理 解 宗 教 信 仰 自 由 政 策3.积 极 引 导 宗 教 与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相 适 应第三部分:延展性考查内容【考查目标】1. 了 解 和 掌 握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理 论 与 政 策 学 科 的 理 论 前 沿2. 正 确 运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理 论 分 析 现 实 问 题一、学科理论前沿二、相关社会热点三、重大事件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