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2020 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学校简介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 1944 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 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 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 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 70 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 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 38 万余人,形成了“ 抱道不曲、拥书自雄” 的学风和“ 淳厚博雅、知行合一” 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程光旭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 2800 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 2000 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 21 个学院、1 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 ,有68 个本科专业,18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 ,24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 9 个领域) 。有国家重点学科 4 个,4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68 篇博士论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称号;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 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3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 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4 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 1 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 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 1 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18 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 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 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1 个,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1 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2 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 5 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 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学校现有教师 1800 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9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72%。教师中有教授 470 余人,副教授 700 余人。双聘院士 7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4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6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2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 人,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人才 3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 42 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3 个,陕西省“三秦学者”1 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三五”人才、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 六个一批” 、省级教学名师、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入选者 53 人,省科技新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计划入选者 50 人。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7509 人,研究生 18229 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 8698 人,非全日制研究生 9531 人) ,各类留学生 1200 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 90164 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8 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99 项;11 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 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8 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建设专业 9 个,培育专业 9 个) ;2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 个项目(包含 10 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9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8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2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3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 门课程被评为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近 5 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157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63 项,教育部项目 149 项。出版著作 775 部,发表学术论文 6224 篇,117 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共争取纵向科研项目 1276 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2 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1 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 1 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出版及参编学术著作 166 部,其中专著 78 部,发表学术论文 8118 篇,64 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授权专利 1042 项,其中发明专利 836 项,国外发明专利 2 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民族教育工作,大力弘扬“厚德敦行” 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被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体) ”,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 5.78 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 436 万册,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81 个平台,241 个数据库。学校还设有教育博物馆,由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四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 、 当代教师教育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 11 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成立已三十余年的学校出版总社是全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高校出版社之一,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网络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出版传媒企业,在人文学术、大众文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出版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先后有 600 余种图书获国家或省部级大奖,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编辑出版有四十多年办刊历史的 8 种中学教学参考专业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学术期刊,其中 7 种刊物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亚美尼亚等 30 多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 130 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学校自 1965 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培养了来自全球 103 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 6700 余人。学校设有“ 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HSK 汉语能力考试中心”,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在美国建有 2 所孔子学院。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百年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首批陕西省示范高中,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各级政府、知名企业合作举办了锦园国际学校、西安市曲江一中、奥林匹克花园学校、绿地浐灞小学、万科小学等 20 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当前,陕西师范大学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二、报考说明(一)招生计划2020 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全日制研究生 2000 余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200余名。最终招生人数以 2020 年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二)接收推荐免试生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各招生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校在哲学、理论经济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均可招收直博生,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阅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生简章及目录。(三)协同创新中心和交叉学科平台招生试点我校于 2014 年起开展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和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硕士研究生改革试点工作,欢迎相关专业考生报考(具体情况详见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目前我校协同创新中心有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国际长安学协同创新中心(国际长安学研究院) 、陕西表界面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秦巴山区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交叉学科平台有边疆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学习科学、化学生物学、复杂性科学、能源新材料与器件、民族历史学、量子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等。各协同创新中心及交叉学科平台以国家和区域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广泛协同社会资源,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搭建起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四) “1023”专项计划招生试点我校 2020 年将继续开展“以边疆安全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1023”专项计划)的招生试点,欢迎志愿从事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并符合条件的考生(其中生源为西部边疆地区,2020 年招生限定省区为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陕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报考。“1023”专项计划在 7 个研究方向招生(相关专业见学术型硕士招生目录备注中的字母标识):A 西部边疆政治与安全问题研究;B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C 西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D 西部边疆宗教问题研究 ;E 西部边疆农村社会发展研究;F 西部边疆教育发展研究;G 西部边疆环境与社会问题研究。申请该计划的考生网报时,须在备注中填写研究方向的字母代码,请勿填其他内容。(五)报考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 2 年(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以下条件: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有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 3000 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代码:6122)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报考须符合前款(3 )中、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 12 门的课程成绩单(由就读学校教务部门提供)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须征得就读学校同意,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6.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7.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8.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六)单独考试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单独考试考生仅限报考我校招收专业目录注明的专业。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 2 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3.单独考试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代码:6122 )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单独考试考生。(七)考生资格审查各报考点在现场确认时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初次审核。我校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将再次进行核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取消复试资格。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 ,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录取的录取资格无效。(八)报名方式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两个阶段。1.网上报名:时间为 2019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19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考生在此期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 ,上网填写、提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交报名信息。网上报名使用学信网统一账号,无学信网账号的考生可提前实名注册,并登陆学信档案核实自己的学籍学历信息是否正确。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填报报考信息时应严格按照我校专业目录上的要求选择报考院系、专业和考试科目,并认真校对个人基本信息和报考信息和考试科目信息。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现场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未完成核验的不予现场确认。2.现场确认时间:2019 年 11 月 10 前(具体时间请考生及时关注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 。考生需本人持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报考材料,凭报名号到考点指定地点确认网报信息、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和照相。未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九)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时间:2019 年 12 月 21 日至 22 日考试地点:由报名点安排。(十)体检体检安排在考生复试期间进行,具体要求在复试前通知。体检标准: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 3 号)及其他上级部门要求。(十一)复试及录取1.报考我校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分数 A 类线要求后,我校将适时组织安排复试。复试、调剂、体检、录取等工作将根据教育部、陕西省招办的安排和部署,按照“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与我校有关的初试成绩查询、复试通知、录取及通知书发放等信息,考生届时可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http:/yz.snnu.edu.cn)进行查阅。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工作要求如有变更,我校将及时予以调整并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相关信息。2.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十二)学制、学费及奖助体系1.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 3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的学制为 3 年,其他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制为 2 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 3 年,其他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制为 2 年;专项计划考生的学制除外。所有硕士研究生按照国家要求均需缴纳学费。2.我校通过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生源奖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了多元奖助体系,为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具体标准依照国家和我校相关规定执行。三、其他新祥旭考研官网 http:/www.xxxedu.net/1.我校不举办或参与举办考研辅导活动,也严禁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举办考研辅导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严禁社会培训机构进入校园以张贴简章、广告等各种方式进行考研辅导培训宣传和组织活动。在校生不得举办或参与助考作弊、虚假宣传等涉考违规违法活动。违反规定的要坚决予以清理取缔并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欢迎广大考生和教职员工向我校反映违反上述要求的行为和线索。2.根据教育部要求,本年度我校不指定自命题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考试大纲已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