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 题 纸2018 年 考试科目代码 827 考试科目名称 公共政策学 (本考试科目共 5 页,第 1 页)杭 州 师 范 大 学2018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827 考试科目名称: 公共政策学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公共政策分析2.公共政策系统3.公共政策议程4.公共政策终止5.风险型决策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公共政策法律化的内涵。2.简述爱德华的政策执行模型。3.简述不确定型决策的解决方法。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的支持联盟框架。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举例论述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2.举例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主张。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 题 纸2018 年 考试科目代码 827 考试科目名称 公共政策学 (本考试科目共 5 页,第 2 页)四、案例分析(45 分)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住房体系以建立在单位制基础上的住房公有、实物分配、租住制为主要特征。国家借助地方政府和单位垄断了住房的投资、建设、分配、管理和维养。尽管这种与社会主义计划体制相适应的住房制度能为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但也导致了不少问题和弊端,主要包括住房极度短缺、住房条件恶劣,房屋质量差、缺乏维养,以及分配过程中存在腐败等。这样的住房体制一方面使政府面临难以承受的住房投资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则被迫忍受糟糕的居住条件。显然,住房公有的福利分房体制难以维持。为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居民住房条件,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中国政府开始进行住房制度改革。整个住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改革以单位为基础的福利住房体制,实现住房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而国家的各种相关住房政策,也是围绕这一方向展开,包括土地供应制度、住房融资方式、产权改革、房地产业的管理等。住房体制实行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通过住房市场化满足了个人住房需求。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全国各地对住房的需求迅速加大。特别是 1998年货币化改革以来,由于单位不再直接提供住房,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只能通过房地产市场解决,从而推动了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然而,伴随而来的房价猛涨、住房投资激增、住房不公的扩大等问题,使得住房问题成为舆论和老百姓谈论的中心话题和争议的焦点。第一,房地产投资迅速增长与投资过热。2004 年全国房地产投资额 13158 万元,这一数字是 1997 年的 4 倍多。房地产投资的年增长率,从 1998 年的 13.7%迅速提高到 2003、2004年的 30%左右;房地产投资额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从 1997、1998 年的12%迅速提到近几年的 20%左右。住房投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反映出政府通过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偏好;另一方面住房投资过热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金融信贷风险增大,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等问题迅速凸显,各种能源、电力、建材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涨价都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学者警告房地产甚至可能“要挟整个中国经济” 。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纷纷表示对此关注,国家发改委和银监会都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 题 纸2018 年 考试科目代码 827 考试科目名称 公共政策学 (本考试科目共 5 页,第 3 页)在不同场合提醒要控制投资和金融风险,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房地产投资过热可能导致的消极后果。第二,商品房价格迅速上涨。除 1999 年的微调之外,商品房价格一直呈上升态势,而且上升速度越来越快。过高的房价成为普通公民抱怨政府和谴责开发商的焦点。2004 年的房价涨幅甚至激增至 15%,在个别地区房价涨幅甚至接近 30%。与此同时,住房投机已经从大城市迅速波及到许多中小城市。房价的迅速增长,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担能力,2004 年中国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 9421 元,按照每户 3 人计算,每户可支配收入为 28263 元,按照37.7%的恩格尔系数来算,除去食品支出外还剩下 17608 元,2004 年全国平均房价为 2714 元/平方米,一套 70 平方米的住房需要 19 万元,三口之家需要工作 11 年才能负担这样一套住房,这远大于国际上房价收入比在 36 倍之间的合理标准。如果考虑中国在医疗、教育、退休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大部分居民必须储蓄以支付这些社会福利和保障,他们的住房承受能力更弱。第三,住房供给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商品房的大量空置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严重不足。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到 2005 年 11 月末已经达到 1.14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 14.2%。假设按照每户 70 平米来估算,足以提供 162.8 万户住房,相当于大约 500 万居民所需。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和面积这两个指标在全部住房投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4 年全国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仅为 606 亿元,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为 4.6%,同比下降 1.5%个百分点。由于政府监管不严和房地产商的不规范操作,许多经济适用房项目成为高档住宅,甚至引发了对经济适用房制度本身的极大争议。由于住房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 、稳定发展,还与民众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如果解决不好,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中央政府对住房领域的问题非常关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求抑制房价,防止房地产投资过热,消除房地产泡沫的风险。2005 年 3 月 26 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58 号) ,明确指出“部分地区投资性购房和投机性购房大量增加,以及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开发建设成本提高等,导致一些地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八条解决意见。在 4 月 2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 题 纸2018 年 考试科目代码 827 考试科目名称 公共政策学 (本考试科目共 5 页,第 4 页)总理再次指出房地产市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八项措施引导和控制房地产市场,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商品房结构、严格土地管理、保证中低价位、住房的有效供应,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金融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4 月 30 日,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和银监会七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对住房供应结构、土地供应调控、住房转让营业税、房贷管理、优惠政策的适用标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以及市场监测 8 个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政策措施。然而,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成效似乎不大。在 2005 年抑制投资过热的背景下,全国房地产投资额在 2005 年 111 月已经达到 13240 亿元,同比再度增长 22.2%,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甚至创了新高,超过了 20%。2005 年 17 月房价增长率高达 9.7%,仅仅 7 个月房价增幅就是 2003 年的两倍多。与此构成明显对比的是,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在 2005 年 111 月仅完成 477 亿元,同比下降 8.8%;相反,商品房空置面积却增长 14.2%。也就是说,政府调控房价和住房投资的相关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虽然政策效应可能滞后,但广州、深圳、北京等城市下半年以来房价上涨的事实,说明政府调控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不会很大。思考题:1. 从政策网络的角度,分析房地产市场涉及的网络主体,并说明事由。 (20 分)2. 基于政策网络治理,提出打开住房政策封闭网络以应对房地产问题的对策。 (25 分)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命 题 纸2018 年 考试科目代码 827 考试科目名称 公共政策学 (本考试科目共 5 页,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