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842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考研真题.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842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考研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842 考试科目名称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本考试科目共 3 页,第 1 页)杭 州 师 范 大 学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842 考试科目名称: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说明:1、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一、简答题(本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2、简述探究学习的含义。3、简述实作评价的含义。二、材料分析题(本题 30 分)4、有位生物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评课时,有的说这堂课教学内容合理、层次清楚、节奏紧凑、重点突出、学生活动充分,教师的提问经精心设计,学生的回答也清晰明了,是一堂好课。有的说课堂上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既然学生都能回答了,这堂课就没有必要上。请问,对这一堂课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三、论述题(本题共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5、请谈一谈你对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理解。6、为什么要在中学开设生物学课程?四、教学分析题(本题 50 分)7、下文为张老师公开教学细胞与能量的部分实录,请仔细分析,并回答文后的问题: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842 考试科目名称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本考试科目共 3 页,第 2 页)(二)合作学习,新知探索1细胞内能量的转化【播放视频】播放视频“细胞内能量的通用货币ATP” 。【组织活动】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刚才的视频为学习的材料,探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究竟来源于哪儿?其中又进行了怎样的转化?最终又去了哪里?(讨论前分配好各组任务,组织各小组组长负责协调统筹工作)【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以流程图的形式画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来源、转化过程及最终的去路。小组间可以互作点评和补充。【讲述】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回过来思考尚未解决的疑惑:当我们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时,能否直接利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生】(不能)【追问】那利用的是何种形式的能量?【生】(ATP)【过渡】对。我们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时,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首先转化成 ATP,ATP 能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所以我们形象地称 ATP 为“细胞内能量通用的货币” 。2ATP 的化学组成和作用【设问导入】那么为什么 ATP 能取代糖类,成为“细胞内能量通用的货币”呢?我们不妨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观点来探究 ATP 的结构。【组织活动】小组合作学习,阅读书本 P.50 页内容,探究 ATP 的化学组成、作用。 (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习课本的习惯,并增强其参与小组合作性学习、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小组展示】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说出构成 ATP 的元素种类和 ATP 的结构组成,并在黑板上写出 ATP 的结构简式。【学生活动】倾听同学的回答,并且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 (学生在该过程中养成批判性思维)【PPT 展示 】展示 ATP 的分子结构式,标出 ATP 三大部分结构;并动态演示 ATP 中能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题 纸2013 年 考试科目代码 842 考试科目名称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本考试科目共 3 页,第 3 页)量储存和释放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情况(图 1) 。图 1 ATP 的结构及其水解反应【讲述】ATP 分子由 1 个核糖、1 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其中核糖是一种含有五个碳原子的重要戊糖,腺嘌呤是一种含氮碱基,而磷酸基团是一种带电基团。【设问】这里请大家思考磷酸与磷酸基团能否等同起来?【生】(能/不能)【教师活动】在黑板上表示出磷酸分子的结构式,并画出磷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带电基团的变化过程。 (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铺垫,引导学生明确磷酸与磷酸基团的区别,完成概念的转变)【讲述】ATP 能成为细胞内能量通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不稳定、易水解,且水解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就可以用作细胞生命活动所需。问题:张老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优点?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实践时,会面临哪些挑战?请结合本案例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