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经验分享学渣必看.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经验分享学渣必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经验分享学渣必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经验分享学渣必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经验分享学渣必看摘要:笔者是 17 年艺术与科学专业考研的老姐姐,现在已经被录取啦。在复习准备的时候也是苦于基本没有心得与资料,没有同学可以交流专业学习上的困惑,摸着石头跌跌撞撞过河。于是,当时就发了个愿,如果考上了,一定要写帖子回报社会。这个专业说实话比较小众,但是这不意味着很好考。每年招生计划是 3 人,我估摸了一下全国有十来人考吧。能来报考这个专业的,我想,都是对人类境况与自身处境有所思考的,想一探科学、艺术二者之于我们为何的。或者,是对最先进的科技,VR,AR,MR,大数据,电子竞技等等情有独钟,想从艺术方面探索这些技术与媒介。又或者,是敏感于新媒体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艺技合一”,甚至是想用前沿理论与方法,开拓传统艺术的边界的。无论哪种,选择了这个专业的同学,只要是真心感兴趣想有所产出的,都是“热情的理性主义者”。欢迎大家前来报考,一起交流!本人情况:本科学习新闻,已经毕业在实习了,去年八月,在网上看认知科学的一些书目时,突然发现传媒大学有这个艺术与科学专业,读过招生简章以后超激动没多想,就决定要为着这个专业辞职考研了。从八月底开始着手准备,到十二月底初试。差不多四个月时间(当然,这导致了我后期的学习非常紧张,精神每天都绷得很紧)。想报考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专业参考书:【艺术与科学基础】现在,请大家把【艺术与科学基础】大纲拿出来,我们要进行听写开玩笑的。把大纲拿出来,一章一章地帮大家把大纲和参考书对应起来。认知科学智能科学这两本都是史忠植教授的,两本内容差不多。择其一(你想都看看也行)。这两本书基本涵盖艺术与科学基础的大纲百分之七十。对应大纲的(一)到(八)节。(九)节,色彩光学,我看的书是保罗芝兰斯基和玛丽费希尔那本色彩概论。可以自己上网搜罗一下知识点,当名词解释来准备就行。(十)节,音乐声学,我用的书是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和龚镇雄教授的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 midi原理及应用。后面这本名字很长的书,是很经典的音乐声学教材,里面还有几章谈到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可以积累一些很好的名言和例子啦!同样,这一部分也是当作名词解释的程度来掌握。(十一)节,艺术心理学。这一部分就要注意了,有几年出过大题,也就是要作为论述来练习。用的书是王令中教授的视觉艺术心理美术形式的视觉效应与心理分析。这本书我要推荐一下。语言生动,层层递进,可以看到作者的逻辑线和对美的体验反思。平时休息的时候拿来读也很不错。另外一本就是吕景云这本艺术心理学新论。这本怎么说呢,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理论的风格。不过作为官方参考书,肯定还是要看的了。在准备艺术心理学这部分的时候,多看看阿恩海姆的书和相关论文!帮助很大!这部分准备充分了,对答好论述题很有必要。另外,在看这一部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知识点和前面能串起来了。咱们学的,不就是人是怎么感知世界和美的(视觉听觉等感知),怎么认知这是美的(艺术心理学与美学哲学文艺学理论甚至神经美学),怎么样可以更好地接受与创作艺术与美(包括 vrar 在内的新媒介、用户体验、艺术风格的提炼、艺术通过新科技媒介的传播)等等吗?上面括号里的内容,基本也是这门考试的粗略范围了。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一点点串联起来的一个脉络。当时脑袋里画了一个超大的 mindmap,此处略微写一些,权当抛砖引玉。(另外,有的书买不到实体,我就发了 pdf给淘宝上的打印店做出来,看个人习惯了,自己比较喜欢在书上做笔记,写联想的东西。)【综合考试艺术学】这一门,对于一个三跨生的我来说,得承认轻敌了。艺术学是一套体系知识,有几种主流的分类方法。从过程上分类的话可以分为艺术的创作、传播、欣赏三部分(这个套路一定要记得,不管答什么题都可以用这三个方面万能分析)。那两本经典的艺术概论艺术学概论还是要看,而且【例子】和【名言】一定要熟!虽然师姐我当时就没买这两本书,直接报了新祥旭考研班,专业课针对性还是不粗的,哈哈。班的作用就是帮你总结好,记忆和深入思考的部分还是要自己多练习。好了,祝大家金榜题名 考研顺利!高分咨询扣扣:三三六四三四二二八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