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哲学学科简介.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哲学学科简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哲学学科简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哲学学科简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西南大学考研辅导班: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哲学学科简介西南大学哲学学科可追溯到 1948 年梁漱溟先生创办的勉仁文学院哲学系(系主任梁漱溟)。该院 1950 年并入西南师范学院,是为西南大学哲学学科之滥觞。经吴宓、丘晓、苏天辅、秦朝亨、柳文超等前贤努力,哲学学科逐步发展。1960 年,政教系创办哲学专业并招收首届哲学专业学生,次年停办。1978 年,哲学本科招生,次年停招。2002 年,哲学系恢复重建。1981 年开始招收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 年获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3年获逻辑学博士授权点(何向东教授领衔申报),实现重庆市文史哲博士授权点零的突破;2006 年获美学博士授权点(代迅教授领衔申报);2009 年获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 年获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2 年获评重庆市重点学科。哲学学科特色与优势一、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特色鲜明。在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方法论、环境哲学与经济哲学、古希腊哲学、中国先秦哲学、西方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政治哲学、宗教管理学、宗教哲学与宗教对话、科学哲学、美学等方面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了学科的研究特色。目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也是重庆市逻辑学学会、重庆市伦理学学会、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重庆市自然辩证法学会等重庆市哲学一级学会法人代表单位。二、学科积淀深厚、建设成效显著。经半个多世纪的积淀,目前已建成逻辑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逻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2010)、逻辑学 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庆市级教学团队(2010),并建成 2 个重庆市重点人文研究基地(西南大学文化哲学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2003;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2006 )、1 个部委级研究基地(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西南大学基地,2015)、3 个校级研究机构(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暨西南宗教管理研究中心,2003/2008;西南大学科技哲学与生态文明研究所,2008 ;西南大学应用伦理研究所,2016 )。2016 年始,出版缙云哲学文库大型系列丛书,创办应用伦理研究辑刊。三、团队结构合理,教学成果显著。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28 人,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9 人,讲师 9 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2 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在外校获最后学历者均占 89%,10 人具有 1 年以上海外留学、访学经历。哲学学科团队 40 岁以下教师占总人数的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46%,年龄结构合理,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2011 年至 2015 年招收本科生 156 人,招收硕士研究生 165 人,招收博士生 21 人,本科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 6 项,研究生获市级优秀毕业论文奖 5篇、校级 12 项,教师获全校教学比赛一等奖 1 项。2009 年始,每年举办一次哲学月活动。2015 年始,举办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四、学术研究深入、整体水平领先。2011 年至 2015 年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23 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 项、重点项目 4 项、一般项目 7 项,共 11 篇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SCI、 EI、AHCI)收录,115 篇论文被 CSSCI 收录(其中在哲学研究发表 11 篇,在哲学动态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52 篇),在人民出版社等著名出版社出版专著 19 余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 6 项。并承担市级、校级教改研究项目各 2 项,将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五、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提升国际化水平。哲学学科近五年承担国际合作项目 4 项,先后邀请世界著名大学著名学者讲学 40 多人,其中外籍专家 20 人,长期有 2 名外籍教师开设专业课程,选送部分研究生到国外访学。2009 年主办第二届逻辑、理性与互动国际会议,2012 年主办第二届东亚逻辑、语言与计算国际会议;2011 年主办中英美哲学暑期班和中日伦理研讨会;2009 年始,每年举办一次佛教与基督教比较学术研讨会。2014 年起举办宗教与伦理学术论坛。六、注重社会服务、服务地方思想文化建设。发挥哲学学科服务重庆地方思想文化建设的功能,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近五年承担横向课题 14 项,经费共 91 万元。主持完成地方政府委托的北川灾后宗教文化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德润合川”等项目,开办重庆市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培训班、全国逻辑学师资网络培训课程、宗教管理网络教育大专班。目前与大渡口、合川、巴南、秀山等地方政府签订服务协议。哲学在服务社会中落地生根。新祥旭一对一考研辅导最基本的特征是一个老师专门辅导一个考研的学生,区别于学校中的很多学生听一个老师讲课的大班上课形式。从教育的本质看,只有互动才能够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而一对一是教育能够互动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大班上课形式,互动很难有效展开。正因为如此,在传统学校教育课堂之外,新祥旭大力推广一对一辅导的教育培训模式。人们常说的一对一辅导全称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是由专门的个性化教育辅导机构针对每个学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并由每个学生所配备的教学团队加以实施执行(包括一位专业教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潜能开发专家+励志拓展专家+专职班主任),通过全方位、策略性地辅导,不仅使学生掌握一种切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改善不良学习习惯,稳固提升学科知识,而且在树立自信,完善人格、为人处事等方面均得以提升。更多考研详情或者考研辅导请咨询:新祥旭游老师手机微信同号:152071264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