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新闻传播理论考试大纲1、考试内容与要求:新闻传播理论由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两个部分构成。(一)新闻理论(80 分)绪论考试内容: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新闻学的基础框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型理论考试要求:1. 了解新闻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2. 掌握新闻学的基础框架3. 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4. 了解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型理论第一章 新闻本源考试内容: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新闻的本源;新闻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考试要求:1. 明了“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2. 理解并掌握新闻的本源、定义和基本特征第二章 新闻真实考试内容:新闻真实的含义与要求、重要性;新闻工作中怎样坚持真实性原则考试要求:1. 理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 了解新闻真实的含义与要求3. 理解并掌握新闻失实的表现和原因4. 掌握怎样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第三章 新闻价值考试内容:新闻价值的内涵、实现过程与价值取向考试要求:1. 理解并掌握新闻价值的定义、一般要素和客观性2. 了解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3. 理解并掌握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第四章 新闻事业考试内容: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考试要求:1. 了解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2. 理解并掌握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第五章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考试内容: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考试要求:1. 理解并掌握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 理解并掌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3. 理解并掌握“三贴近”的内涵、意义及基本要求4. 理解并掌握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其基本要求第六章 新闻宣传考试内容: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新闻宣传的动机与效果;对外新闻宣传考试要求:1. 理解并掌握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2. 了解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3. 理解并掌握新闻宣传要善于谋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4. 了解对外新闻宣传的地位、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第七章 新闻舆论导向考试内容: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怎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考试要求:1. 了解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2. 理解并掌握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 理解并掌握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新特点及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第八章 新闻舆论监督考试内容: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功能和作用;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和任务;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考试要求:1. 了解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功能和作用2. 了解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和任务3. 理解并掌握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4. 了解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第九章 新闻出版自由考试内容:新闻出版自由的提出及其历史发展;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出版自由考试要求:1. 了解新闻出版自由的基本含义和发展过程2. 了解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 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4. 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第十章 新闻法治考试内容:新闻法治的内涵;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等考试要求:1. 了解新闻法治的含义与法律依据2. 理解并掌握公民、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与义务3. 理解并掌握如何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第十一章 新闻事业管理考试内容: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体制机制及管理特点考试要求:1. 了解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及意义2. 了解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 理解并掌握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及管理特点第十二章 新闻队伍建设考试内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业务素质建设考试要求:1. 了解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2. 理解并掌握如何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业务素质建设(二)传播理论(70 分)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考试内容:传播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人类传播的特点;社会信息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考试要求: 1.识记“传播” “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 “传播隔阂”等概念2.理解人类传播区别于动物传播的特点3.掌握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考试内容: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考试要求:1.识记“信息爆炸” “信息社会” “信息高速公路” “体外化符号系统”的概念2.掌握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3.掌握信息的特点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考试内容:符号的含义和分类;意义的含义和分类;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考试要求:1.识记“符号” “意义” “象征行为” “象征性社会互动” “传播情境” “共通的意义空间”的概念2.深入领会和掌握符号的分类和基本功能3.掌握意义的分类4.掌握现代文化的象征性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考试内容:传播过程的显在和隐含要素;传播情境、经验范围和反馈;5W 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马莱茨克模式考试要求:1.识记讯息、噪音、反馈、经验范围、编码和译码、5W 模式等重要名词的含义2.识记和理解传播过程的显在和隐含要素3.掌握传播的隐含要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4.掌握 5W 模式的含义、意义和局限5.掌握影响和制约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主要因素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考试内容:人内传播的概念、特点和核心;人际传播的概念、特点、动机和基点;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考试要求:1.识记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概念和特点2.识记自我管理、自我表达、镜中我的概念3.掌握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传播研究的意义4.掌握人际传播的动机以及与大众传播的区别5.掌握姿态(体姿)的功能6.掌握自我表达的方法和技巧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 、组织传播考试内容: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集合行为的概念、发生条件、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考试要求:1.识记群体压力、从众心理、集合行为、流言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3.理解和掌握流言和谣言的区别4.掌握制止谣言的策略5.掌握组织信息输出活动的方式和手段第七章 大众传播考试内容: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负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赖特的“四功能说”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大众传播;考试要求:1.识记大众传播和拟态环境(信息环境)的概念2.掌握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3.理解并掌握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赖特的“四功能说”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的主要内容4.掌握减少大众传播负面功能的途径和方法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考试内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技术的现实社会问题;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考试要求:1.识记媒介即现实、电视人、容器人、媒介依存症、把关人的概念2.掌握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3.掌握媒介依存症的特点和克服办法4.理解并掌握新媒介的发展趋势5.掌握把关的标准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考试内容: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考试要求:1.掌握媒介控制的主要形态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考试内容: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使用与满足理论考试要求:1.识记传播权、知晓权、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含义2.掌握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应享有的基本权利3.掌握媒介的分众化发展趋势的主要内容4.掌握“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考试内容:传播效果的类型与研究课题;传播者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和制约;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考试要求:1.识记传播效果、魔弹论、信源的可信性、休眠效果、恐惧诉求法、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的含义2.掌握影响传播效果的环节和主要因素3.掌握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4.掌握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第十二章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理论考试内容: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的类型;“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识沟”理论;新闻框架和框架效果考试要求:1.识记“议程设置” “知识沟” “沉默的螺旋” “培养分析” “新闻框架” “受众框架” “媒介框架” “媒介素养”等重要传播术语的含义2.理解和掌握掌握“议程设置” “知识沟” “沉默的螺旋” “培养分析” “新闻框架” “受众框架” “媒介框架”的主要观点、理论原则和意义3.学会运用“议程设置” “沉默的螺旋” “培养分析” “新闻框架” “受众框架”等相关理论分析现实中的传播现象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考试内容: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若干重要课题考试要求:1.识记国际传播、全球传播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2.掌握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考试内容: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传播学主要学派考试要求:1.识记传播学四大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的名字和主要贡献2.掌握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主要区别第十五章 传播学经验研究方法考试内容: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质化研究的主要方法考试要求:1.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实施问卷调查法2.理解和掌握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3.理解和掌握控制实验法的概念和操作步骤4.学会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现实中的传播现象;5.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给定的传播课题2、考试方法与时间: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新闻传播业务”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新闻传播业务”科目分为“新闻写作”和“广告文案写作”两大部分。(一)新闻写作(80 分)第一章 新闻写作、文体演进与文本特征考试内容新闻写作 媒介发展与文体演进 新闻作品的文本特征考试要求1.理解新闻写作的概念和新闻体裁的意义,懂得如何学习新闻写作。2.了解新闻文体的变化与媒介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电报、打字机、计算机等技术因素对新闻写作的重大影响。3.掌握新闻文本在文本结构、文本语境、文本语义和文本语言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考试内容真实 客观 全面 公正考试要求1.了解什么是新闻写作中的“真实”以及其在新闻写作中的重大意义,掌握新闻写作中表现真实性的基本方法。2.了解客观、全面、公正作为新闻写作基本原则的特殊的内涵及其作用与意义。第三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考试内容时效性 易读性考试要求1.了解为什么时效性和易读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了解与之相关的概念的内涵。2.在新闻写作中如何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如何做到及时与迅速。3.什么是新闻的易读性,新闻报道如何写得具体而通俗。第四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考试内容什么是“用事实说话” 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怎样用事实说话考试要求1.了解什么是“用事实说话”:从“定义表述”到“内涵呈现”等方面了解其价值与意义。2.弄懂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及其在此基础上“说话”的含义。3.掌握用事实说话的主要方法:选择典型事实说话、利用恰当引语说话、借助鲜活场景说话、通过整体事实说话和运用背景材料说话。第五章 主题与材料考试内容新闻主题 新闻材料考试要求1.了解、掌握新闻主题的特性及提炼新闻主题的要求与方法2.了解、掌握新闻材料的特性及选择新闻材料的要求与方法第六章 新闻报道结构考试内容新闻报道中常用的结构方法和结构形式考试要求1.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原则及常用的结构方法。2.掌握倒金字塔结构、沙漏式(双金字塔)结构、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华尔街日报体等常用结构的格式与要求。第七章 新闻背景考试内容新闻背景的定义 新闻背景的类型和作用 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方法 背景新闻考试要求1.从广义、狭义两方面了解新闻背景的定义及其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2.了解新闻背景的类型及各种类型的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3.掌握选择及具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方法。4.了解背景新闻,区分背景新闻与新闻背景的异同。第八章 新闻语言考试内容新闻语言的特点及不同媒介对新闻语言的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新闻语言的定义并比较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公文语言的异同。2.了解、掌握新闻语言的特点:准确、具体、简洁、通俗。3.了解、掌握不同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对新闻语言的不同要求。第九章 报纸新闻写作考试内容消息 通讯 特写考试要求1.了解消息的特点,掌握消息标题的作用、类型及拟题要求,掌握导语的任务及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包括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在内的各类消息的写作。2.了解通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在内的各类通讯的特点及写作要求。3.了解特写、专访等报纸新闻体裁的特点、类型及写作要求。第十章 广播新闻写作考试内容广播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 广播新闻语言 广播新闻文体写作考试要求1.了解广播的传播特性与广播新闻写作的关系。2.了解广播新闻语言运用的原则。3.掌握广播消息、广播新闻专稿、广播新闻评论、录音报道和现场报道的特点及写作要求。第十一章 电视新闻写作考试内容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 电视新闻文体写作考试要求1.了解电视传播的符号体系和电视文字写作的作用与要求。2.掌握电视短消息、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写作要求。第十二章 网络新闻写作考试内容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的写作考试要求1.了解网络新闻的特点。2.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类型和写作的主要方式,会写博客和微博等。(二)广告文案写作(70 分)第一章 广告文案的概念与特性考试内容1.广告文案的概念、内涵与外延2.广告文案的多重评判标准3.广告文案的地位与作用考试要求1.理解广告文案的概念、内涵与外延2.关联视觉文化兴起的时代趋势,准确把握广告文案的地位与作用3.联系实际,领会好文案的评价标准第二章 广告文案的写作过程考试内容1.广告文案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2.广告文案写作的特点考试要求1.了解广告文案写作过程2.对广告文案写作的特点予以识记、理解第三章 广告文案的诉求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考研文库@kaoyanwenku.com