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暨南大学考研352口腔综合真题.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暨南大学考研352口腔综合真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暨南大学考研352口腔综合真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暨南大学考研352口腔综合真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暨南大学考研352口腔综合真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暨南大学考研352口腔综合真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自命题试题 * 招生专业与代码:口腔医学(专业学位) 105200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口腔综合 352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 名词解释 ( 共 15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0 分) 1、半月板 2、混合型牙瘤 3、 dyskeratosis 4、肌力闭合道 5、咬肌间隙 6、补偿曲线 7、混合层 8、半抗原现象 9、 念珠菌性口炎 10、 Joint internal derangement 11、 TNM 分类法 12、 Chinese flap 13、 Transitional repair 14、 Ferrule 15、克里斯坦森现象 二、 A 型选择题 ( 共 6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 120 分) 1. 以下哪项属于假性囊肿 ( ) A. 婴儿龈囊肿 B. 球状上颌囊肿 C. 成人龈囊肿 D. 外渗性黏液囊肿 E. 潴留性黏液囊肿 2. 肿瘤细胞表现为基底样细胞 , 伴有角化珠 、 细胞间桥等结构 , 考虑为( ) A. 基底细胞癌 B.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C. 腺样鳞状细胞癌 D. 高分化鳞癌 E.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3. 男, 23 岁,颈侧上部囊性肿物数年,可活动,无明显症状。病检见囊肿内含物呈浓稠黏液样 , 囊肿内衬复层鳞状上皮 , 部分区域含假复层柱状上皮 ,纤维囊壁内见大量淋巴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 ) A. 甲状舌管囊肿 B. 皮样囊肿 C. 鼻唇囊肿 D. 鳃裂囊肿 E. 表皮样囊肿 4. 牙髓坏死伴特殊细菌感染称( ) A牙髓脓肿 B牙髓坏死 C牙髓坏疽 D牙髓梗死 E牙髓变性 5. 以下关于慢性龈炎和龈增生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 淋巴细胞浸润多以 B 淋巴细胞为主 B沟内上皮的直接下方有一层中性粒细胞反应区 C增生性龈炎多见于年轻女性 D可长期单独存在而不发展为牙周炎 E长期的增生性龈炎大多属于纤维型 考试科目: 口腔综合 A 卷 共 7 页,第 1 页 6. 角化不良是指( ) A角化上皮角化层消失 B角化层中细胞核未分解消失 C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发生角化 D角化并伴有细胞形态异形性 E上皮异型性 7. 以下最难出现转移的恶性肿瘤是( ) A. 恶性淋巴瘤 B.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C. 基底细胞癌 D. 黏液表皮样癌 E. 恶性黑色素瘤 8. 以下哪一项属于口腔黏膜癌前状态 ( ) A. 白斑 B.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C. 红斑 D. 寻常型天疱疮 E. 口腔毛状白斑 9. 下列哪种病变的特征是出现微脓肿 ( ) A. 念珠菌病 B. 天疱疮 C. 扁平苔藓 D. 疱疹性口炎 E. 白斑 10. 关于多形性腺瘤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是最常见的 唾液 腺肿瘤 B. 是一种包膜情况不一,光镜下以结构多形性而不是细胞多形性为特征 的肿瘤。 C. 镜下基本结构 为腺上皮、肌上皮、黏液、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D. 为良性肿瘤,术后不容易复发 E. 肿瘤的间质较少,纤维结缔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 11. 牙本质反应性变化不包括( ) A. 继发性牙本质 B. 修复性牙本质 C. 牙本质死区 D. 透明牙本质 E. 罩牙本质 12. 哪一项不是被覆黏膜的特征( ) A. 黏膜表面无角化 B. 富有弹性,可承受张力 C. 上皮咀嚼黏膜薄 D. 结缔组织乳头短 E. 有较疏松的黏膜下组织 13. 在恒牙萌出过程中,第一恒磨牙钙化的时间是( ) A. 胚胎 4 个月 B. 新生儿期 C. 出生 4-6 个月 D. 出生 16-18 个月 E. 出生 24 个月 14. 牙齿排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左右两侧相互对称并与面部外形协调 B. 牙齿在牙列中都有一定的倾斜 C. 牙弓的形态一般可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及尖圆形 D. 上下颌的后牙都向颊侧倾斜 E. 按照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别,牙列可分为恒牙列、乳牙列和混合牙列 15. 下颌髁突的功能面是( ) A. 髁突顶部的横嵴 B. 髁突前斜面 C. 髁突后斜面 D. 髁突内斜面 E. 髁突外斜面 16. 关于边缘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边缘运动是下颌的一种功能性运动 B. 边缘运动代表了下颌在运动方面的功能的潜力 C. 边缘运动是指下颌各方向所作的最大限度运动 D. 边缘运动表面了颞下颌关节、肌肉、韧带的生物学特性 E. Posselt 图形是下颌边缘运动在矢状面的投影 考试科目: 口腔综合 A 卷 共 7 页,第 2 页 17. 下颌作侧方运动时,同时收缩的肌肉,不包括( ) A. 对侧的翼外肌下头 B. 对侧的翼内肌 C. 同侧的咬肌 D. 对侧的咬肌 E. 同侧的颞肌 18. 双侧颞下颌关节同时单纯转动可发生在( ) A. 开口运动 B. 前伸后退运动 C. 小开口运动 D. 下颌侧方运动 E. 闭口运动 19. 耳屏鼻翼线是指鼻翼中点到( )的连线 A. 耳屏上缘 B. 耳屏下缘 C. 耳屏中点 D. 外耳道上缘 E. 外耳道下缘 20. 下述对上颌尖牙牙冠唇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唇轴嵴较明显 B. 唇面分为两个斜面 C. 唇面外形高点在颈 1 3 处 D. 尖牙唇面形态呈五边形 E. 初萌出牙近、 远中斜缘相交成 90 21. 尖牙保护 牙 合 的特点是( ) A. 下颌侧方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接触 B. 下颌侧方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无接触 C. 下颌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只有尖牙接触 D. 下颌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只有尖牙无接触 E. 非牙尖交错 牙 合 时,双侧尖牙形成均匀 牙 合 的接触 22. 突然敲击颏部可引发( ) A. 颌跳反射 B. 紧张性牵张反射 C. 下颌开口反射 D. 下颌卸载反射 E. 水平颌反射 23. 牙尖交错 牙 合 时,电位变化较明显的肌肉是( ) A. 颞肌前束 B. 咬肌 C. 颞肌、咬肌 D. 颞肌后束 E. 二腹肌前腹 24. 下述 牙 合 平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上下牙列咬合形成的平面 B. 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与两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形成的平面 C. 双侧髁状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形成的平面 D. 下颌中切牙与下颌第一磨牙形成的平面 E. 牙 合 平面与牙体长轴垂直 25. 在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LJP)的深牙周袋中分离出特异性细菌 ( ) A. 牙龈卟啉单胞菌 B. 福赛坦氏菌 C. 中间普氏菌 D. 伴放线放线杆菌 E. 具核梭杆菌 26. 按照 Glickman 标准,度根分叉病变为( ) A. 颊舌侧贯通,根分叉区有软组织覆盖, X 线示根分叉区完全透射影 B. 从颊侧或舌侧均能探入 , 但不能穿通 , X 线示根分叉区骨密度有小范围降低 C. 能探到根分叉外形,但不能水平进入分叉区内, X 线上无改变 D. 颊舌侧贯通,根分叉区完全暴露, X 线示根分叉区完全透射影 E. 根分叉区骨质已有 “穿通性 ”的破坏,探针已能畅通 27. 目前已经清楚认识到,牙周病的大多数组织损害是由于( ) A. 细菌感染 B. 真菌感染 C. 微生物的毒素 D. 微生物的毒性产物 E. 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考试科目: 口腔综合 A 卷 共 7 页,第 3 页 28. 以下是急性龋的临床特征 , ( )除外。 A. 腐质颜色浅 B.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多 C. 病程快 D. 牙髓易感染 E.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29. 唾液缓冲能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碳酸氢盐系统 B. 磷酸氢盐系统 C. 钙 D. 磷 E. 氟 30. 牙隐裂的临床表现之一是( ) A. 多见于上前牙 B. 隐裂明显可见 C. 温度测验正常 D. 裂于窝沟重叠 E. 裂不越过边缘嵴 31. 牙颈部脱敏最好使用( ) A. 碘酚法 B. 氟化钠法 C. 氨硝酸银法 D. 碘化银法 E. 离子导人法 32. 确定残髓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温度测验 B. 电活力测验 C. 化学测验 D. 探查根管深部 E. 叩诊 33. 牙髓感染的途径除了牙本质小管、牙髓暴露、牙周膜、血源性,还有( ) A. 侧支根管 B. 牙本质的渗透作用 C. 邻牙根尖周感染的扩散 D. 根尖孔 E. 外伤 34. 对白斑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口腔粘膜上所发生的白色斑块都称为白斑 B. 白斑大小与癌变的可能性成正比 C. 皱纸状、疣状等表面形态象征癌前改变 D. 各型白斑发生溃疡是癌前损害已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E. 白斑在临床上只表现为单纯的白色损害 35. 下列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除了( ) A. 天疱 B. 类天疱疮 C. 白塞病 D. 红斑狼疮 E. 多形红斑 36. 临床怀疑口腔念珠菌感染时,首先选用的辅助诊断技术为( ) A. 唾液培养 B. 唾液及血清念珠菌抗体测定 C. 血清铁及维生素 B12 测定 D. 直接涂片镜检 E. 活体组织检查 37. 一般 24 小时内引流量低于多少时即可拔除负压引流 ( ) A 20 30 ml B 30 40 ml C 50 ml D 60 ml E 70 ml 38. 颌骨骨折的重要治愈标准是 ( ) A骨性愈合 B纤维性愈合 C骨折线上的牙齿不松动 D恢复原有咬合关系 E无感染发生 39. 通常不会引起张口受限的间隙感染是 ( ) A咬肌间隙感染 B翼下颌间隙感染 C颞下间隙感染 D眶下间隙感染 E下颌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40. 暂时性牙关紧闭是由于麻药注入 ( ) A翼内肌或翼外肌 B翼内肌或咬肌 C翼外肌或咬肌 D翼内肌或颞肌 E翼外肌或颊肌 考试科目: 口腔综合 A 卷 共 7 页,第 4 页 41. 以下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好发于青壮年,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B关节内微小创伤与精神心理因素是本病的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C本病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发生关节强直 D三个主要临床症状是:下颌运动异常、自发痛及关节弹响和杂音 E以保守治疗为主 42. 关于唾液腺肿瘤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腮腺肿瘤 80发生于腮腺深 B颌下腺良性肿瘤全是混合瘤 C小涎腺肿瘤大部分发生于腭部 D舌下腺肿瘤良性多见 E涎腺肿瘤大多数发生在小涎腺 43. 面部的 “危险三角区 ”指的是 ( ) A口至两侧外眦的三角区 B鼻尖至两侧内眦的三角区 C鼻翼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 D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 E鼻根至两侧鼻翼的三角区 44. 脓肿切开引流操作哪项是错误的 ( ) A切口的位置在脓肿的低位 B切口的位置选择在愈合后瘢痕隐蔽的位置 C最好选择在口内切开引流 D切开至黏膜或皮下,可钝性分离扩大创口 E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只能轻度挤压,以保证引流通畅 45. 沃辛瘤病史特点包括 ( ) A多见于男性, 男女比例约 6:1 B 好发于 40 70 岁中老年 C发病可能与吸烟有关 D有消长史 E以上均是特点 46. 肿瘤化疗的主要副反应是 ( ) A口腔溃疡 B胃肠道反应 C骨髓抑制 D脱发 E肝损害 47. 上颌骨骨折诊断中最有决定意义的症状是 ( ) A几个牙齿折断或错位 B鼻孔大出血 C面部肿胀 D上颌骨出现动度和错合 E脑震荡 48. 当出现后牙早接触,前牙开合,侧合运动受限时表示 ( ) A颏部骨折 B单侧髁状突骨折 C双侧髁状突骨折 D颏孔区骨折 E下颌角部骨折 49. 下列那种情况适合采用平均倒凹法确定就位道( ) A. 缺牙间隙多,倒凹大 B. 单侧多数牙缺失 C. 前牙缺失 D. 前、后牙同时缺失 E. 后牙游离缺失 50.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增加基牙的负担( ) A. 缺牙数目多 .缺牙间隙长 B. 基托下粘膜簿或松软 .移动性大 C. 牙槽嵴丰满宽大 D. 卡环弹性大 .与基牙表面接触面大 E. 义齿不稳定 .咬合不平衡 考试科目: 口腔综合 A 卷 共 7 页,第 5 页 51. 关于制锁力大小的描述,下面不正确的( ) A. 制锁角越小,制锁力越小 B. 制锁角越大,制锁力越小 C. 基牙强度越大,制锁力越大 D. 义齿强度越大,制锁力越大 E. 脱位力越大,制锁力越大 52.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中,临床对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的要求为( ) A. 深度 1mm, 坡度 1mm, 坡度 20 C. 深度 20 D. 深度 1mm,坡度 20 E. 以上均不对 53. 在嵌体修复的牙体预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预备的洞形应有倒凹 B. 预备的洞形的所有轴壁应内聚 2o -5o C洞缘应有斜面 D洞缘应无斜面 E. 不可做预防性扩展 54. 关于固定桥龈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尽可能减小与牙槽嵴黏膜接触面积 B与黏膜紧密贴合,轻度加压 C高度抛光 D唇颊侧颈缘线与邻牙一致 E扩大舌侧邻间隙 55. 硬质树脂嵌体牙体预备要求与金属嵌体的区别点( ) A洞形无倒凹 B洞缘有斜面 C去除腐质,线角清楚,作预防性扩展 D邻面可做片切形 E洞底平面可不做严格要求,以去尽龋坏牙体组织为准 56. 全冠龈上边缘的缺点是 ( ) A. 易产生继发龋 B. 容易造成菌斑附着 C. 边缘不易密合 D. 在前牙区不美观 E. 易形成肩台 57. 全口义齿的基托边缘位置不应位于( ) A前庭沟底移行皱襞 B远中颊角区 C舌侧翼缘区 D磨牙后垫前缘 E 腭小凹后 2 mm 58. 全口义齿初戴时发现下牙弓明显后退其原因可能是 ( ) A人工牙排列不当 B病员下颌骨过于后退 C合架前后移动 D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下颌前伸 E垂直距离过低 59. 戴全口义齿出现咬颊现象,需磨改( ) A上后牙舌尖舌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 B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和下后牙舌尖舌斜面 C上后牙颊尖颊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斜面 D上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斜面 E上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 60. 试戴全口义齿时,哪项不适于判断垂直距离是否正确( ) A患者戴入义齿后,是否不敢张口 B面部比例是否自然协调 C鼻唇沟、颏唇沟深度是否合适 D说话时是否上下牙有碰击声 E面容是否苍老 考试科目: 口腔综合 A 卷 共 7 页,第 6 页 三、 问答题 ( 共 15 小题, 每小题 8 分, 共 120 分) 1、试述基底膜区的结构及其意义 ? 2、试述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并结合病理变化解释其临床表现 ? 3、试述血管瘤的分类及其病理特点 ? 4、 开口过程中 TMJ 关节盘的运动? 5、试述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的三对支柱? 6、下颌姿势位的定义、形成机制和意义? 7、牙齿过度磨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8、翻瓣术的适应症是什么?术后的愈合方式是什么? 9、牙髓血运重建术的原理及临床操作要点是什么? 10、颞下颌关节的下颌运动功能检查时,应重点检查哪些方面? 1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有何异同点? 12、面部危险三角区炎症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的表现是什么? 13、试述覆盖义齿的临床类型及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物学基础? 14、试述高嵌体的适应证以及优缺点? 15、颤动线及其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意义? 考试科目: 口腔综合 A 卷 共 7 页,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