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考研真题.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考研真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考研真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考研真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考研真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共 4 页 第 页2018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学科、专业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考试科目名称: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A 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80 分) (一) 填空题 ( 26 小题, 30 个空, 每空 1 分, 共 30 分) 1. 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 2. 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仁义蔑视君王的富贵。 3. 诗经传至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现今传世的是 诗 。 4. 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 、三十世家、七十 组成。 5. 鲁迅称 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 6. 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7. 是金代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诗论家,有论诗绝句三十首 。 8. 明代中后期思想活跃, 兴起,突出了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 9. 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10. 是“文界革命”口号的提出者,也是新文体的成功创造者。 11. 通过描述英雄人物的事迹,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古代社会生活和习俗。 12. 享千年“书圣”之荣的是晋代的 。 13. 2004 年中国开始在海外设立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 ”。 14. 是二十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15.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 , 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顺序来进行分析 : 主流文化 、 _、 地区文化 、 小群体文化 。 16. 关于文化的特性 , 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 , 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 。 文化是社会遗产 , 而不是 _。 17.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 _。 18. 在 从 事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 不 仅 要 注 意 词 的 概 念 意 义 , 更 重 要 的 是 需 要 随 时 随 地 注 意 词 的_。 19. 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关系远近,中国人喜欢借用 _的称呼作为招呼语。 20. 价值观与交际是 _的关系。 21. 非言语交际对言语交际的辅助作用包括重复、否定、 _、 _、强调、调节。 22. 霍夫斯蒂德 ( Hofstede) 提出的文化价值观维度中 , 不确定因素回避 ( Uncertainty Avoidance) 程度 _的文化通过 _、安全措施以及对于绝对真理的信仰尽力回避各种不确定因素。 23. 霍尔提出的 _文化指通过外部环境或内化于人们心中的价值观与规范等来表达大部分意义 , 而用语言符号明确传达的仅仅是整个信息的小部分。 24. 欧伯格 ( Oberg 1960) 年首次运用 _概念表达海外旅居者面对陌生文化产生的疏远 、 惊恐 、 烦躁和沮丧等一系列 _症状。 25. 个体主义文化的家庭组织形式一般是 _。 26. 霍尔把不同文化的时间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单向记时制,一种是 _。 考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共 4 页 第 页(二) 判断题 ( 在每小题后面括号中用 “ ”或 “X”标示出你对该说法正误的判断 , 正确的标 “ ”, 错误的标“ X”。 共 15 小题, 每题 1 分, 共 15 分) 1. 西周时巫神色彩淡褪,人文思想崛起 。 ( ) 2. 古代礼器最主要的用处在于征战 。 ( ) 3. 为示尊崇,只有曲阜孔庙可以使用黄琉璃瓦,地位堪比帝王宫殿 。 ( ) 4. 王重阳是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 ( ) 5. 所谓“唐三彩”就是三种颜色的陶器,即黄褐色、绿色和紫色 。 ( ) 6. 唐代有行卷风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一首行卷诗 。 ( ) 7. 夏至、冬至就是夏天、冬天到了的意思 。 ( ) 8. 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的是唐代上巳日的景象 。 ( ) 9. 中国古代男子十八岁时行冠礼 。 ( ) 10.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是“冰山原则 ”。 ( ) 11. 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法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词汇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语音 。 ( ) 12. 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 ( ) 13. 副语言( 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言声音 。 ( ) 14. 在某个男性指数高的社会中,性别的角色在社会中比较灵活,而且男女之间平等。生活质量占有优先的地位,一个人为了生活而工作,但工作在人们的生活中并非中心 。 ( ) 15. 在印度文化中,印度教徒不吃猪肉 。 ( ) (三) 简答题 ( 4 小题, 共 35 分) 1.你如何理解“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8 分) 2.简述柳永对词史的贡献 。 ( 10 分) 3.简析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 ( 9 分) 4.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存在哪些区别? (8 分 )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0 分) (一) 填空题 ( 10 小题, 每题 1 空,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 “教育遵循自然 “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 。 2.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3. 考试的核心环节是 。 4. 遗忘理论有三个学说,它们是衰退说、干扰说、 。 5. 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称为 。 6. 社会语言学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 。 7.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输入假说 , 这一假说内涵之一是对学习者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 , 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公式 来表示。 8. 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 , 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 , 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运用 , 目标是全面掌握语言,这种教学法是 。 9. 教材体现了语言教学最根本的两个方面:教什么和 。 10.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 是中心环节。 (二) 判断题 ( 10 小题,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1. 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 ( ) 2. 教育无目的论承认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 。 ( ) 3.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1950 年 。 ( ) 考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共 4 页 第 页4 皮亚杰认为 , 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 , 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 , 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 “表象性思维 ”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 ) 5儿童个体的发展就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 。 ( ) 6.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 ( ) 7. 强调在课堂中教授语言是情景法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 。 ( ) 8. 交际法主张以功能意念为纲,并且否认语言知识的教学 。 ( ) 9. 功能法产生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 ( ) 10.听说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决定教学的内容和顺序并成为课堂的主宰,通过操练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 。( ) (三) 选择题 ( 10 小题,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1.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 ) 。 A编写教案 B设计板书 C分配教学时间 D设计教法 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 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德育原则是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 ) 。 A德育原理 B 德育规律 C基本要求 D具体途径 5. 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6. 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 ) 。 A 听说法 B 直接法 C 语法翻译法 D 交际法 7. 外国人说汉语难学,主要指的是( ) 。 A 汉字难 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 汉语词汇多 D 语法复杂 8. 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 、 ( ) 、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A 解释 B 统计 C 选择 D 分类 9. 一般而言,针对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属于( ) 。 A 第一语言教学 B 第二语言教学 C 外语教学 D 传承语教学 10. 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 ,造成了偏误,也称为( ) 。 A 类推 B 过度概括 C 负迁移 C 简化 三、 材料分析与写作( 4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 运用你掌握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 题目自拟 ; 字数不少于 1000 字(含标点 ) ; 内容充实,观点正确, 论证有力 ; 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书写规范,标点无误,卷面整洁。 考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共 4 页 第 页坏汉字 美 /姜峯楠 (Ted Chiang) 这不是个人恩怨 。 我在小时候被迫上过周六上午的中文学校 , 什么都没有学到 , 但我不是因为这个才写这篇文章。我上这些课程表现不佳,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我因为要错过卡通片 “super friends”而很不爽。我不会把自己学习中文的失败算到汉字头上。 不 , 我的反对是实际性的 。 我喜欢识文断字 , 而中国文字千年来都是识文断字的阻碍 。 用表音书写系统如字母文字或者音节文字 , 你只需要学几十个符号就可以阅读报纸上印的大部分内容 。 但用中国文字 , 你得学三千个 。 书写比阅读就更难了 。 如果你不能用发音作为拼写的辅助 , 你只有靠死记硬背了 。 这种认知上的困难非常大,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汉语使用者也常常忘记最近没用过的汉字是怎么写的。 海量的汉字也造成了其他困难 , 我曾经翻过一本中文字典 , 我见过一部汉字打字机的照片 , 我读过关于中文电报的东西。虽说各有精巧之处,但他们都是笨重的发明,是用来承载中国文化脖子上重担的独轮手推车 。如果局限于汉字是不可能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 , 只有用拼音和注音符之类的语音书写系统 , 才可能输入文字 。上个世纪曾经有多次用字母表取代汉字的提议 , 但都失败了 。 唯一执行的改革是对复杂的汉字进行简化 , 这没有解决我上面说过的任何问题,而又产生了出了新的问题。 所以让我们设想一个汉字一开始就没有被发明出来的世界 。 如果有这样的文字真空 , 字母表就可能以我们的历史上没有的方式从印度传到东方 。 为了避免这个思想实验太过印欧中心 , 让我们设想古代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发明了他们自己的语音书写系统,类似于今天的注音符号。后果是什么呢?很明显,识字率会提高很多 ,也更容易采纳现代技术。但是请允许我设想另一种可能的后果。 中国文字据说有一个长 处 : 它们能让人容易地阅读几千年前的著作 。 阅读古典汉语的容易度被严重夸大了 ,但就古代文本的可理解性来说 , 我怀疑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不是表音的 。 发音在数百年间变化着 , 当你用字母进行书写时,拼写最后会跟着发音走 。 (想想贝奥武甫 坎特伯雷故事集 哈姆雷特之间的不同)古典汉语一直可以理解 , 恰是因为汉字无视发音的变化 。 所以如果古代中国的手稿是用表音文字书写的 , 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解读。 中国文化因为赋予传统以太高价值而臭名昭著 。 如果说这完全是古典汉语易于阅读所致 , 大概过于简化了 ,但可以合理地提出这会带来某些影响 。 想象一个世界 , 在其中英文书写变化极小 , 以至 于 贝奥武甫 时代的作品在过去一千二百年里都一直可读 。 我能够很容易相信 ,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 , 当代英语文化会比现在保持更多的盎格鲁 -撒克逊时代价值观。所以在我所提出的、中国采用字母文字的反事实历史中,中国文献的可理解性随着语音变化的浪潮而被侵蚀 , 中国文化似乎也就可能不再那么植根于过去了 。 也许中国在其历史中会进化得更快 , 对于新的观念也更少抵抗 。 它将有更好的准备去处理现代性 , 这并不只是说用改进的方式去使用电报或电脑。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 , 我不知道我个人是不是会过得更好 , 因为那时候我是否存在还不一定呢 。 但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在一个汉语用表音文字书写的世界里,我永远也用不着去读到或听到更多关于中国文字的误解它们像是小画啦 , 它们直接呈现观念啦 , 表 示 “crisis(危机) ”的中文词 是 “危险 ”加 上 “机遇 ”啦 。 这一点至少也让我如释重负了。 (纽约客 2016-5-16,宝树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